正文 第26章 為心靈尋找一份寧靜(1)(3 / 3)

國王說:“如果寡人吩咐侍衛把你拖出去砍了,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勃然大怒,手用力一拍,兩名侍衛立刻近前,國王命令侍衛說:“你們馬上把宰相拉出去斬了!”

侍衛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反應。國王說:“還不快點,等什麼?”

侍衛如夢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門外走去。

國王忽然有點後悔,他大叫一聲說:“慢著,先抓去關起來!”

宰相回頭對他一笑,說:“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手一揮,兩名侍衛就架著宰相走出去了。

過了一個月,國王打算像以前一樣找宰相一塊兒微服私巡,可是想到自己親口把他關進監獄,一時放不下身段釋放宰相,就自己獨自出遊了。

國王來到一處偏遠的山林,忽然從山上衝下一隊蠻人,三兩下就把國王五花大綁,帶回了山上。

國王這時想到當天正是滿月,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祭祀滿月女神的祭品。他哀歎一聲,這下真的是沒救了。他心裏很想跟蠻人說:我是這裏的國王,放了我,我就賞賜你們金山銀海。可是他的嘴巴被塞住,連話都說不出口。

國王被帶到一個大鍋爐前,柴火正熊熊燃燒,國王嚇得臉色慘白。

祭司當眾脫光國王的衣服,露出細皮嫩肉的龍體。祭司嘖嘖稱奇,想不到還能找到這麼完美無瑕的祭品。他們當天要祭祀的滿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征。祭品醜一點、黑一點、矮一點都沒有關係,就是不能殘缺。就在這時,祭司發現國王的左手小指少了半截,他咒罵著忍痛下令說:“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

國王僥幸脫困後飛奔回宮,立刻叫人釋放宰相,在禦花園設宴,為自己保住一命,也為宰相重獲自由而慶祝。

國王一邊向宰相敬酒一邊說:“愛卿啊!你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連命都沒了。”

宰相回敬國王,微笑著說:“賀喜大王對人生的體驗更上一層樓了。”

過了一會兒,國王忽然問宰相說:“寡人救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無緣無故在監獄裏蹲了一個月,這又怎麼說呢?”

宰相看了國王一眼,舉杯說:“大王!您將我關在監獄裏,確實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監獄裏,那麼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還會有誰呢?等到蠻人發現國王不適合祭祀滿月女神時,那麼,誰會被丟進大鍋爐中烹煮呢?不是我,還會有誰呢?

所以,我要為大王將我關進監獄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國王忍不住哈哈大笑,放聲說:“幹杯吧!果然沒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許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點小小的挫折而心灰意冷。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因為生活上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就指天罵地,仿佛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最可憐的那個人。其實,隻要我們看開點兒,笑著麵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必然會找到心靈的寧靜之道,享受當下的幸福和快樂。

再好的橘子,也有人不喜歡

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因為顧及別人的看法而改變初衷。明明告誡自己不必理會別人怎麼說,不必在意別人的臉色,可當你麵對眾人,你就有可能跳不出這個怪圈。

盡管我們已竭盡全力了,可能還是無法做到讓每個人滿意。因此,一個人無須因為別人的討厭而失望,並且要時刻提醒自己,無論你怎樣卓爾不群,仍會有人不喜歡你。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問心無愧,別人的看法不一定是最清楚的鏡子。人生的束縛太多了,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的!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瞻前顧後,豈不是很沒有自我,豈不是很累?

布恩·塔金頓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的作品獲得普利策獎。在一次藝術家作品展覽會上,兩個小姑娘很虔誠地請他簽名。

“我沒有帶鋼筆,用鉛筆可以嗎?”布恩·塔金頓知道她們是不會拒絕的,他隻是想表現一個著名作家謙和地對待讀者的大家風範。

“當然可以。”女孩們非常高興地接受了。一個女孩很快將筆記本遞給布恩·塔金頓。他取出鉛筆,瀟灑自如地寫上了幾句鼓勵的話,並簽上自己的名字。

誰知道女孩看過他的簽名後,將眉頭皺了起來,並仔細地看著他,問道:“你不是羅伯特·查波斯?”

“不是,我是布恩·塔金頓,兩次獲得普利策獎。”

不料,女孩扭過臉對另一個女孩不屑地聳聳肩說:“瑪麗,請把你的橡皮借我用用。”

刹那間,布恩·塔金頓感到無地自容,所有的驕傲和自負化作烏有。

回到家裏,布恩·塔金頓仍為簽名的事感到不快。這時,兒子走過來給了他一個橘子。兒子喜歡吃橘子,可他平常連再好的橘子也不吃。

兒子勸爸爸說,橘子富含維生素C,多吃對身體有好處。心情煩躁的布恩·塔金頓回答道:“再好的橘子我也不喜歡吃,因為我壓根就不喜歡橘子的味道。”

說完這話,他突然意識到什麼,他頓悟到了一個道理:哪怕再好的橘子,也照樣有人不喜歡。人何嚐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