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愉快工作(1 / 3)

過去已成為曆史,未來尚不可知。

“今天”是件禮物,於是我們稱之為“現在”!

最惱人的是“現在”?

在朋友的婚禮上遇到幾個老同學,彼此說起各人的近況。大家都抱怨自己目前的諸多不如意之處,而聽完別人的怨訴又總是不無驚訝地說:“哦,是嗎?我還羨慕你呢。”

我們總是對自己的現狀感到困惑:這似乎不是我預期的生活,孤獨困窘,貧窮折磨,這樣失意的閂子該怎麼過?而沒有這一切,完全一帆風順的人生又該怎麼過?困頓得不耐煩。閑適得不耐煩,總之我們不耐煩我們現有的生活。這大概也不是什麼新問題了。莎士比亞就曾經對生命做過這樣的概述:“你並不快樂,因為你永遠追求著你所沒有的事物,而遺忘了你所已有的事物;你並不固定,因為你的容顏像月亮一樣隨時變化;你即使富有也和貧窮無異,因為你正像一頭不勝重負的驢子,背上馱載著金塊在旅途上跋涉。”

人總是這樣,山底下的仰視山峰,無比景仰,無比向往,以為那上頭風光獨好,而上到山頂的卻又對空長歎“高處不勝寒”;圍城外,孤單的人向往著走進那溫馨的燈火,圍城內的幸福的人卻想要出走,想象著過另一種生活的喜悅。高度和圈禁、陌生和神秘,構成了一種誘惑,很多人忙忙碌碌不斷追逐竟發現不了自己所追為何物。

過去總給我們美好的回憶,未來也留給我們許多斑斕的遐想,最惱人的就是“現在”,它總是那麼令人難堪。我們不安於現狀,卻又不知該怎樣積極改變現狀。

愉快地道一聲早安

早上一到公司愉快地向他人道一聲早安。

看到這活,你心裏一定會想:“這也未免太幼稚了吧!這麼簡單的事誰不知道,還要你來教,我又不是小孩子。”這的確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

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的事。你不妨認真的觀察周圍每一個人道早安的方式,有些人聲音小得連旁邊的人都聽不到,或者蜻蜓點水,或者像有滿肚子悶氣似的大聲吆喝,然後徑自坐下等等。所以,並不是每一個人早上進入辦公室,都會快活地向人道早安。

首先,你必須要修正對道早安的認識,要知道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禮儀,其實對於我們自我存在的確認及人際關係的潤滑,有著極重要的影響。因此,希望大家能反複思索各項內容,重新修正自己的價值觀。

早上打招呼的對象,應包含與自己交情不深的人,以及昨天曾經為了工作而起衝突的人。這一句輕鬆愉快的“早安”等於是向對方宣布:“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昨天的不愉快已經過去了,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尤其是對上司精神飽滿地打招呼,可以讓上司對你保有“這家夥今天還是幹勁十足”的好印象。早上的印象會左右一天的印象,這可馬虎不得。

即使你愉快地向對方道早安,對方卻因昨天的不愉快而耿耿於懷。不給自己好臉色,如果你碰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必在意。不愉快或芥蒂就讓對方去負擔好了,自己可要保持清爽愉快的心情。

遠離“精神垃圾場”

如果當人們走進辦公室時的情緒是積極的、穩定的,就會很快進入工作角色,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質量好;反之,情緒低落,則工作效率低,質量差。如果在辦公室內,工作人員善於協調與控製自己的情緒,就會生機盎然,充滿活力,工作卓有成效。如果在辦公室裏也能微笑著平心靜氣地接打電話,不僅會令對方感到溫暖親切,恐怕整個辦公室的人都會覺得溫暖親切;如果辦公室裏幹淨整潔、井井有條,則員工的情緒也會相應好很多。

反之,辦公室亂七八糟,人們隻知道怨大尤人,這就是一種“精神垃圾場”,某種意義上比大氣、水質、噪聲等汙染更為嚴重,它會渙散人們工作的積極性,乃至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如下準則或許可以有助於遠離“精神垃圾場”:

1.學會選擇適當的心理調適方式,使工作人員不被“精神垃圾場”影響。

2.領導主動關心員工,了解員工的情緒周期變化規律,根據工作情況,采取放“情緒假”的辦法。

3.工作之餘,組織一些文娛體育活動,不儀豐富了生活,而且運用了積極方式宣泄不良情緒:

4.建立心理宣泄室。

5.有條件的單位可建立員工心理檔案,並定期組織“心檢”,不要等到問題嚴重了,才尋求解決的辦法。

6.經常組織一些“健心活動”,使工作人員能夠經常保持積極向上、穩定的情緒,掌握協調與控製消極情緒的技巧與方式。

施展笑的魔力

“笑一笑,十年少。”知道的很多,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有的員工整天繃著一張“苦瓜臉”上班,愁眉不展、無精打采,誰會願意整天和一個歎聲歎氣、愁眉苦臉、情緒低落的人在一起呢?更不用說老板會如何看待這種人,他會認為這種人缺少活力,缺乏熱情,而且擔心這種低落的情緒會影響其他的員工,不能擔當重任,自然就不會提拔他了。

所以做一個樂觀、自信、豁達的員工,笑對你的老板,笑對你的工作,你燦爛的笑容會使你具有感染力,同事願意和你呆在一起,老板看見你的笑容電會感覺到心情愉快,笑可以化解誤解和不快,使你和老板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公物挪用不得

絕對不要任意地在私人的用途上使用公司的信封、信紙、筆或其他物品。這道理雖然每一個人都明白,但是隻要熟悉了公司後,就會自然而然、忘乎所以地使用這些免費資源。別以為這真的是免費使用,其實,這為你的將來埋下了許多隱患,或許,它將成為你升職加薪的屏障。

某位剛從學校畢業到社會上工作的年輕人,腦筋靈活,工作能力強,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公司領導看在眼裏,對他很是器重,有意對他委以重任。看上去這位年輕人是前途似錦,大有作為了一但是有一次,他使用公司的信封寫信給朋友,這封信被朋友的父親看見,而這朋友的父親正是該公司的高級主管。這位高級主管經由這件事聯想到:這個人的習慣太壞,隨便挪用公司的財物,這樣的人如何敢放在高的位置上呢?於是可想而知,升職戍了泡影,可他大概如何也想不到,這竟然是一個信封惹的禍吧!

當然,這和公司的風氣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公司內大部分的員工都很隨便,那麼大家就都無所謂地浪費公司物資。一旦因襲成風,那麼即使公司發生了重大事故,大家也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要堅持原則,即使大家都這樣,自己也絕不跟著仿效。正因為大都認為頂多是一個信封而已,才使得公司每年的消耗品費用一直居高不下。由於這項經費的支出龐大,使得公司的生產成本提高。“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不要小看了一張信封或是一支筆,這些小動作所造成的傷害,可是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多了。

拒絕做“播音筒”

在任何場合中,熱衷於傳播謠言的人都不會令人歡迎。習慣上,我們把這種喜歡搬弄是非、轉述他人的話語的人稱為“播音筒”。從表麵上看,他們似乎認識很多人,但真正視他們為朋友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大家都惟恐避之而不及。

“播音筒”一般隻是為了圖口頭上的快活,心裏憋不住話,或許他們根本也沒有什麼壞意,然而結果卻是非常糟糕的,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老板如果知道自己的下屬中有這種類型的人,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認為可以利用人們傳播一些事情,在他們尚未知道時就把其當成了有效的千具;二是顧忌他們胡說八道、惑亂人心,因而不會告訴他們事情,也不會委以重任。

一旦下屬被老板認定是個熱衷於傳遞謠言的人物,他就等於在公司中被判處了終身監禁的刑罰。一切大任,老板都不會托付給這類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