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說:“你們不要忘記,戒指是戴在我身上的。”
最後,小拇指終於說話了:“當人們在雙手合十禱告時,是我站在最前麵。”
它們正在爭論不休時,主人說:“你們五個都很棒,但分開之後,什麼事也做不成。隻有合在一起時,才能做任何事情。”
同樣,如果一家企業有著無數優秀的人才,卻無法團結一致,共同奮戰,那它就如同一盤散沙,會被人輕易地擊垮。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深刻詮釋了何為團結一致,何為共同奮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地震,這場猝不及防的災難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日16時40分許,擔任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的溫家寶總理搭乘的空軍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前往四川地震災區現場指揮。麵對交通被泥石流和山崩衝斷的情況,溫總理告訴軍人們,就是步行也要盡快進入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早一秒進入災區就能早搶救生命。差不多與此同時,海內外華人華僑都被動員起來,投入艱巨的抗震救災活動當中,一筆筆捐款快速地彙集起來,寄往災區,一批批誌願者自發地組織起來,親赴現場……
就在地震發生後的4小時,近8000名官兵先後趕到災區參加救災,讓世人驚歎“中國速度”;一名官員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親、妻子以及兩個孩子,但是他並未被災難擊倒,而是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而4500名寫好遺書上“戰場”的空降兵更是感動了無數人……
有關中國的新聞再一次成為西方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不但在平麵媒體上,在網站上也成為一直占據主頁的新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新聞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它們幾乎有如下三個特征:首先是災情的實況,其次是救災的進展和救災的困難程度,再者是驚歎中國政府的救災效率,尤其是對中國政府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動員最大的人力投入救災十分讚歎。有些媒體甚至驚歎,就效率和速度而言,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趕得上。也有媒體甚至建議美國也應學習中國經驗,也應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動用軍隊投入救災。
天災無情人有情,在地震災害麵前,中國人發揚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互助精神,在第一時間派出了大量救災人員與物資,搶救了無數生命與財產,把地震造成的損害降至最小。因此,與其說是強大的國力幫助災民渡過了難關,不如說是這種團結精神讓我們得以戰勝自然災害。
這次全球範圍的金融危機對中國而言,無疑是另一場地震,因為我們已經與世界經濟聯為一體,我們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產品加工產地,也是最大的商品輸出國之一。在這場巨大的金融“地震”麵前,我們所需要的同樣是這種團結互助的抗震精神。對企業而言,一名優秀的員工就像救災員一般,相信企業,相信同事,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與其他人抱團合作、共度寒冬。
井深大剛進索尼公司時,索尼還是一個隻有二十多人的小企業。老板盛田昭夫卻對他充滿信心地說:“我知道你是一個優秀的電子技術專家,就像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樣,我要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崗位上,由你來全權負責新產品的研發,怎麼樣?希望你能發揮榜樣的作用,充分調動其他人。你這一步走好了,企業也就有希望了!”
“我?我還很不成熟,雖然我很願意擔此重任,但實在怕有負重托呀!”雖然井深大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但他還是知道老板壓給他的擔子有多重——那絕對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能應付得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