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生與書為伴(九)(2 / 3)

第二,內容為王。我被多次問到,國外對什麼樣的主題感興趣,換句話說,就是國外喜歡出版什麼樣的中國書,我想,這個問題今天在座的英國朋友可能能回答一部分。我們曾做過一個調研,看看國外出版中國主題圖書的情況,結果有大致這樣的排名:曆史、地理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宗教、哲學,再次是文化、文學,近年來經濟類別也很熱絡。《江邊對話》所涉及的主題就是熱門選題之一。他們的對話,是從《聖經》到《論語》,從“終極關懷”到社會和諧。通篇是在兩種文化、兩種哲學思想和兩種哲學理念的背景下展開,深刻、廣闊、坦誠、幽默,看不出他們的隔閡和迥異。

第三,表達方式極其重要。我被經常告知,某一本中國圖書是多麼的好,但是外國人不能理解,要換一個角度,或者換一種說話方式才行。是的,東西方的交流,特別是中國與西方的交流常常碰到障礙,除了其他原因之外,表達方式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我所在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地址是,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這是中國式的表述,從大地方往小地方寫,從宏觀到微觀,而西方的表述恰恰相反,一定是先225號,然後依次是朝陽門內大街、東城區、北京市。從小到大,從微觀到宏觀。中外記者寫文章也是如此。比如同樣是對市場的描述,外國記者一定是寫某一個早晨,一個老太太挎著籃子出門,來到某某菜市場或早市,看見琳琅滿目的蔬菜,並且都很便宜,給人的感覺是市場繁榮、物價穩定。而我們的記者通常都會先說“市場繁榮、物價穩定”,然後再描述老太太賣菜的故事。雖然說的都是一件事,但表達方式不同,受眾的感覺會大不相同。

第四,知名出版商的合作為成功提供組織保障。我在各種場合都講,中國的出版集團和出版社若要“走出去”,與國外的出版集團、出版社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此次《江邊對話》的合作夥伴,中方是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下屬的新世界出版社,因為多年從事對外出版工作,具有很強的國際合作能力,在海外也有較強的人脈關係。每年的版權輸出量在中國名列前茅。而對方宗德萬出版社則是哈珀.科林斯旗下的出版社。哈珀.科林斯的母公司是新聞集團,老板默多克是較早進入中國的傳媒集團,與中國一直保持友好的關係。

第五,優質的譯本為本書添彩。在和外國朋友談中國出版的外文書時,外國朋友經常會說到書的翻譯問題,多數情況下是我們的書翻譯沒有問題,都正確,但是沒味道,聽了讓人傷心。當然,這也不是三天兩早晨就能解決的問題。中國圖書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並且是重要原因就是翻譯問題。《江邊對話》的成功就是請到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家林戊蓀先生承擔翻譯工作,由於林公是翻譯大家,其譯文應該算是二度創作。帕羅先生稱讚此譯文“準確、傳神”,可作為“英文精讀課本”。

在我結束講話時,我想借用幾位名人的語言,來描述此書的成功。美國第60任國務卿舒爾茨說:“這一友好對話以卓越的洞察力,深入探討了價值觀與生命本質的相互關係,閱讀此書,你會備受啟發。”中國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說:“這是東西方文化之間、宗教徒與非宗教人士之間的一次真誠對話,可謂開創之舉。對中美兩國人民更好地理解對方及本國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帕羅本人也認為,美國應該學習這種對話方式,即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和平、坦誠的對話,美國應該明白,闡明觀點並不需要通過攻擊對方才能實現。

《江邊對話》是成功的,我們期待著更多的“江邊對話”,期待著更多的趙啟正和帕羅,期待著更多的中外合作的作品問世。

祝會議成功!

(在中英出版論壇上的演講,2008年)

§§§14、“走出去”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尊敬的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主席,鄔署長,陳部長、傅部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北京2008科技.醫學.教育國際出版與合作論壇”及人民衛生出版社投資成立的人民衛生出版社美國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和收購加拿大BC戴克出版公司全部醫學圖書資產簽約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謹代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論壇舉行和成功簽約表示衷心祝賀和美好祝願!

世界正在走向一個多極化的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進行國際對話的能力,增強與國際的交流與交融。中國的曆史很長,但開放的時間很短,我們在了解世界的同時也需要世界了解中國。多年來,中國文化在與國際的交流中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相當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