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僅僅實施三年就獲得國內外出版界的認可和好評,正是因為我們順應了世界了解中國的需要。這一計劃的實施模式是資助國外出版機構翻譯費用,鼓勵其翻譯出版中國圖書。這是一種投入少、效果好的模式。三年來,我們已經資助了108家出版機構的645個出版項目,以16種文字在27個國家出版發行。這些出版機構以歐美國家為主,以國際出版集團和專門出版中國主題圖書的出版機構為主,出版的圖書全部進入國外的主流銷售渠道。“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以來,大大帶動了中國圖書的對外輸出,圖書版權貿易由過去的巨大逆差——1年的15:1到10:1再到5:1,逆差逐年減小,在2006年和2007年兩大國際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和法蘭克福書展連續兩年實現版權貿易順差。
出版社在出版領域乃至中國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怎麼強調也不過分的。長期以來,人民衛生出版社都是我國文化“走出去”,特別是醫學出版“走出去”的中堅力量,不僅成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的新成員,也探索出一套符合“走出去”的新思路、新方法。
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美國公司,是我國在國外投資成立的第一家醫學專業出版機構,成立伊始,就收購了北美中等規模的醫學出版專業機構——加拿大BC戴克出版公司的全部醫學圖書資產。這兩個開拓型的重要事件標誌著人民衛生出版社“走出去”工作有了質的突破,極大地推進了人民衛生出版社由國內醫藥專業出版大社躋身世界醫藥專業出版大社、強社的進程,對中國出版業的“走出去”具有示範效應,對改變世界文化生態具有重要作用。
我們希望,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國圖書能夠占據越來越多的席位。通過圖書樹立中國應有的國際形象,最終使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得到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在“北京2008科技.醫學.教育國際出版與合作論壇”上的致辭)
§§§15、加強對話,增進友誼
尊敬的帕羅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早上好!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早餐會,首先代表趙啟正先生及我們代表團的全體團員向大家問好。
我們代表團一行是專程為慶祝《江邊對話》在美國出版發行而從中國來到美國,這是繼2006年在中國出版此書之後的又一次慶祝儀式。
帕羅先生在中國是一位受歡迎的基督徒,他對中國友好,我在他的講話中多次聽到“I love a”這樣的話。因此,他有許多中國朋友,除了基督徒的朋友外,他還有像趙啟正先生這樣的政府官員朋友,我也是其中的一個。
《江邊對話》這本書首先是由帕羅先生倡議的,趙先生積極呼應,我參加了他們對話的全過程,深深地被他們充滿哲理而又不失幽默的對話所打動。
有人說,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對話的時代,對話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展開。但是,一個無神論者與一個基督徒的對話我們還是第一次經曆,我作為一個多年從事出版工作的人,這樣的書還是第一次出版,在中國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在中國的讀者見麵會上,我曾經說過,一個好的對話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時代的需求;二是坦誠的願望,特別是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對話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他們兩人的對話完全滿足這些條件。
有人說,神學家和物理學家的對話是黃金搭檔,而他們二人恰好是這樣的搭檔(順便說,趙啟正先生是核物理學家出身的政府官員)。
在當今對話的時代,對話可以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對話。積極的對話可以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使世界走向和諧;而消極的對話會增大衝突和矛盾,使世界走向戰爭。帕羅先生和趙啟正先生的對話顯然屬於前者。《江邊對話》在中國的出版是成功的,真誠和坦率以及兩位作者的智慧是他們對話成功的基礎,而讀者對這種書的需求則成為本書得以傳播的條件。這本書的意義可能在若幹年後會看得更清楚。
作為出版工作者,我希望今後出版更多的關於中美對話的圖書,作為增進中美之間的互相了解和加深溝通,我期待著更多的帕羅和趙啟正的出現,也期待更多的宗德萬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的參與。
目前這本書英文版已經出版,西文版也即將出版,日文版、土耳其版也正在商談之中。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文版的出現。
謝謝!
(在《江邊對話》美國首發活動早餐會上的講話,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