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生與書為伴(八)(1 / 3)

§§§10、以史為鑒,寄望未來

各位來賓,與會代表,女士們、先生們:

經過一天的熱烈討論,“猶太難民在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接近尾聲。在本次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們圍繞著為什麼上海會成為猶太難民的避難地,上海猶太難民的生活狀況以及猶太難民和上海人民的關係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特別是不遠萬裏而來的幾位當年的猶太難民以親身經曆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布盧門撒爾先生做了非常精彩而感人的主題發言,很好地概括了這一問題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總之,今天的研討會是非常成功的!

在國務院新聞辦前主任趙啟正先生的積極推動下,我本人近年來一直關注著“猶太人在中國”這個課題,並且參與了《猶太人在中國》畫冊的策劃和出版工作。畫冊出版後,受到普遍的歡迎和好評。以中友好協會會長考夫曼讚揚畫冊為增進中猶兩個民族和中以兩個國家的友誼作出了巨大貢獻。以色列副總理奧爾默特看到畫冊中他父親的照片非常激動,表示要十分珍惜中猶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博士看到畫冊後表示:“猶太人在中國的開封等地和平居住了數百年,中國也是世界上為數較少的不存在對猶太人迫害的國家之一,並為尋求庇護的猶太難民提供無私的人道援助。”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專門就此書邀請我駐紐約總領館工作人員交談,表示祝賀和感謝。WTO的美國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表示:“這本書使我們全家深受感動,我們要作為傳家書來保存。”英特爾公司董事長安迪格魯夫說:“《猶太人在中國》中的故事和照片很有啟發性和震撼力。”一位美國猶太老人專門致信我駐紐約總領館說:“我簡直無法表達我有多麼喜歡《猶太人在中國》這本書。1939年,我和父母乘坐戰爭爆發前的最後一班船離開了德國柏林,去到上海居住。那時我11歲,在虹口區的卡朵裏學校讀書。然後與我的丈夫在瓦德路上的寺廟結婚。所以,可以想象這本書對我來說意味著多少回憶。”

今天,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們修訂再版了這本畫冊,又參加了這次研討會,使我對這個課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海市新聞辦、上海市外辦、虹口區政府和上海猶太研究中心為這次研討會的順利舉行做了大量而細致的籌備工作,會務組的工作人員和同聲傳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這裏,我們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會議的宗旨是不忘曆史、以史為鑒。我相信研討會不僅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猶太人在上海”及“猶太人在中國”的研究,而且也會為進一步促進中國人民和猶太人民的傳統友誼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再次祝賀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會議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在“猶太難民在上海”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2005年)

§§§11、天津與世界零距離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活動。首先,我代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天津日報》作為我國第一家中文報紙進入國際衛星售報係統麵向全世界發行表示熱烈的祝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越來越多地受到世界的矚目,在國際大舞台上,中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中國出版“走出去”勢在必行。中央領導同誌多次指示我們要多渠道、多途徑將我國的文化產品、出版物推向世界,通過中國的文化產品、中國的出版物,讓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進而喜歡中國、熱愛中國。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圖書版權貿易的情況已經大大改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推出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在博覽會上大獲成功。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出版“走出去”的前景十分廣闊。

擴大我國報紙在海外發行是“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方麵,我們要采取可行措施,推廣好的經驗,力爭幾年之內抓出成效。

“借船出海”,通過海外成熟的發行網絡和高科技手段,對外發行我國的報刊,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嚐試。現在我們高興地看到,國內越來越多的出版社、雜誌社、報社、進出口公司投入到我國對外出版發行事業中,積極實施中央的“走出去”戰略。國務院新聞辦作為我國對外宣傳的主管部門,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研究推動中國出版“走出去”的政策,解決中國出版“走出去”遇到的困難,支持中國出版“走出去”的項目,構建中國出版“走出去”的平台和渠道,使越來越多的報紙、圖書等出版物走向國際市場。我們相信,在各方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出版一定能夠走向世界。

謝謝大家。

(在國內首張中文衛星報——《天津日報》上星啟動儀式上的致辭,2006年9月7日)

2006年9月7日,《天津日報》成功上星,成為全國第一家中文衛星報紙。

§§§12、中國文化“走出去”呼喚翻譯事業的勃興

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是翻譯,特別是“中譯外”。翻譯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翻譯工作的作用之於外交、外宣、外貿以及所有的對外交往與合作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在當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翻譯工作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在中國圖書“走出去”這一重要的國家項目中,翻譯工作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