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生與書為伴(七)(3 / 3)

希望中國出版界與國外出版界的同人加強溝通與交流,在引進國外先進文化的同時,將代表中華優秀文化的圖書推介出去,在策劃選題、製作圖書時,能夠兼顧外國讀者的需求,有能力、有條件的出版社甚至可以專門製作一些針對外國讀者需求的圖書,以滿足世界了解中國之需。希望中國的出版界為向世界說明中國貢獻力量。總之,無論中國的出版家,還是外國的出版家,在這個場合,都有可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預祝出版論壇和BIBF取得圓滿成功!

(在中國出版論壇上的演講,2005年8月)

§§§9、勝利的回憶與紀念

今天這個紀念儀式,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005年,在全世界人民共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還要紀念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俄羅斯人民要紀念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在60多年前的那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既是對抗共同敵人的盟友,也是並肩戰鬥的戰友。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初期和中期,當時的蘇聯政府、人民和軍隊在政治上給予中國抗戰堅定的支持,鼓舞了中國抗日軍民的鬥誌。給予中國及時的貸款和軍事物資援助,改善了中國軍隊抗戰中武器裝備落後和匱乏的情況,提高了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派遣軍事顧問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航空誌願人員援華助戰,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國正麵戰場上各類參謀和專業技術人員的不足。從1937年到1942年蘇聯軍事專家和誌願人員因蘇德戰爭爆發撤出中國返回蘇聯參戰,共有5000多名蘇聯人奮勇戰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前線和後方,不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而當時中國人民堅持抗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局部抗戰、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麵抗戰,到1945年抗戰勝利,一直不屈不撓地堅持抵抗日本侵略,付出重大民族犧牲,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戰速決”的戰略圖謀,使其以中國為基地,再北進侵略蘇聯,南進侵占南洋群島,最終稱霸亞洲,稱霸世界的圖謀無法得逞,也有力地支援了當時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

今天蘇聯雖然已經不複存在,但中國人民的感謝則與時俱存。這種真摯的感謝屬於當年蘇聯,今日各相應國家特別是俄羅斯的人民。

我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為紀念當年中國和俄羅斯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特別組織出版了一本畫冊《勝利的回憶》。這本畫冊收集了當年蘇聯政府、人民和軍隊援華抗日的珍貴曆史圖片近200張,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的情形,具有特別重要的紀念意義,也是一份難得的曆史資料圖冊。這本畫冊在今天這個儀式上首次與大家見麵,表明了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對那段曆史共同的回憶與紀念。

(在俄羅斯駐華使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暨《勝利的回憶》畫冊首發式上的講話,200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