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參加法蘭克福書展,受邀順訪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又受到Riedesel的熱情接待,並且知道了他的中文名字李德壽。一聽到這個名字,第一時間是大笑,問是誰給他取的名字?中國首席代表葉路說是德文名字的音譯。一個極其中國化的又極其古老的名字,我想現在的中國人也很少會取這樣的名字,更何況施普林格又是個高科技的出版集團,就更覺得很滑稽。但是,這名字讓人印象深刻,我再也忘不了了。
與中國人打交道較多的外國人一般都會取個中國名字,就像常年在國外生活或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也有外文名字一樣,首先是為了方便。如果有很深的跨文化背景的人,對名字的要求就高,也很在意。比如一個叫高大偉的法國朋友就對自己的名字不滿意,認為不夠謙虛,但叫得久了,約定俗成也很難改。這是閑話。
作為全球出版執行總裁,李德壽在施普林格服務超過20年,並且他的同事通常也沒有跳槽的習慣,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及樂觀向上的企業文化,使施普林格集團不斷發展壯大,始終走在同類集團的前列。
雖然是全球的出版執行總裁,李德壽對中國的熱情是讓我們每一個接觸過他的中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他不僅熱情,而且謙遜,一點兒也沒有大老板的架子,讓人願意親近他,願意與他談合作。在他的領導下,施普林格中國團隊與中國出版界展開了最大限度的合作。中國有影響的科技出版機構幾乎都是他的合作夥伴。這裏有中國科學出版集團與他合作的“2050中國科技發展路線圖”,與浙江大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的中國作者原版科技著作。為了能將中國最好的作者和最好的科技圖書收入囊中,施普林格還與浙江大學成立了學術委員會,所以才有了係列圖書“中國科技進展”。
此次拜訪施普林格,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考察其數字出版。因此,我謝絕了李德壽已經做好的PPT演示,要求講點“不對外”的“真經”。他寬容地笑著讓我提問。我的問題除了數字化的技術性問題之外,還涉及其商業模式及盈利模式,李一點兒也沒有猶豫地告訴了我。當然,我不是出版機構,也不是競爭對手。但是,現代出版的大趨勢使我們不得不重視數字化,因為沒有數字化的出版是沒有前途的。中國的出版機構和出版人,有的意識到了,有的還懵懵懂懂地陶醉在自己的個把暢銷書裏,而沒把數字化當回事。
施普林格是出版數字化起步較早的集團之一,期刊先行,取得經驗和利益之後,圖書立即跟進,現在也成了主要盈利來源。我說,我相信並且推動數字化,一方麵基於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麵有很大的個人原因,理科學習背景的我,一輩子讀書喜歡同類型的圖書同時讀兩本以上,這在過去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有了數字圖書就變得很方便。我想,與我有相同願望的人一定不在少數,並且會越來越多,那麼,就讓我們共同迎接並享受數字化帶來的好處吧。
施普林格集團總部位於距法蘭克福一小時車程的海德堡,一個很美也很有曆史的城市。施普林格是一個既有曆史也很現代的出版集團,集團的建築並不豪華但很實用,同樣不高調的小型展覽,卻有著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和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身在其中,讓你在不經意間感受著心靈的震撼。無論是建築還是展覽,都與集團文化和風格很匹配,與李德壽和他的同事的行為方式幾乎能夠融為一體。我心中暗自叫好,施普林格還能發展,還能做大,因為她謙遜,就像能納百川的大海。有像李德壽這樣底蘊深厚卻不張揚的團隊在這裏操持著、工作著,不發展壯大就不對了。
施普林格出版集團
施普林格(Springer)於1842年在德國柏林創立,是目前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醫學(STM)領域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社和第二大學術期刊出版社。整個集團每年出版超過1,700餘種期刊和5,500種新書。特別是在電子出版方麵占有領先地位,擁有全球最大的STM電子圖書係列出版物。其業務遍布全球,在20多個國家裏設有分公司,員工總數超過5,000人。亞洲總部設在香港,北京代表處於2005年8月成立。
Springer在網絡出版方麵占有領先地位,其1996年正式推出的SpringerLink是全球科技出版市場最受歡迎的電子出版物平台之一。
SpringerLink (SLCC)是中國最大的外文期刊數據庫采購聯盟,已經與國內眾多出版、研究機構合作出版了涵蓋各學科領域的學術期刊80餘種,這一合作項目被稱為“中國在線科學圖書館”。與此同時,也與國內多家知名出版社啟動了圖書合作出版項目,其利用覆蓋全球的營銷網絡及SpringerLink電子平台,使代表中國科技研究成果的優秀出版物得以進入全球市場。
§§§29、又一個大偉
一見麵,我就說,我還認識一位大偉,是法國人。沈大偉說,是啊,David,是個很常用的名字,變成中文,就是大偉。我說,我認識的大偉姓高,他認為自己的名字不好,不大符合中國人謙遜、謹慎的性格。沈大偉說,是啊,High, Big a,是不夠謙遜。其實,我還認識一位姓康的大偉,隻不過沒有譯為大偉而譯為達維,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妻子是華人,所以沒有用“大偉”這樣“不夠謙遜”的名字。
因為翻譯病了,並且聽說沈大偉懂中文,所以我對他說,我們今天就中英文並用,大偉說,是glish。幾句話說下來,不僅是中英文並用,而且是中西文化在交流。
沈大偉的頭銜不少,印在名片上的就有“喬治.華盛頓大學伊利奧特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中國政策項目主任”、“布魯金斯學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所有的頭銜都與中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