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禁傷感訴前事(2 / 2)

宋英宗晚年時,欲要立趙項為皇太子。當時劉彥能是極力反對,多次上書英宗皇帝懇求另立賢能。以至於趙項對劉彥能很是痛恨。劉彥能卻為自己的將來埋下了苦果。

但是,趙項還是當上了皇帝,上任後,趙項首先便想懲治劉彥能。此時,又有奸臣周慶邦的讒言妄語,誣告劉彥能定會謀反,趙項卻信以為真,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劉彥能處斬。

之後,王圭和韋讓二人不知去向。劉彥能的小兒子也是不知所終,據說是被人救走,才免遭一死的。

神宗趙項認為王、韋二人不足以成氣候,便任由他們去了;至於劉彥能的小兒,也不在追究了,畢竟劉彥能已死。

鄭僅聽完之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羅堅也是激昂憤慨,如親臨了一般。

鄭僅道:“皇上為了自己的皇位,竟置國家於不顧,如若劉將軍還在人世,這契丹人也不敢大舉來犯,企圖滅我大宋。”

羅堅歎息道:“何嚐不是呢?自從劉將軍死後十三年來,契丹休養生息、整頓兵馬,如今是更加的強大。而我大宋卻是國力漸衰,重文輕武。”

鄭僅心想道:“羅前輩說的一點不差,甚有道理。”轉念又想:“可他一山中之人,對朝中之事激極為了解,確實另人費解。”便禁不住問道:“前輩,您雖為這山寨主,但對我朝之事卻了然於胸,晚輩是佩服的很呐!”

羅堅聽完後,哈哈大笑,笑聲充滿了蒼涼和無奈,久久不語。鄭僅一臉茫然之色,不知羅前輩為何要這般。

羅堅忽然慷慨激昂的說道:“因為我就是王圭!當年的北苑鐵掌王圭!劉將軍的結義兄弟王圭!”羅堅神情堅毅如石。

鄭僅卻是大驚失色,道:“原來......您就是王將軍,晚輩失禮,還請恕罪!”羅堅道:“我如今隻是一山野匹夫,何來將軍之稱啊?”鄭僅想到此人便是二十年前威鎮江湖的王圭,心中是高興又激動。

王圭道:“當年,也就是十三年前,劉大哥身遭巨變,被處斬。我與韋三弟當時正在鎮守邊關,三天之後我們便聽說此事,我與韋三弟是心灰意冷,萬般懼念之下,便辭官而別。發誓以後決不再踏入朝廷半步。”說到此,王圭滄然淚下,接著又道:“可是周慶邦這小人卻怕我二人有心報複,便處處追殺我們,在有一次惡戰中,我二人以二抵百,韋三弟為護我逃命,被敵手打入懸崖,至今生死不明啊!後來,我便隱姓埋名,歸入山林,來到這石人寨,王、馬、張、趙四人見我功夫了得,重義氣,拜我為大哥。”

鄭道:“原來如此。”羅堅道:“他們四人也是英雄好汗、重義守信之人,便把我真實身份於他們說了。如今你是我第五個知我真正身份的。我女兒也還不知。我看你年少有為,年紀輕輕即如此,很難得,才不瞞相告的。”鄭僅很是激動,想不到北苑鐵掌王圭竟會對自己如此的青睞,真是三生有幸!

王圭道:“我看你劍法,招式淩厲,可是盡力不妥、不足,若遇強手吃虧的定是你,隻是沒經高人指點才至如此的。”

鄭僅恍然大悟,繼而大喜道:“多謝前輩指點!”說著便委身下跪,道:“徒兒拜見師傅!請師父賜教。”王圭心道:“這也好,我這一身功夫總是有傳人了。”想到此便哈哈大笑道:“好徒兒,快起吧!想不到我王圭竟有這等福氣,收了好徒弟啊!”心情登時好了起來。

鄭僅又恭恭敬敬的向王圭跪下磕頭,算做是拜師之禮。

禮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更多內容請瀏覽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oru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