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禁傷感訴前事(1 / 2)

次日清晨,太陽緩緩升起。

羅芙還在酣酣而睡。縷縷陽光穿過未緊閉的窗戶溫和的射在她的臉上,更加顯得清秀美麗。

突然,一陣陣的破風之聲,夾雜著男子的吆喝聲傳了進來,驚醒了正在睡夢中的羅芙。羅芙醒後很惱怒,大聲喊叫道:“是誰這麼討厭!一大清早的就擾人清夢!”羅芙很快穿完衣服,一番洗梳後,來到院中一看原來是鄭僅在練劍,就走上前大聲道:“喂!你很煩,你知道嗎?大清早的!你吆喝是什麼啊?”鄭僅一聽邊知道是羅芙,停下練劍,微笑道:“羅姑娘,早啊!”羅芙不耐煩的道:“沒你早!”鄭僅再沒說什麼,又繼續練起來。

羅芙就心想:“簡直就是白癡!這小子有什麼好的!能讓爹爹如此對他另眼相看,真是想不通。”想到此,便轉身離開。

可羅芙還是忍不住的扭頭看了一眼正在練劍的鄭僅,但見他劍法果然淩厲,有時人是人、劍是劍、人劍分離;有時人劍一起,人隨劍動,劍隨人動。本來這鄭僅就是俊氣之人,此時看來更是風度翩翩,瀟灑無比。

羅芙看到此心想道:“劍法確實不錯,怪不得連王大叔都敗在他的手下!”說著又情不自禁的多看了幾眼才離開。

鄭僅又將自己最為拿手的吹柳劍法演練了一趟。

“好劍法啊!”一老者的渾厚聲音傳入了鄭僅耳中。原來是羅堅已不知何時來到此處,看到精彩之處不禁的叫了聲好。鄭僅一看是羅老前輩,心中頗為佩服,心想:“這老者內力修為當真了得,若是敵手,我這小命恐怕早已不在了!”羅堅心中也甚是驚疑:“太象了,簡直太象了.....就連這劍法為什麼也有幾分相似啊?太另人不可思議了。”羅堅這才道;“敢問少俠,這劍法不知是何劍法?很是了得。”鄭僅極為謙虛道:“前輩,這劍法隻是家父所傳,叫吹柳劍法,晚輩隻是自行而會,有不足之處,還請前輩多多指教!”羅堅道:“這麼說,少俠是無師自通了,是為難得啊!”又道:“敢問家父大名?”鄭僅道:“家父,鄭歸山。”羅堅思索一下又道:“少俠,你這劍法若要練到家,便能縱橫於江湖!”鄭僅聽後心想:“如此說來,我於這劍法並未真正的領悟。”想到此便道:“前輩,還請多多指教!”

羅堅微微點頭道:“恩!鄭少俠,你可知道,你與我的一位故友的容貌及氣質都是極為相似,就連這劍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啊!”鄭僅很是好奇,道:“竟有如此巧合之事,看來我們也是有緣分的。”羅堅長歎一聲道:“可惜啊可惜......”鄭僅道:“前輩也不必如此悲傷,人總是有一死的。”羅堅道:“少俠,你可知道,我這位故友是被這當今皇帝所害!”羅堅說完這話後,難掩傷感之情。

鄭僅道:“照前輩這麼說,您的這位故友豈不是朝中之人嗎?”羅堅道:“確實是朝中之人,他憂國憂民,以天下百姓為重,為大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是真正的英雄。可惜的是......”話未說完,卻被鄭僅搶了去,道:“可惜他被人誣陷,被當今皇上賜死。”羅堅大驚道:“你怎會知道?”鄭僅道:“前輩所說此人是否前朝大將軍劉彥能?我是聽家父時常對我提起過,說做人當學劉將軍。”羅堅又道:“什麼謀反之罪,那全是子虛烏有之事。要怪就怪當今皇上心胸狹窄,聽信奸臣小人之言,才造成這一悲慘結局的。”鄭僅道:“聽家父說,這奸臣便是當朝太師周慶邦這老賊。”說到這周慶邦時,鄭僅對他是極為痛恨。羅堅也是痛恨的道:“對!正是這奸賊!”

當下羅堅便把這其中原由過程一一向鄭僅緩緩道來,鄭僅便側耳傾聽。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宋英宗時期,兵部尚書兼大將軍劉彥能文武雙全、驍勇善戰、武功蓋世,以一手祖傳劉家劍法威震於江湖,另敵人心驚膽寒、望而生畏,以至於契丹屢屢不敢侵犯大宋。

當時,劉彥能身邊還有兩名副將,同時也是結義兄弟。一個是王圭,以一雙鐵掌縱橫武林,鮮有對手,因這羅堅是北方人,便有“北苑鐵掌”之稱。另一人便是韋讓,以鷹爪功成名於江湖,一雙鷹爪另對手不能望其項背,更不在王圭之下,這韋讓是江南人氏,人稱“江南鷹爪”。

北苑鐵掌,江南鷹爪,萬裏名動京關。便說的是這兩人。

原來這王圭和韋讓本不是朝廷之人,而是江北綠林中的左右盟主,當時江北綠林中好汗甚多且聲勢浩大,打者劫富濟貧的旗幟,從不擾亂百姓,百姓對這兩人也是擁護有加。有年,因契丹進犯大宋邊境,而大宋苦於兵力有限,不能將其擊退。於是,劉彥能便奉英宗之命去江北綠林招安,希望王韋二人能夠率領綠林好漢加入朝廷,共同抵抗契丹,保衛大宋王朝。起初,王韋二人極不情願,但後來被劉彥能的膽識和氣質所懾服,為朋友兩肋插刀、肝膽相照的精神所感動。便入朝為將,是為劉彥能的左右副將,後來三人出生入死,節節擊退契丹,為大宋江山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三人又結拜為兄弟,一時間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