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有效決策的三種技巧(1 / 3)

在領導者的實際決策活動中,掌握一些決策技巧對於領導決策活動的成功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審時度勢

審時度勢是指根據客觀事物的激烈變動性、事物發展的複雜性而因勢作出決策的領導策略。它要求領導者麵對複雜多變的客觀形勢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在正確分析形勢、把握事物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權衡利弊進行決策處置。也就是說,領導者在決策時,雖然要遵循一定的科學程序,但更要隨客觀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固定呆板。

要正確運用此法,就要求領導者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對複雜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刻的洞察,能把握住複雜事物的動向,預見其趨勢,這樣才能弄清自己所處的地位,提出相應的對策,做到審時度勢、因勢而動。

《孫子兵法》 中講,“兵無常勢、水無恒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為之神”。這就是說,戰爭沒有固定不變的規律和一成不變的打法,就像水無固定的形狀一樣,指揮者能因敵變化相機采取變化而取勝,才謂之用兵如神。軍事上是這樣,管理和領導工作也是這樣。事實上,不論哪個時期、哪個領域,法無定規變則通,不變則死法矣!所以,領導者在進行決策時,一定不要拘泥於定規,囿於死法。要善於靈活運用各種原則,善於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和藝術。領導者的決策雖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但要看到程序間相輔相生以及變化萬端,領導者需胸懷全局,審時度勢,當用則用,當變則變。

現代著名領導學專家斯道戈迪爾對領導藝術提出了這樣的看法:最有效的領導應該是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多才多藝和靈活性,從而使自己的行為適應不斷變化、充滿矛盾的需求。因此,領導決策絕不僅僅是一種程序化的運作,它是一種創造力的顯現。領導學專家沃淪· 本尼斯也把領導定義為創造並實現夢想。可見,領導體現了領導者的創造力、聚合力,它是最富有挑戰性的社會活動。

毛澤東也說過:“古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妙’,我們叫靈活性,這是聰明的指揮員出的產品……靈活,是聰明的指揮員,基於客觀情況,審時度勢(這個勢,包括敵勢、我勢、地勢等項)而采取及時的和恰當的處置方法的一種才能,即是所謂‘運用之妙’。”這就表明,所謂領導藝術,就是在領導實踐活動中,領導者憑借經驗和才智,對領導原則和方法靈活、巧妙的應用及其應變。

毛澤東說得好,做得更好。抗日戰爭時駐延安美軍觀察團的謝維斯說過:“我曾問過很多中國共產黨朋友們,毛澤東為什麼能夠戰勝他的很多敵人,成為公認的領袖。他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歸根到底,‘他高瞻遠矚和審時度勢’”。毛澤東審時度勢的運用之妙,就妙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拘泥於常規,不拘泥於古人,不拘泥於書本,也不拘泥於自己已有的經驗;就妙在見人所不能見,為人所不敢為,決人所不善決,故而高人一籌。每到革命的嚴重關頭和轉折的關鍵時刻,毛澤東總是以超人的敏銳目光,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抓住事物內在的矛盾運動,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高瞻遠矚,料事如神。

二、因形造勢

高明的領導者在決策的過程中,都要走一步看一步,如果采取一個措施,還要考慮這個措施的連鎖反應,正確估計它的正、負效應,以選出達到效果最優、負效應最小的步驟。按照現代的說法,這是係統論的方法,把握了係統的關節點,打通他們,一個係統就全通了。

宋太祖趙匡胤就具有這樣的眼光,他曾果斷中止了其姐不適當的服飾行為。宋太祖的姐姐魏國長公主,有一次穿著貼有翠羽的衣服到皇宮拜見宋太祖。姐弟相見,家常話說完,宋太祖便對她說:“你該把這身衣服給我留下,今後也不要再做這類衣服。”按理說,王公貴族的服飾,做皇帝的本不應該幹涉,穿好一點,百姓也說不出什麼來,所以長公主便笑道:“我這衣服也不算特別,這才用了多少翠鳥的羽毛?”但宋太祖想的比較遠,說道:“隻怕後宮諸妃、親戚,甚至鄉裏婦女轉向效仿,以致翠羽漲價,百姓賣羽取利,殺生日益增多,實際卻都是因你引起。”宋太祖確實高明,看到了這一個關節點,此點一開,帶來的是副作用。因為它導致一個係統的連鎖反應,長公主穿貼有翠羽的衣服,事雖不大,但經過係統的連續放大,後果就很大了。因此,他果斷阻止了這種做法。

這一做法也被不少的領導運用到治理經濟、發展產業上去。

五代時期,楚王馬殷能在湖南瞬間崛起,割據一方,這與他因形造勢,提出一項不向往來的客商征稅的措施有極大關係。此法令已公布實施,商人逐利,就紛紛南下湖南,一時間,商人湧入,車舟雲集,湖南商業興旺起來。見此情景,馬殷順勢而行,采納謀士的建議,用當地豐富的鉛和鐵鑄造本地流通貨幣。由於其他地區通行銅錢,超出了楚國政治統治所及的疆域,鐵幣就失去了貨幣的價值,隻是一堆金屬。外來的客商在離開湖南時就不得不把辛苦掙來的錢全部脫手,換取本地貨物離境。這樣,湖南的貿易雖然不收稅,但與境外的貿易,卻從不會出現逆差,自己產的物品源源不斷地被離境商人帶到境外,財政就自然十分富裕了。

楚王馬殷作為領導,深諳經濟係統的連鎖反應,所以,沒用他怎樣吃力,隻是妙手一揮,發布一道政令,打開了一個關節點——給商人免稅,就左右了經濟形勢,使財富滾滾而來,造成富甲一方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