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用人,宜以利為先。現今天下文武各員,均係管河吃河,無一無弊利之員。如是為官不忠,竟係養廉甚薄之故。見仗不勝,()()不()。再者,旗民現有許多人入於耶蘇,明言通商,暗安內地漢奸。如是旗民也,旗(竟)係糧薄貧寒,日不足用。民係各項官差甚多,入於()(),各差均不當也。孩童入於耶蘇堂念堂,即省()(),故世取以入於耶蘇旗民甚多。現今用文武官員、兵丁、官司役、匠役、民夫、官司以衝著(品)均用票項。天下地丁稅務,各處出產均宜裁撤,各稅官亦宜裁撤,各處厘金局宜裁撤。各省金銀各礦及各處出產,均宜開采。金提三成,銀提二成,餘者不提。金銀二礦宜添安官員、兵丁彈壓。六部京官各滿漢二員,以及外省督、撫、州、縣、礦務、營務等官司,均宜用滿漢二員。天下王公、文武各員,均按品級賞食,衝著品每官(一品)賞食銀九百兩,二品賞食銀八百兩,三品賞食銀七百兩,四品賞食銀六百兩,五品賞食銀五百兩,六品賞食銀四百兩,七品賞食銀三百兩,八品賞食銀二百兩,九品賞食銀一百兩,無品級官員、旗人賞食銀一兩,匠役賞食銀一兩,民夫賞食銀五錢。為村中教習者,賞食銀五十兩;各員每遇教者,死外國一賊恩賞銀一百兩,打死本地賊恩賞銀五十兩,均係大眾均分;()死陣前,賞食二十年本糧,設立專祠,立忠立(),勿論官弁兵丁均如是也。以此衝著(品)重代(待)各員,均無利弊,見仗決無不勝,修工決無不堅。如此辦法,見了外國仇敵如見銀元寶一樣,舍命前往。此法即是人見利而不見害。
一、練軍宜每(之)莊()。按二戶安一兵,四千戶安一營,各營宜安炮台一座。京內宜各門一營,各海口宜安五營。沿海以上,宜按二十裏安炮台一座,按炮台宜安一營。現今槍炮打硬不打軟,宜牛皮極軟之物能擋外國槍炮炸。宜用火槍、洋戟子,宜用藤盤、削刀。造()打二裏半遠,二裏()準。練擋十人為一擋,分為二,四撤各用二撤;藤盤、削刀各一分。練時四人放炮,一人觀陣,五從抬檔,二刻一換。藤盤、削刀近交手方用,衣服頭戴英雄帽,足登連襪鞋,襖褲宜瘦。行營食物宜用白發麵火燒,涼熱均可食。火宜用炭,即輕火。又令各營宜著馬五百匹,所為平日運糧、行營火藥、行糧之用,省以()來民人。各營炮台炮位宜堅;海內宜多練輕船,亦宜堅。各營所用槍炮子母、火藥、軍器等件,均宜一法製之。用兵宜挑()()之人,每月()六回。素日護營兵一千,各村安兵一千,均分二班清理地麵,朝夕訓練,不可一時率心為之。再者,天下官員、民等,準其京官代奏。如查出有品之員不法,賞銀千兩;無品級官員、兵丁、民等不法,賞銀百兩。有據實,照數賞;無據實,亦無處分。官查民,民查官,二處並查。就子不查父惡,餘此均準,不法之人即少也。
一、宜多修工,即養天下()民之法。現今京內三山、各處衙門、營盤、炮台,均宜修造。各處用人甚多。()民即少,賊盜人亦少也。
一、天下各處宜設立官學教人院,不拘男女,均十歲入學,十五歲考等次一、二、三等。再習學五年再挑選。選差使,各處均由學中挑選,均係半日習文,半日習槍、藤盤、削刀。如男出兵,女可保護村莊。自後女不準踹腳,天下婚姻均按學中等次相配,一、二、三等之下不分。再者,天下官員人等,自一歲以上宜各賞給護命牌一件。自賞出後,如無牌者,各處不準存留,即交官衙究辦。
一、慮修鐵路、洋藥即是中國之大患,均宜裁撤。後(現)今我國所用洋軍器宜暫用,自後不準再造。()前之軍器造妥,洋軍器宜撤。海內用戰船宜用本國人,外國人宜撤之。
一、天下各犯宜赦,亦宜各賞給命牌一件。赦前罪寬免,自後再有不法之事,從重治罪,決不寬恕。再者,觀今之律,過亂又輕。自後,為人不敬天地君親師,為兵不遵令()除不前,修工不用心,為奸犯盜()()()私錢,拾妙隱秘,()害人命,均宜斬之。若有錢財地工,說話失信,均宜重責。有理五百,無理一千以上,宜斬者,一次重責二千,二次理責四千,三次照章辦理決不寬()。何用許多刑法?輕者打,重者斬之也。
一、天(下)各處官員,均宜三年一任,不宜連任。京官調外官,外官調京官。京知外邊情形,外知京內情形,內外一氣,天下自平。現今有許多年不調,利弊已久。內外不知,天下能平?各差均由學中挑選,文武場宜撤。
一、天下風俗、銀平、鬥秤、地畝清目,各處均不相同,一處一樣。再,使錢明一文錢,言之二十文,即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自後即由忽起,十忽為一毫,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錢,十錢為一兩;秤為錢起,十錢為一兩,十兩為一斤;鬥由抄起,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尺由分起,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地畝由厘起,一百丈長一寸寬為一厘,一(尺)寬為一分,十尺寬為一放。天下均宜一法製之。自後使錢不()一文()二。金一兩買錢十兩,銀一兩買製錢一貫,以為準價,永遠不準增減。餘者有便價。現今當十錢,主我國不旺,宜撤,隨時收庫,不準再夾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