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世界各國怎麼麵對“憤怒”?(1 / 2)

當我們怒火中燒的時候,會選擇激烈爭吵,還是冷處理?意大利的羅密歐覺得,冷處理會比較好,因為爭吵,會越爭越吵,越吵越亂,越亂就越沒法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這個問題,有方法可以解決,那你還擔心什麼?如果這個問題根本無解,那你還有什麼好擔心!”俄羅斯的大衛補充說,在爭吵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平常並不想做的事,例如對自己的愛人或身邊的人,抑或是親人,說出一些很傷害他們的話,而這些話,無疑會讓對方傷心,自己也會後悔。

主持人彭宇也讚同這一點,有時在發怒時的處理方式,就像一枚釘子,釘在了對方的心裏,哪怕以後你想要去彌補,想把它拔出來,對方心裏還是會留下一個洞。加拿大的詹姆斯卻覺得,在一些常見的場合,還是需要這種激烈的爭吵。例如你去餐廳、咖啡廳、酒店時,作為顧客,對服務員一再地說出自己的要求,但總是沒有回應的時候,或許就可以換一種方式。畢竟來這兒是花錢的,就應該得到相應的服務,就像在高端的酒店,就會期望得到高端、貼心的服務一般。泰國的韓冰說,之前他在一家公司工作,可是那家公司並沒有給員工相應的薪水,一天,他的朋友就去公司,跟領導吵了半天,但是毫無所獲,一分錢也沒有拿到。最後,他便親自過去,對那個先生說:“不好意思,你要是不給我錢也可以,那我就給泰國的顧客打個電話,說你連我們都騙,你覺得他還會不會給你投資?”僅過了五分鍾,那個人就把所欠的錢給了韓冰。可是,韓冰還是給泰國的顧客打了個電話,說他被騙了。對於韓冰的機智或者說小心思,彭宇笑著調侃道,如果泰國人也喜歡看《甄嬛傳》,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不得不承認,有時冷處理,確實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彭宇問劉芸,遇到很生氣的事時,她會怎麼處理。劉芸表示,自己婚前其實就是一個脾氣很火爆的人,需要激烈地吵出來,但是後來慢慢發現,爭吵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婚後就開始學會冷處理了。她說:“如果真的是特別生氣,或者真的想要解決什麼事的時候,我就會變得非常的安靜,也許對方會更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英國的布萊爾覺得在有些情況下,冷處理並不是個特別好的辦法。例如朋友之間,如果他得罪你了,你可以說出來啊。就好像你在一個地方,一直等,都等了半個小時了,你的朋友還沒到,給他打電話,他就一直說還在路上。後來又等了一段時間,他打電話告訴你:“不好意思,我沒有時間。”這樣的時候,還需要冷處理嗎?大家七嘴八舌,都表示像這種人必須打電話罵他一頓,然後再也不理他。既然遇到生氣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那我們該怎麼來調節自己的憤怒情緒呢?下麵來看看世界各國都有些什麼方法。首先發言的是普雅,他說伊朗專門開了一個憤怒控製中心,可以通過一些運動來減輕心裏的壓力。在那裏,還有帶著各種場景的房間,例如星空、大海,你可以到裏麵安安靜靜地感受,通過這樣的方法也可以緩解自己的情緒。另外,裏麵還有心理醫生或專門的導師,你可以去和他們聊天,讓他們來給你一些心理上的引導。這個機構就是這麼體貼,更重要的是,這些項目全都是免費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就是這樣一個能夠讓人發泄的地方,卻偏偏沒有能夠讓人肆意發泄的寫有“仇人”二字的假人。

恰巧,在美國有這樣的設備。孟天說這個設備非常經濟實惠,上麵還有一個口子,可以裝各種人的照片,例如前女友、前男友、老板等等。這個既簡單粗暴又很省錢的發泄方式真是不錯!不過,這樣的發泄方式在韓冰看來,卻並不是什麼好方法,因為它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韓冰表示,在泰國,他們會在寺廟修身,和尚會一步一步引導你,讓你發現自己在做什麼,察覺到自己的不良情緒,然後慢慢地解決。可以說,當你在發火的時候,是情緒在控製你;而當你安靜下來,則是你在控製情緒。在德國,為了緩解城市人的心理壓力,特別設立了專門的發泄專線。如果有人遇到了什麼矛盾,或者心情特別糟糕、憤怒時,就可以打這個電話,去罵人。這個專線是收費的,一分鍾大概15元人民幣。

意大利的羅密歐認為,情緒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確實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調整。他說,情緒就像彈簧一樣,如果你一直把它壓住,久而久之,它就會失去彈性;可是如果你把它一下子放開,它又會突然爆發,所以我們應該慢慢地、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情緒。然而,能夠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大多數人的內心中都有著狹隘,都或多或少會有自我的成分,想要做到真正地放下和寬容,真正地原諒和體諒對方,那這個人的境界一定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