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是醫務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權謀私”是國家幹部最大的“缺德”;“貪汙公款”是財務工作者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執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體罰學生”則是教師最大的“缺德”!
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隻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在家裏,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年幼純潔的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那些打罵並侮辱學生的老師,自己為師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教育與師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麵,有什麼樣的師德,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
《學習的革命》這本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很發人深省: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就學會了自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學會了嫉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學會了耐心。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學會了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學會了慷慨。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之中,他就學會了什麼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學會了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會頭腦平靜地生活。
有時我總是這樣問自己:“我教的學生們生活在什麼之中呢?”
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對學生充滿愛的教師的每一堂課,都仿佛在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並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站在三尺講台,日複一日地講授知識,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師德風範正是在這平凡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出來。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著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過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演講:“生命短促,隻有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
做英雄少年立誌報效國家——“學抗震英雄,做自強少年”演講比賽校長講話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們的祖國正在崛起,中華民族正在崛起,就像在512大地震中,我們團結一心,克服了所有災難。
在這場空前的大災難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少年英雄!我們的少年們以自己的智慧與勇敢,積極而頑強地自救與救人,顯示了自己崇高的精神與優秀的品格,亦昭示了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美麗前程。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流淌著五千年來奔流不息堅強的血液,看到了不被災難所嚇倒而挺起不屈的脊梁,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少年”。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學習抗震英雄,做自強少年”演講比賽,就是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抗震英雄少年的事跡,學習災區少年兒童在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沉著鎮定、臨危不懼、勇於救人的高尚品質,是對全體師生一次心靈的洗禮。
希望同學們以英雄少年為榜樣:在危難中堅韌成長、在奮進中堅定信念,自強自立,百折不撓,加倍努力學習,不斷增長本領,共同建設家園,報效祖國!
最後,祝願本次演講比賽圓滿成功!並祝願各位選手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