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池鶴八絕句並序(3 / 3)

這首詩共二首,此其二。

為了便於解評,茲將其一照錄如下:

鐵鑿金錘殷若雷,八灘九石劍摧。

竹篙桂飛如箭,百筏千艘魚貫來。

振錫導師憑眾力,揮金退傅施家財。

他時相逐西方去,莫慮塵沙路不開。

主要寫憑借眾力,自施家財,開鑿險灘……。

第二首寫開龍門八節石灘後,所帶來的舟楫之便。

起聯寫自己雖是七十三歲年過古稀的旦暮之人了,但還是誓願開鑿險灘使它成為通津坦途。“旦暮身”,猶言生命不多久了。即所謂“君老矣,旦暮之人。”(《史記·晉世家》)猶言生命短促,不久人世。“通津”,渡口,崖岸。

頷聯寫開鑿之後,夜晚舟船通過沒有傾覆的危險;早晨涉水過灘從此免除無限的苦辛。“朝脛”:本指“商王受(即殷紂王)……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尚書·泰誓》)。孔傳雲:“冬月見朝(清晨)涉水者,謂其脛(腿)耐寒,斬而視之……”詩中借指序中所說“大寒之月,跣水中”之人。

腹聯以比喻手法寫八節灘的喜人變化。“叱灘”,本湖北秭歸縣西三峽中的險灘名,詩中以之比八節灘。“河漢”,古指天空的銀河,詩中借喻平流大川,便於通航行舟。“八寒陰獄”,原詩人自注:“八寒地獄,見《佛名》及《涅經》,故以八節灘為比。”按說“八寒地獄”本指八大地獄外十六小地獄中的八個寒冷地獄,名曰“八寒冰地獄”,與“八炎火地獄”對應。“河漢”喻清淺;古詩中有“河漢清且淺”之句。“陽春”,溫暖的春天。這兩句寫八節灘由險惡的“十裏叱灘”變成平流通航如何漢川流,由陰森的“八寒陰獄”化為溫暖和煦如豔陽春天。

末聯寫八節灘開鑿通航了,詩人說即使我身雖歿但心意長在,暗中不為人知地把恩惠、善事留予後人。“施(shì)”,暗地裏施惠與人。“慈悲”,佛家語,“愛憐曰慈,惻愴曰悲。”(《大乘義章》)佛家《智度論》以“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詩中“慈悲”則指“善事”、“善心”、“善念”。

曆代對這首詩評論不多,但卻意見相左。清代大學者紀曉嵐認為“鄙俚至極,殆於不足掊摘。然無名氏則說‘叱灘’,過此叱吒其險,今如‘河漢’之直。‘陰獄’,如寒門有八節,今皆變為‘陽春’也。”(《瀛奎律髓彙評》)其實白氏此詩仍具有其平易詩風之特點,但佛家語頗多,不能不說是缺限。研究音律者,不能不注意“變河漢”三字是“仄平仄”,與詩律要求的“平仄仄”格式不同而成為“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