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社會上人際關係好的人,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幾乎什麼人都認識,他們人緣好,受歡迎,上頭有人拉,下麵有人推,有大小事大家都捧場,有什麼事都有人幫忙。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在交際活動中,善於經營自己的朋友網,能做到全麵撒網、八麵玲瓏。
1.交際有目標,建立穩固的朋友關係
按中國傳統心態來看,交際不應該有目標,應該“以情會友,別無所求”,應該奉行一種無為哲學。但是,聰明人應懂得,在交往中要注重交往對象的特點,然後想方設法與他建立穩固的關係。
我們不妨設想,有這麼一個人,他既不能與你信息共享、情感溝通,也不能與你相求相助,你會與他交朋友嗎?恐怕不會。可見,人際交往還是有選擇的,選擇就是一種目標的體現。
建立“關係”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說明。首先,要認清目標,接著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後與之聯係,建立關係。也就是說:
目的 有相同需求的人=關係有人單靠直覺建立“關係”;有人則要努力不懈,才能拓展一點“關係”。前者往往難以預料結果如何;後者比較知曉建立關係的“天時地利”。
“關係”通常要花一點功夫才能取得。一家公司在兩個月內即將麵臨大裁員或破產的打擊,員工應該早有所聞,有人像無頭蒼蠅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則已悄悄地打電話聯絡,尋找下一個工作機會,以免和公司“同歸於盡”。
事實上,“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命線。和外界保持某種程度的“關係”,消息才會靈通,要是問他們這些“關係”是怎麼宋的,恐怕他們也答不上來。這種事並非是鬼鬼祟祟、見不得人的勾當,而是一般人成功的秘訣。他們了解“團結力量大”的道理,最後,練成了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情報的神功。
善於拓展“關係”的人,是標準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會、洽談公事或私人聚會上,總是會掌握時機。對這些“溝通大師”而言,人生就是一場曆險記——會議室、酒吧、街角、餐廳,甚至在澡堂裏,處處都可以“增廣見聞”。
2.織就關係網,並尋找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外國成功學有“朋友網”之說,認為,喜歡別人,又能讓別人喜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們大多喜歡廣泛交際,形成了自己的一張“朋友網”。比如,你要某人推薦幾個供你拜訪的朋友,如果這個人是個失敗的人,他隻能好不容易為你提供一兩個人,而且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一兩個人的地址和電話。成功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會推薦出一大堆朋友,而且是在長長的名單上尋找,因為名單上包括各式各樣的朋友。由此,可以顯示(十)成功者與失敗者在交友方麵的差別。
成功的人大多是有朋友網的人。這種網絡由各種不同的朋友組成,有過去的知已,有近交的新朋,有男的,有女的,有前輩,有同輩或晚輩,有地位高的,有地位低的,有不同行業的,有不同特長的,也有不同地方的……這樣的朋友網,才是一麵比較全麵的網絡,也就是說,在你的朋友網中,應該有各式各樣的朋友,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你提供不同的幫助。
朋友網既然稱作是“網”,就應當具有網的特點。也就是說,在這麵網上朋友的構成有點有麵,分布均勻。不懂交際之道的人交友卻不是這樣,他們結交的範圍十分狹窄,分布十分不均。隻在自己熟悉的範圍內認識一些人,而這些人的行業和特長比較單一。這樣就構不成一麵標準的關係網了。
廣泛與人交往是機遇的源泉。交往越廣泛,遇到機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許多機遇就是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出現的,有時甚至是在漫不經心的時候。朋友的一句活、朋友的朋友的幫助、朋友的關心等等都可能化作難得的機遇。在很多情況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薦、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麵的幫助,人們才獲得了難得的機遇。例如,某單位新來一位主要領導,需要配備秘書,在多人躍躍欲試、趨之若鶩的情況下,小許被選中了。原因就在於這位領導委托自己的一個下級單某為自己物色秘書,而單某和小許是同學和好朋友。單某自然清楚,小許肯定勝任秘書職位,於是就把這個同學推薦出來了。結果,領導本人滿意,組織考察合格,正在為前程茫然奔波的小許更是欣喜若狂?因為他找到了自己適合的位置,在當時情況下當上領導同誌的秘書,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成功的一個裏程碑。這個裏程碑的獲得,關鍵因素是他有那麼一個得到領導信任的同學。也許他想不到這個朋友會對他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他們之間彼此進行交往的時候,沒想到這種交往決定了日後一個人的巨人成功,沒想到這種交往就是一個人成功的機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交往廣泛,機遇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