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會借風才能開快船(1 / 2)

創業的路上,競爭和困難無處不在。麵對這些不利因素,一個人的力量無論如何都顯得過於弱小。所以,在自己為目標的實觀而拚命努力的同時,還要學會“借力”,即依靠他人,借用他人。沒有船出海不帶帆,隻有借上了順風的力量,才能讓自己的事業之船開得又穩又快。

1.學會團結別人

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斷了,而一把筷子卻很難被折斷。這就是團結的力量。

由此可見,單靠個人的能力是很難有大作為的,不管你是普通職員,還是高明的老板,要想讓自己的事業能順利安穩地發展下去,必須學會團結別人。

有一位老板生意做得很成功,賺了很多錢,但他對員工很苛刻。當員工犯錯時,他常厲聲責罵,絲毫不給員工留情麵,因此公司裏的員工對他都心存畏懼。

一次,老板和客人一起在家吃晚飯的時候,電話響了。老板接了電話,沒講幾句就開始大聲地責罵對方。原來是公司的一位經理在向他報告沒有接到一張訂單,他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火冒三丈,罵這位經理辦事不力,然後用力掛上電話。

接完電話,老板氣衝衝地回到餐桌。他的母親看到這情景便對他說:“你這樣對待你的員工是不對的!你不要因為自己的生意做得很大就白認為了不起。你要知道,如果沒有那些員工,你隻不過是‘垃圾堆裏的老板’,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說罷便放下碗筷,起身離開飯桌。老板聽了母親的話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他母親所說的“垃圾堆裏的老板”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假日,公司放假,這位老板想到辦公室去處理一些事情。他到了辦公室後,發覺辦公室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而且沒有人清掃,顯得有些零亂,和平日整潔明亮的情景大不相同。他想喝杯茶,卻發現自己連燒茶的大水壺也不會使用。他開始工作之後,發現一切是那麼的不順。他一會兒找不到相關文件,一會兒找不到檔案,想發封信給客戶也沒有秘書幫他打字。結果忙了大半天,卻幾乎沒有一件事做得成。這時他突然明白了母親所說的“沒有那些員工,你不過是垃圾堆裏的老板”這句話的含意。他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我生意之所以能夠成功,是靠我的下屬的辛勤工作換來的,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啊!沒有了他們,我怎麼會有今天的成就呢?我實在應該把他們看成是我的寶貝才對啊!”

這位老板自從體會了這個道理之後,他漸漸改變以往對員工苛責、刻薄的態度,並加強員工的福利。結果公司的業績更上一層樓。

每一個立誌創業並渴望成功的人都不能去做那種“垃圾堆裏的老板”。即使你已有所成就,一旦再落到這種地步,可就要像光杆司令一樣,難以再使前途變得輝煌起來了。

2.以心換心,尋求同仁支持

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你身邊的同仁就是不可缺少的靠山。敬人者,人皆敬之,愛人者,人皆愛之,隻要以顆真誠的心去麵對你的同事就能夠得到對方同樣的回報,為自己增加一個可同甘苦謀事業的堅強靠山。

在我們當今的社會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與人相互支撐”等道理幾乎成了社會生活以及同仁間關係的法則。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布羅尼克認為,一個人走向成功,必須通過6道關口。在20多歲至30歲是第二道關口——脫穎而出。這期間,多數人投人可觀的時間,動腦筋鑽研業務,和別人比高低,希望能得到好聲譽。然而,有些人為了使自己凸現出來,便會經常地批評別人,貶低別人,對別人不信任;稱讚自己,把功勞歸於自己。這樣,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的合作,甚至不得不與其他人處於對抗之中,也就失去了在群體中的地位。這些人往往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和好感,難於與他人合作,因此得不到上司的賞識、同事的接納和合作,常常失去晉升的機會,這樣的人也因此難以獲得成功。

卡耐基的成功之道,也在於他能夠通曉人性,他總是勸說一個企圖成功的人“要學會微笑”。隻有對別人真心感興趣,才會得到更多的支持。中國人也常說“和氣生財”,隻要以一種很誠懇的態度去對待別人,你才能夠緊緊抓住同仁的力量,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與你共同做事,幫助你走向成功。

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稟性,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所以,很多成功者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想做大事的人,或者一個想做群體事業的人,或者一個想做領導的人,他最需要的才華不是他的業務能力,而是他“粘合人”的本領。美國商界年薪超過100萬美金的人並不算多,但查爾斯·吏考伯是其中之一。他曾被卡耐基聘為總裁,他這樣談過他被器重的秘訣:

“我得到這個位子,主要是因為我跟人相處的本領。我認為,我有能夠使員了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員工發揮最大能力的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他們。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了。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讚成鼓勵別人工作,而討厭挑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