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他把自己徹底融進了當地的文教事業(2 / 3)

區一小、二小隻能提供漢語教員,而改造會立學校則需要大量的維吾爾語教員。形勢迫切要求舉辦教員速成班,為此,馬肇嵩兼任第一期教員速成班教導主任。他全身心地投入教員速成班,除教育局本身工作外,騰出一半時間到該班駐點,與學員同吃、同住、同晚間自習,並專門從學員中遴選一名優秀維吾爾族學生伊力亞斯當隨身翻譯。

馬肇嵩到和田時,教員速成班已讀了四個月,隻剩下兩個月就要結業。經考核,該班所學數量少、質量差。由省教育廳批準,又延長了兩個月,並且增加了政府政策、社會發展史、抗戰形勢以及抗日歌詠等課。每月不定期地請區及各部門領導人來作報告,如行政長潘柏南、邊務處主任周文閣、司令部軍需處處長穀誌遠、報社編輯長馬殊、和田稅局局長陳解虛等,都曾輪流講過政府政策與形勢課。政治課與政策形勢課均用大報告方式,講一句翻一句,由學生做筆記,晚間討論。自然常識與其他基礎課,苦無現成的標準課本,臨時決定采用蘇聯中亞編輯的課本。烏茲別克語或哈薩克語與維吾爾語相近,這些課本都是拉丁文字。授課時由教員邊按課本內容講解,邊由學生用維吾爾文做記錄。大部分學生通過自習與每周兩小時補習後都學會了拉丁字母,可以閱讀厚本課本。這班學生畢了業,都被分配到各縣中心小學任專職教員,有幾名成績特優者分別被分配到皮山、策勒、葉城等縣維文會任副會長。第一期男教員速成班學員畢業後,又招收了第二期60名。他們又與維文會商定舉辦了女教員速成班,有50餘名優秀高小畢業女生。這班為期不到四個月就畢業的學生,被分配到區、縣維文會會立女校任教師。1939年7月,舉辦暑期教員講習會,集合了七個縣一部分小學教師,約500多人,在和田受兩個月的培訓。

短期培訓速成師資無論在質量上或是數量上,均不適應日益發展的文教事業的需要,上報省教育廳籌辦簡易師範一所,未得批準。馬肇嵩被眼前的困難羈絆,但形勢緊,不容坐待。他們與區維文會烏守爾會長、牙合甫江副會長商定,由維文會出資修建簡易師範一所。恰巧,皮山縣維文會副會長某大阿訇侵吞會產案退賠的款項,這時正請示用途。區維文會遂決定將這筆款用於簡師基建。基建委員會由馬肇嵩任主任,玉龍喀什大橋工程師土地阿洪幫助設計與監督施工。這是充滿陽光,富有希望的日子。

他們得以順利進行發展和田區文教事業,其每一進展都與區維文會的大力支持分不開。區維文會烏守爾會長、牙合甫江副會長堅信該會要辦好維吾爾族人民的文化教育,必須有區教育局的指導與配合,因此,他們對於區文化教育聯席會議每一決定,都不遺餘力的加以推行。正當順利之時,行政長公署派來一名副會長伍乃木阿吉。此人是前墨玉王的三太子,在墨玉宗教界,特別是在什葉派的依禪教內,有一股勢力。他來後竭力反對在經文學校添授現代自然知識與社會科學知識,對於聯席會議的決定常陽奉陰違,甚至公開唱反調。伍乃木阿吉並非經人民選舉,不但烏、牙兩位會長深感不是,且廣大維吾爾群眾也有意見。馬肇嵩為此特晉見潘行政長洽談並請示此事,力主將伍調離。潘就此特別告訴他說:“將伍由墨玉調來和田,是因為伍在墨玉企圖陰謀組織三千人鬧事,把他固定在區維文會不讓他再回墨玉,是為了就近考察。如屬實,短期內就會將其調離維文會並酌情加以處理。”果然,不久伍被警察局傳喚,以後再無下文。伍走後,區維文會與區教育局配合得更好了。由於崔昭泰局長患病急需醫治,馬肇嵩代理局長。

和田綠洲各種樹木綻出綠芽,青草開始抖擻;和田教育也煥發出勃勃生機,給社會澆注了青春與活力。截至1940年初馬肇嵩離開,和田七個縣都成立了公立小學;會立學校在經文學校的基礎上得以改造、發展。全區20餘萬學齡兒童中,入學兒童有2.3萬餘人。

文化教育發展了,社會教育和社會福利也受到重視,成立了社會教育推進委員會。漢文會、回文會分別按漢俗、回俗各自開辦澡堂,創辦漢族婦女識字班及女子小學班、回族鄉老成人識字班;維文會創辦孤兒院,收容孤兒100餘人。玉龍喀什大橋修建時期,在午間休息時,區教育局抽派維吾爾族音樂教員為修橋民工教唱抗日歌曲。當時和田警備司令部,騎兵三十八團,以及和田區公安局,都請派人給其官兵、幹警,教唱抗戰歌曲並編排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