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屆學習會中,一名在食玩公司任職的年輕女性前來參加。所謂食玩,是指零食中附贈的小玩具。這位女性十分熱心,會議結束之後還專門找到我,告訴我她聽得很開心,沒想到學習會這麼有趣,她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看著她興奮的表情,我想她平時在工作中一定是相當努力的,所以便邀請她在下一次學習會中擔任主講。然而她卻拒絕道:“我的工作太平凡了,沒什麼可講的。”
我不死心,繼續引導她,例如問她“這個零食裏放的是什麼玩具呢?”“為什麼選它?”順著我的問題,她逐漸變得侃侃而談。之後,當我再提出,“真有意思,其實就按照剛才說的做演講就行呀”時,她終於答應了下來。
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演講,所以聽眾隻有十來人。但即使這麼小規模,她依然十分緊張。她特意上網將我以前參加學習會的報告全都讀了一遍,做了大量練習和準備。
演講結束之後,她十分開心地感慨道:“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覺得我的工作很有趣!”並且產生了“是否還有更多有趣的體驗能與他人分享”的念頭。在那之後,她越來越習慣於從工作中發掘有趣的閃光點。
由此可見,無論什麼工作,與其被動承受,不如主動傳播來得有趣。
當你成為傳播者時,你就必須努力找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所在,然後盡量想辦法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其他人。
將挫折當做“話題”
與他人探討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將他人的視角和觀點融入自己的視角的過程。我們也許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工作新的閃光點。
我曾與一位在房地產業打拚多年的男士交流,他告訴了我不少房地產業的內幕。據他說,中介給客戶介紹的房源,往往“第二套”才是他真正想推銷的,而第一套隻是用於觀察客戶反應的。根據這些反應,中介商才能找出真正合適的房子作為“第二套”推薦給對方。不僅僅是這些內幕,他的職業經曆也充滿傳奇色彩。他在房地產業打拚多年,卻遭遇了創業失敗,甚至因此當過一段時間的建築工人,靠賣苦力糊口。
我親耳聽到對方述說,覺得遠比看電視劇要精彩得多。而他則通過向他人講述這一切,將以往失敗的經曆付諸笑談,令自己心情變好了不少。
所以,當你發覺自己對工作喪失興趣時,不妨思考一下,“如果向別人介紹這份工作,該如何將其中的樂趣表達出來”這個問題吧。找到一個與平時的自己略有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這份工作,我們就能發掘出工作的新魅力。
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或許早就習以為常,但對於非本領域的從業者來說,其中有不少細節都相當有趣,並且能從中吸取經驗。同樣,外行與內行的眼光看自己的領域是有很大差異的。從外行的視角來看,或許反而能看出不少新亮點,能發現許多還值得琢磨的地方。
我舉辦的學習會並不是用來逃避工作的地方,而是幫助大家尋找工作樂趣的場所。俗話說“花兒總是別家的紅”。而學習會就是為了創造一個契機,讓大家體會到自家的花兒也同樣的紅。
本節中我一直都以參加學習會為例,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交流的對象可以是任何熟人、朋友。我們甚至還可以將“愉快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工作”本身作為工作目標哦。
快樂轉變法則25
讓聽眾聽得快樂→找到自己工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