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充實自我
有時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是由於你的知識領域過於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緣故。假若你能經常讀些課外書籍、報刊雜誌,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曆,你就會發現,在社交場合你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愛情厭倦症:兩看兩相厭
老李越來越不願意回家,他正處於人到中年,在事業上衝刺的階段,在外麵享受著金錢、地位帶來的榮耀,雖然付出了艱辛的代價,但總的來說,他覺得很值得。
唯一令他不滿的地方,是家庭生活很冷淡。妻子是一位職業女性,工作起來不比他遜色。由於作息時間不一致,夫妻倆已經分床數年。他們很少有時間交流,難得在一起吃飯,家裏的豪華廚房還是嶄新的。
老李常常感歎自己很孤獨,覺得自己的婚姻出現了問題,卻不知道該如何麵對。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若長期接觸同一事物或從事同一工作,就會產生疲勞感。即使是一幅很美的畫、一首很動聽的樂曲,如果反複看、反複聽,原先的美感也會逐漸消失,而代之以單調乏味的感覺。同樣,毫無變化、索然無味的婚姻生活也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反應,這就是“愛情厭倦”心理。
婚姻問題專家指出:孤獨感、生活單調、缺乏情感交流和吸引力的消失是產生“愛情厭倦”心理的主要因素。
孤獨感常是產生這種心理的主要原因。一個人如果沒有人與他分享生活中的樂趣與感受,就會產生孤獨感。由孤獨感而轉成對婚姻的失望及至憤怒,原先的情感也就隨之消失殆盡了。
長期單調貧乏的生活是促成“愛情厭倦”心理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家庭生活如果總是在同樣的時間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就會失去樂趣。而外遇卻能提供新鮮感和刺激感,並帶有許多吸引人的冒險因素,這對於不甘單調的一方自然構成了巨大的誘惑,繼而對原有的婚姻更為不滿和厭倦。
夫妻間長期地缺乏感情交流是滋長“愛情厭倦”心理的第三個因素。事實上,夫妻間的和諧關係是靠思想信息的交流而形成並維護的。它包括互相的尊重與欣賞,夫婦若缺乏情感交流,其隔閡便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麵,使雙方漸漸疏遠,由相互看不慣直到相互厭倦,“愛情厭倦”心理就由此產生。
至於吸引力,這是夫婦雙方保持相互愛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不少做妻子的卻認為,自己同丈夫一起生活多年,互相熟悉也無什麼生理上的秘密可言,就無需保持端莊的儀態,因而失去了女性特有的魅力,使丈夫逐漸產生厭倦的心理。還有一些婦女則認為,隻要自己有功於丈夫和家庭,丈夫就不會(至少從道義上講是不敢)嫌棄自己,因而不注意自身的修養和提高,使夫妻間拉大差距,造成情感的不和諧。此時,“愛情厭倦”心理也就在所難免。
若要防止產生“愛情厭倦”心理,就要保持婚姻生活的新鮮與活力。
1.樹立配偶第一的原則
2.盡量使家庭生活豐富多彩
記得生日、結婚紀念日等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這樣,雙方就會燃起對愛情、對生活的新的追求。
3.經常地讚美對方
事實上,這是給對方的精神支柱,是對方獲取幸福的源泉,交流情感為什麼要吝嗇讚美之詞?
4.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麵的修養,是保持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別林斯基說:“愛情是兩個相似的天性在無限感覺中和諧地交融。”夫妻既是一個共同生活的整體,又是兩個獨立的人。它不會因一方的提高而“帶高”另一方,隻有雙方共同提高,才是婚姻穩固和諧的基礎。
婚姻恐懼症:有天長地久的感情嗎
小怡原本定於下個月與心愛的男友舉行婚禮,出人意料的是,她不僅不覺得幸福,反而隨著日期的臨近,越來越焦慮,甚至產生了婚禮要延期的想法。
她坦言,自己對婚姻仍有莫名的恐懼感,她說:“我是一個很渴望婚姻家庭的人,但現在又特別怕,萬一婚後不好又怎樣?一旦結婚了就希望可以像父母一樣能過一輩子,雖然離婚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但就是突然間的恐懼,不知是因為年紀還是什麼,令我對這件事很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