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異常心理人格障礙的自我診斷與調適(1)(2 / 3)

還可以請一位和你親近的人作為你的監督者,一旦你出現自我中心的行為,便給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時改正。通過這些努力,自我中心觀是會慢慢消除的。

2.學會愛別人

對於自戀型的人來說,光拋棄自我中心觀念還不夠,還必須學會去愛別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體會到放棄自我中心觀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你要獲得愛首先必須付出愛。

弗洛姆在他的《愛的藝術》一書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幼兒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愛”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愛因為我愛”的原則;不成熟的愛認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認為“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維爾斯特認為,通過愛,我們可以超越人生。自戀型的愛就像是幼兒的愛,不成熟的愛,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簡單的愛的行為便是關心別人,尤其是當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當別人生病後及時送上一份問候,病人會真誠地感激你;當別人在經濟上有困難時,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會得到別人的尊敬。隻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對他人的愛心,你的自戀症便會自然減輕。

偏執症:老是懷疑別人居心不良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據調查資料表明,具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數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由於這種人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

偏執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心存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麵性大等。

偏執的人總是將周圍環境中與己無關的現象或事件都看成與自己關係重大,是衝著他來的,甚至還將報刊、廣播、電視中的內容跟自己對號入座。盡管這種多疑與客觀事實不符,與生活實際嚴重脫離,雖經他人反複解釋也無從改變這種想法,甚至對被懷疑對象有過強烈的衝動和過激的攻擊行為,從一般的心理障礙演繹成精神性疾病。

因此,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時、主動地矯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則會因環境變化、人際關係緊張、工作生活不順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誘發為精神疾病,甚至對家人和社會造成損害。

偏執型人格可能通過以下方法來矯正克服。

1.要自覺地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

周圍的人對患者不要輕易地責備、侮辱,彼此間要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互相幫助。要經常進行溝通和交往,減少或避免不良刺激。一旦爭吵起來,周圍人要盡快散開,不要去湊熱鬧,更不要去爭辯,但大家可以齊聲有力批評,使其收斂。而患者此時也要盡量警告自己不要吵架。使自己盡快離開,以免鬧個不休。如果患者能自覺地把自己長期置身於這樣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中,那麼,其異常的人格就會逐漸得到好轉,甚至可以有較大的改善。因為,在這種良好的人際環境中,患者通過良好的溝通與交往,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減少敏感多疑。

2.學會自我暗示調節法來逐漸消除偏執型人格障礙的異常人格特征

如默念:“一個人固執多疑,不利於和老師、同學來往,因為固執多疑,就會聽不進周圍的人的任何意見,隻相信自己,就會使周圍的人感到自己難以商量;因為固執多疑,即使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也會使周圍的人在情感上難以接受,就有可能從反麵去理解而造成誤會。自己一定要改掉固執多疑的缺點,要謙和,要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要積極地去理解周圍的人的意見,多聽聽周圍的人的意見,對自己總是有幫助的。有些意見是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不要總認為自己比別人能幹,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千萬不要高傲自大,不要輕視周圍的人的意見,而要向他們學習,同時也要相信他們。整天與自己過不去的人總是不會有的,自己不要整天去懷疑有人在搞鬼,不要輕易地去懷疑他們,否則,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因此,自己一定要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相信他們也會這樣對待自己……”如果有時間的話,每天最好都能這樣默念一次,堅持一段時間,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許多異常人格特征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會有明顯的改善。對這種自我暗示首先要充分相信它的神奇作用,最好能在大腦皮層興奮性較低的早晨、午休或就寢前進行默念。在默念進程中盡量運用想象,這樣自我暗示的效果就會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