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操控心理暗示力,激活我們體內的心理自愈潛能(3)(2 / 3)

堅信自己能痊愈,你就真的痊愈了

法國著名心理療法醫師裏·庫埃曾經說:“如果你的願望與想象發生衝突,那麼後者將會占據主導。”

向潛意識說出自己的要求和渴望是必要的,但是完成這一過程,需要你不溫不火、全身放鬆、心態平和地進行,隻有這樣,潛意識才能自主地工作,並發揮力量。不要過分關注過程之中的細節和手段,重要的是你的心態。無論何時,隻要你想要解決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你就要記住這種成功後的快感。當你從一場大病中走出時,那種難以言表的喜悅之情,理應伴隨你左右。你要時刻用那些快樂的事情來充實你自己。

在運用潛意識思維時,不要使用意誌力,不要假定會存在任何對手。你需要做的,就是想象目標已經實現後,你的那種喜悅和高興的狀態。這時,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某些“悟性”與“智慧”總想站起來試圖擋住潛意識的前進之路。別去管它,你盡力保持一份單純而強烈的信念就是了,它終將產生奇跡。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曆。參加考試時,當拿到考卷後,經常會發現,原來熟記於心、背得滾瓜爛熟的東西一時都想不起來了,隻覺得頭腦中一片空白,回想不起任何和考試內容相關的東西。這時,如果你越是想想起某些東西,越是和自己較勁,那麼你就越是想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的選擇,就是暫時把它放棄,做那些你會的試題。等把其他試題都答完了,再回過頭考慮剛才想不起來的問題。還有些東西,你真的是在考試時間內難以想出它的答案,可是當你走出考場後,心中的壓力全都解除了,那些你怎麼想也想不出的答案,卻神不知鬼不覺地跑了出來。以強迫性意識進行記憶,正是考試的大忌。

對大腦使用強迫性力量,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預先設下了對立麵。如果你的思維集中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過程,那麼它就不會關注於問題本身了。

要使潛意識作出有效的反應,一個相當可行的方案,就是運用一切科學的手段,“激活”頭腦中的想象力。另外,你也可以訴諸於有效的“祈禱術”。具體的方法是:首先,對你的問題進行分析;其次,把解決問題的任務下達給你的潛意識思維;最後,醞釀情感,對潛意識的能力寄予完全的信任,堅信你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在實施祈禱時,不要流露出“我希望自己有可能痊愈”、“但願一切順利”等這樣的言詞。因為這種意識的努力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的,這樣做,隻能使潛意識思維產生抗拒心理,從而使你的願望泡湯。我們的言詞要充滿無限的權威,充滿堅定的力量。我們要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夠痊愈”、“我相信將一切順利”,這樣心理暗示就會發揮出相應的力量。

對任意想法、願望或頭腦意象而言,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必須達成某種默契。隻有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衝突,答案才會出現。所以,為避免願望和想象之間出現“打仗”的情況,你在進行祈禱時,最好讓自己進入意識模糊的狀態,如將要睡著的時候、剛剛起床的時候。在這些時候,既有助於排除各種雜念的幹擾,又是潛意識思維活動的“高峰期”,潛意識能夠老老實實地聽你的安排。

心靈不受傷:杜絕自尋煩惱的消極暗示

你是否注意到,當你由於沮喪、恐懼、生氣或壓抑而飽受緊張之苦時,你感到自己是多麼容易受到傷害或遭到冒犯?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心靈不再受到傷害呢?

數不清的心靈傷疤,一個疊著一個,使心理暗示成為一個飽受威脅、無比脆弱的東西。遇到某種環境時,隻要它認為該環境可能會用和過去造成傷害的事件同樣的方式傷害它,那麼這些傷疤組合就會產生“生存模式行為”(即逃避或鬥爭、退縮或積極交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