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大學事件”(1 / 3)

——走向舞台前的彩排

如果你在大學中有過知識的交流,技藝的切磋,有過思想的碰撞,感情的激蕩,你便擁有“大學事件”。任何能力都是在生活中點滴積累的,在大學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在所經曆的“大學事件”中,大學生智慧和經驗得到了增長,意誌和能力得到了錘煉,精神和品德得到了陶冶。他們塑造了自己的形象,為日後走向社會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學事件”就是大學生走向舞台前的彩排。

我們相信,在任何一個有血有肉、有朝氣、有靈性、有理想、有激情的大學生身上都發生過各種各樣的“大學事件”。“大學事件”泛指在大學生活中一切對你有較大影響的事件。這種事件有你主動參與、追求的,也有不得不麵對、不得不接受的,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這些事件構成了大學事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們是大學生能力增長的源泉。每個人的經曆不同,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大學事件”,然而就整個大學生群體而言,我們還是可以大致將“大學事件”,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學生“政治”

首先聲明一點,這裏的“政治”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政治。之所以將其稱為“政治”是因為這一類活動無論就形式還是內在的特點來說,都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政治”色彩的組織很多,比如校學生會、各院係學生會、各行政班班團委、校園團委的各個部門等,在某些大學的學生工作處等部門也有下設的相應的學生組織。這些組織所做的工作以及它們在學生中產生的影響很容易讓人將“能力”二字與之相聯係起來。在曆次的學生幹部的招聘和競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也莫過於“能力”二字。“幹部”這兩個字在中國這樣一個注重社會地位的國度裏無論何時都是耀眼的標簽。這些同學不僅在校園裏倍受同學矚目和老師“寵愛”,在畢業雙選會上更深受用人單位的垂青。他們經過校園“政治”錘煉,能在“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其出色的個人能力不容置疑。

一次硝煙彌漫的競選、一場精彩紛呈的晚會、一場學術或非學術的論壇、運動會、展覽、一次成功的公關,哪怕是諸如收團費、發補助、買車票、寫材料之類的日常瑣事,從整體構思到具體的每一個細枝末節的安排實施,從內部的組織到與外界的合作、溝通、聯係,從領會上級精神到安排下屬的工作,學生幹部都會用心去做。正是由於親自參與了這些形形色色的活動,在付出時間與精力的同時,他們也獲得了相應的能力。一般來講,這些校園中活躍的“政治家”對事物有著更加深刻的洞察力,能從容不迫地處理各種事件。每逢事件突然發生時,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能審時度勢,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他們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包括策劃能力、說服能力、動員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可以說,學生“政治”的生涯,給了他們最初的管理訓練。

王某曾是北京某所大學的學生會副主席,當年便以非凡的組織才能和橫溢的才華贏得老師和同學的交口稱讚。畢業之後,由於其在校期間的出色表現和突出的個人能力被國家某部委的一位副主任選去當秘書。在這個職務上,王某開始把他平時潛心思索的理論和在學校的工作經驗運用到實際的操作當中。他能否有所成就,完全取決於他個人的能力和機遇,但他的“大學事件”帶給他的是一個好的開端。像王某這樣有能力有準備的人,一定會得到機遇的垂青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經曆過這種“大學事件”的畢業生身上還具備另一種吸引力。在我們采訪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負責人時,他表示,企業對於學生幹部情有獨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校期間舉辦各種活動時每個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使得這類學生較之普通的畢業生有更強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這也算是一種能力吧!

二、社團文化

新世紀的校園文化是色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的社會景觀,而社團無疑是這道景觀中最為明快、靚麗的一筆,無論學年初“招新納賢”時鋪天蓋地的“百團大戰”,還是社團巡禮月的持久攻擊,每一個置身大學校園的人都會感受到這撲麵而來的強大衝擊。“愛心社”、“山鷹社”這些知名社團的影響再也不局限於某些成員、某個學校,他們的精神浸潤了成千上萬個大學學子。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社團的經曆,但是大學社團數量之龐大、參與人數之眾多、涉及麵之廣闊、影響之深刻也讓我們不能忽視它對於大學生能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