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越來越重視,各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一個人的科學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識結構是否合理,也決定了其在求職擇業時的成功率和相應的職位層次。
經曆了數年的專業教育和其他形式多樣的教育,作為大學畢業生,有必要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做一個梳理,這是求職擇業所不可或缺的。要想今後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大學生應該緊密聯係今後的就業情況,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實用技能,以適應將來在社會上從事職業崗位的要求。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取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結,它反映著客觀世界各個領域物質運動或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有力武器。知識結構則指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體係的構成情況與結合方式,它是一個由諸多要素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層次的整體信息係統,與知識程度二者有機地結合形成一個人的文化素質。現代職業歡迎的是這樣的求職者:他們擁有較高的知識程度,並能根據社會的發展和所選職業的具體要求,將自己的知識科學地組合以形成合理的結構。麵臨求職擇業的大學畢業生以及在校學生,應該充分認識知識結構在選擇職業和就業中的重要作用,根據社會的需要正確分析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合自己的知識結構來塑造自己,用豐富的知識來充實自己,從而適應就業的需要。
讓我們先來了解目前學術界提出的四種有代表性的知識結構模式:
1 寶塔型知識結構
這是把基礎理論知識形象地比喻為寶塔的底部,然後從下到上依次為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學科前沿知識。寶塔頂部是主攻或從事的職業目標。這種知識結構模式強調基礎理論的寬厚紮實和專業知識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備的知識集中於主攻目標上,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多是具有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這類知識結構的人才。擁有寶塔型知識結構的人可以迅速接近學科前沿,從事純理論和應用科學的研究工作。
2 網絡型結構
又叫蛛網型知識結構,它是國外經濟管理學派提出的模式。這種結構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中心點,把其他與該專業接近的、有著較大相互作用的知識作為網絡的各個接點,相互聯結而形成適應性強、能夠在較大的空間發揮作用的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能使專業知識處於網絡的中心,且不忽視與專業相關聯的係統知識的輔助作用,在使用知識時能充分發揮整體知識的協調作用。此結構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以自己本學科的專業知識為蛛網的中心;第二部分是把與專業知識相近、直接與專業相關的學科知識作為蛛網的結;第三部分是把離專業知識較遠、間接影響知識的基礎理論、一般知識作為蛛網的外圍。該種知識結構注重知識廣度與深度的統一,同時,更加強調專業知識的核心地位和知識間的廣泛聯係,強調發揮整體知識的協調作用。
這種人才知識結構呈複合狀態。隨著知識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具有這種知識結構的大學畢業生必將受到就業市場的青睞,進入中國的外資機構尤其重視此類人才。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外資機構在招聘人才時,有的就提出了要各類複合型人才,搞貿易的,要有工科的基礎知識,學工科的要有六級的英語水平。如果你是這種知識結構的人,建議你抓緊一切機會和時間開拓自己的知識麵和視野,擴大網絡知識結構的輻射麵。
3 帷幕型結構
這種結構的具體含義是:一個具體的社會組織對其組織成員在知識結構上有一個總體的要求,而作為該組織的個體成員,將依其在組織中所處的層次,在知識結構上又存在著一些差異。以一個企業為例:企業對其成員的整體知識結構要求具備財政、會計、安全、商業、保險、管理等方麵的知識與具體技術,而對企業中處於不同層次的個體來說,要求他們掌握的上述知識的比例是截然不同的,這樣便組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識結構。
這種知識結構強調個體知識結構與組織整體知識結構的有機結合。它對於求職者的啟迪是告訴他們在尋找職業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所選職業類型在整體上對求職者知識結構的要求,同時還要了解所選職業崗位在其所在的社會組織中的位置及具體層次,以此來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就業後的適應性。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帷幕型知識結構是必然要經曆的階段,所以大家應好好調解自己,實現個體和組織知識結構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