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在失敗隔壁 第三章 啼笑皆非的故事
常常溫習那首歌
五毛錢,對一些人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對我來說,卻非同尋常。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暖暖的陽光溫柔地灑在臉上。此刻,我正走在教學樓的二樓走廊上。我在備課的時候發現了一處疑難問題,便去向有經驗的老師求教,我邊走邊思考一些細節,我喜歡低著頭邊走邊思考。
走著走著,一間教室的窗戶“吱呀”一聲打開來,我舉目而望,從開著的窗戶彈出一張紙片。出於一種責任,我加快了腳步。我要逮住這個亂扔廢紙的學生。學校幾次三番在校會、班會上強調,不準亂吐亂扔。這個學生的行為不但破壞了製度,更重要地是上課肯定溜了號,沒有認真去聽講。我急步上前,仔細搜索著,結果一無所獲。
全班沒有一個學生東張西望交頭接耳,挨窗的兩位學生神情專注,一動不動地盯著前方的黑板,完全一副三好好的模樣。
我把目光移開,盯住那張紙片。我呆了呆,一眼認出那是一張鈔票,票額不大,五毛錢。我心裏一陣激動,在某種程度上,我感到的是一陣陣的快慰。
就在今天早上,我去食堂打飯。打好了飯,隨手把五毛錢扔在錢匣子裏。我正要轉身離開,那個賣飯的大姑娘出了聲,前後挨緊點!你還沒給錢呢!我不可置信地扭回頭,解釋說,剛放裏麵。她麵沉似水,厲聲說,我怎麼沒看見。我啞了,周圍的一群同事,都幸災樂禍地笑起來,有人還打趣:小孫同誌,吃霸王餐啊。我感受到臉上火辣辣地,趕緊又掏出五毛錢。真是斯文掃地啊!我狠狠瞪了一眼那個姑娘,在心裏咒罵她嫁不上個好婆家,悻悻地走了。
我手裏緊攥著這張五毛錢,腦子裏就浮現出今天早上的遭遇來。我在心裏暗想:這是老天爺給我主持公道呢。我的心情一下子雨過天晴了。我嘴裏啍著那首《得意洋洋》,整個人都沉浸在失而複得的喜悅之中。思維一下子打開了,疑難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我像隻兔子蹦跳著下了樓,到了教導處門口,發現出示了一則通知:
今天下午第四節,全體老師到會議室開會,不準遲到。
教導處。
這個消息絲毫也沒有影響我的好情緒。近一段時間,教師要實行聘任製,大會小會開得不計其數,開得人頭昏腦漲,這一次我卻沒有感到一絲反感。老師的聘任製真正實施可以說困難重重,讓誰上讓誰下不好說,特別是我們這兒都是領導照顧分下的,不是和這個有關係,就是和那個是親戚,更何況我還很年輕,和老教師相比,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容易接受新知識,不至於擔心會下崗。
一天的好時光轉眼就快過去了。開會,依舊是領導念文件,什麼指導精神啊,什麼具體的實施方案……連領導都煩了,隻是摘要念了念,底下的聽眾也是似睡非睡朦朧一片。半個小時過去,讀完文件,大家起身要走,副校長擺擺手,示意大家再堅持一下,他有話說。大家重新坐定,希望能聽到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他說:最後,我再補充一點,大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我們學校的不少教師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比如老楊,經常主動清理廁所,不怕髒不怕累。你能做到嗎?特別是一些年輕人要加強一下這方麵的修養。今天上午,有學生反映有位教師撿到五毛錢裝進了自己的腰包裏。五毛錢,對大家不算什麼,可在學生看來那可是一支圓珠筆或一袋方便麵,我們的一舉一動逃不脫學生的眼睛啊!真的要實行聘任製,我們就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在內……
我再也聽不下去了,腦袋嗡嗡作響,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雙腿不知怎麼邁出了會議室的門。人啊,得經常溫習一下那首歌。什麼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寶馬PK自行車
現在“堵”,在中國已不是什麼新聞,在共城市這個小縣城這種現象也是很嚴重的了。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日行千裏,私家車與日俱增,這種情況已是見怪不怪了。
這天,小齊去上班,就碰上一件稀奇事。
在李時珍像附近。這裏是共城市比較繁華的地段,人來車往,新小區鱗次櫛比,讓人眼花繚亂。十字路口,常有不守交通規則的車輛搶道經過。這不,一輛寶馬竟與一輛相對而行的自行車撞上了。
寶馬車上坐的是位很有涵養的中年人,自行車主年紀也不大,三十歲上下。自行車在往左拐的時候似乎急了點,寶馬車又好像慢了點,不小心,肯定是不小心,否則誰會故意惹這種麻煩呢。自行車擦了寶馬車的左側,不太明顯的一道印痕。雙方都停了下來,要理論一番了。
寶馬車上的中年人說,我這車你是知道的,劃一道少說得兩三千元呢。
自行車主沉吟一下,說,我信。我劃了你的車,當然你的損失我得賠。
寶馬車主明顯感覺到好車的優越,臉上的神情有些洋洋自得。
自行車主說,這車一定賠,你說個準數,我一準賠給你。
寶馬車主看了看對方,說,就兩千吧,我也不訛你。
自行車主說,你說的公道,我看你也是好人,我認了。接下來,咱說說我的自行車?
寶馬車主鼻子裏“哼”一聲,不以為然。
自行車主說,我的車拐有毛病了。
寶馬車主連看也不願多看一眼,說,你直說,怎麼賠。
自行車主說,不忙,咱把問題弄清楚,你看我的腳拐看好像沒什麼問題,可是你上車後就知道了,多少有點不順,騎起來肯定不好受。
好啊,寶馬車主說,咱把事情理順了,算清誰的責任大,誰賠誰的多一些不就行了。
那是,自行車主說,我的自行車不到10萬元,兩個腳拐1萬多,你給1萬就行。
這下輪到寶馬車主瞠目結舌了。
這由不得你不信,寶馬車主自然聽過這麼貴的自行車,隻是還沒見過,隻得啞了口。
小齊經過時,看了個大概,心想,這位寶馬車主也算長了見識了!
一次關於名字的重要會議
時間:路局長心髒病痊愈的那天下午
地點:路局長家裏
主持人及中心發言人:路局長
參加人員:路局長及老伴、兒子、兒媳和未滿月的孫子
開場白:路局長強調和闡述此次會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莊嚴地宣布會議開始,然後他說:“我們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給我孫子起名字,這是關乎咱家未來的大事。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要說我孫子更是咱家的未來。我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在這樣的背景下,給孫子起個好名字就成了咱家的當務之急,我也就能九泉之下瞑目了。我們還是秉著民主集中的原則,現在請大家各抒已見。”
兒子首先發言:“爸。”剛一開口,就被路局長製止了,他強調:“叫領導。”
兒子咳嗽一聲,說:“領導,”馬上兒子就覺得很別扭,不過很快就進入正題,“我覺得吧,給你孫子起個啥樣的名字無關緊要,不過就是一個符號嘛。”
路局長臉上顯出不悅。
兒子趕快補充說:“這個問題就不用老爸操心了,不,不用領導操心啦,我提供兩種方法,比如咱可以翻字典,翻到哪一頁,揀個好聽就行了,要不咱找起名館,圖個吉利嘛。”
兒子的建議得到其他人的附合。兒媳婦說:“對,咱找起名館,不過百十塊錢,現在興這個。”
老伴對誰的建議都讚成,用期待的眼神看老路。她無所謂,她急著會議快點結束,得去做飯呢。
路局長有些惱怒,說話有些咆哮:“怎麼能無所謂?你們都是鼠目寸光,等我退休了看你們怎麼辦?我們把希望寄托給下一代怎麼啦?怎麼就沒有一點危機感!”
兒子瞅瞅媳婦看看老媽,乖巧的兒媳婦說:“其實我們都是想聽聽老爸的建議,您兒子就是隨便說說。”
路局長對兒媳婦的表現很滿意,說:“我想好了一個名字,叫正舉吧。”
大家一齊看他,路局長得意地說:“咱縣裏劉縣長給孫子起了個名字叫正現(縣),連咱樓裏那個小學副校長都給兒子起了個正孝(校),咱孩子就叫正舉(局),我都當了一輩子副局長啦。”說完歎了口氣。
兒子不無幽默地說:“那咱和他們都是正字輩的。”
路局長糾正說:“咱和正現(縣)一個輩份。”
大家愣了一下,馬上就舉手一致通過。
路局長高興地宣布:“會議召開得很成功,完成所有議題,取得圓滿成功。一會兒同誌們吃個便飯。散會!”路局長的老伴像得到命令趕緊去了廚房。
(鼓掌)
老皮
老皮摳,又姓皮,背地裏大家都叫他“嗇皮”。老皮很精明,當然也知道大家這麼叫他,他振振有詞地說:我不省行嗎?我一個女兒兩個兒子,負擔大著呢,還得蓋兩座房子,不省不行啊。這話在理,在我們農村,兒子娶媳婦沒有新房幾乎沒有希望,要是再娶個我縣西邊那幾個鄉的女孩,光彩禮就能要死你!況且自己女兒是個大的,馬上要出嫁了,置嫁妝得花錢,眼下物價一個勁兒往上躥,想起這些,老皮都快愁死了。
盡管這樣,可女兒不能不嫁。老皮一直央求老夥計老孟給他女兒說個婆家。老孟也給他女兒說了幾個,人家一聽是老皮家的,都直搖頭,說:那閨女沒得說,可老皮太摳,說不定我們得花大錢給他彩禮。老孟回來給老皮一說,老皮臉一橫:那當然,我女兒這等好人材,白養活二十多年啊。這事就擱下了,眼前女兒成了大齡青年,又讓老皮愁上了。
這天,老孟來找老皮。老皮一臉喜色,問:給我閨女瞅好家兒了?屁!老孟說,是另一個喜事哩。啥喜事?老皮伸長了脖子聽。老孟說:你不是想去看《梨園春》嗎?我兒子給我捎來兩張票,咋樣,咱哥倆去。老皮搖搖頭:咋不讓嫂子去。別提了,你嫂子是爛泥抹不上牆,沒出過遠門,不願去。老皮一臉惋惜:可瞎啦。老孟說:我知道你好聽戲,走吧,做個伴。老皮還在猶豫,老孟說:我不給你要錢,咱還要在城裏住一晚,住賓館的錢也歸我出。老皮這才像下了很大決心似的說:好吧,給你個麵子。老孟嗬嗬笑了。
戲絕對精彩,都是名角,兩個人看得津津有味。看過後,兩人住進了一個招待所。一晚上每人二十元錢。老皮聽了直咂嘴:太貴!老孟一搗他:我掏錢,你磨嘰個啥?
招待所比家裏舒服。這是老皮住進去後的第一感覺。一會兒人家來問這個要不要,一會兒又來問那個要不要。老皮不敢吭氣。老孟一個勁兒說要。老皮捅捅他,老孟說:這都包括在住宿費裏,不要白不要。老皮臉一紅,歎自己見得世麵少,誰讓人家老孟要個出息的兒子呢,隔三差五都來城裏住一段。
轉眼間,又過了一年,工夫不負有心人,老孟終於給老皮的女兒找了個家兒。家庭情況還很好,鄰村的,人家不嫌他摳,還說這樣的人會生活,老皮真是喜出望外。人家很利索地給了老皮上萬的彩禮。
到了談婚論價的時節,老皮破天荒地請了一桌。把“媒婆”老孟也請來了,和對方約好去買嫁妝。因為高興,老皮就貪了杯,喝得搖搖晃晃。可正事不能耽誤,更不能改期,一行人就直奔城裏去。老孟不想去,雙方都一致要求,都說:你是中間人,萬一有個什麼事兒不是好說嘛。老孟拗不過,隻得跟了去。
到了城裏,真是一個花花世界,老皮一個勁捂自己的腰包,這是老皮媳婦臨時給他縫在內褲裏的一個“保險袋”。老孟打趣說:你老弟喝多了也丟不了錢。這一說,老皮竟有些飄飄然,風一吹,就更加昏昏沉沉了。
來到家俱大市場,好家俱讓人目不暇接。老皮雙腿都不當家了,他扯扯老孟的衣服:你給我留點心,別花太多錢。老孟看看他神秘地笑了。
來到一個大立櫃旁,標價2000。問過後,在一旁耷拉著腦袋的老皮問老孟:多少錢?老孟眼珠一轉:什麼多少錢,你忘了咱住賓館?老皮一聽仿佛自己真的置身在賓館裏了,脫口而出:啊?不要錢,要!他真的把這兒當成賓館了,把家俱當成一次性的牙膏牙刷了。又來到一個家電專賣店裏,同樣的,老皮問老孟多少錢,老孟訓斥他,怎麼老提錢錢的。老皮一聽,又不要錢。張口喊道:要!把跟來的親家看得目瞪口呆,這麼說吧,不多一會兒,就定了好幾樣,還都是名牌的,人家問了地址,開車就給送回了家。
回去後,親家逢人就誇:誰說老皮摳,正事上大方著呢。
酒醒後,老皮懊悔地直想拿腦袋撞牆,可也得認下這個啞巴虧,嘴上還很硬地說:我這人不糊塗,該省的要省,不該省的堅決不能省!
我要成名
很偶然地,搞業餘創作的範通用筆名發了一篇故事,殊不知,這篇故事已被他發在當地的一個刊物上,當時署名範通,這一下在網上炸開了鍋。有人在論壇上發帖說,有文抄公抄襲了故事作者範通的文章,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跟帖者絡繹不絕,網站點擊率節節攀升,還衍生出許多“副產品”。比如,有人開始關注範通的文章,稱讚他寫出了深度,反映出了時代風貌,更有甚者,說範通為故事開拓了新的境界。
範通成了“著名”故事寫手,成了網上的名人。範通就有些飄飄然,可在自己周圍還是一文不名,沒有幾個人認識他,更別說把他當個人物了。啥時候能一夜成名呢?
於是,深居簡出的他決定出門推銷自己,開始實施他的成名計劃。出門時,他手裏還拿了精心買來的零食。為什麼?這是一個誘餌。自己住的這幢樓經常有人抱孩子出來玩,他就裝作碰巧路過,用零食逗孩子玩。玩的時候,就裝作不經意地提起自己的工作來。他不說自己是個工人,而是強調自己業餘是個作家,還寫過什麼什麼文章,問人家看過沒有?人家愣愣地看著他,他又趕緊給人解釋:如果你們上網,一搜就能搜出我範通的名字。對方就笑:我一個老婆子上哪門子網啊。範通就會感到一陣失落,大概被別人看出端倪,人家就會學著春晚裏趙本山的話來安慰他:你太有才了!再配以動作,把範通逗的哈哈大笑,他的心裏才稍稍熨帖些。
就這樣,範通總是用小恩小惠跟鄰居們套近乎,間接地宣傳自己。
這天,範通感到身體不適,沒去上班。樓上樓下的人都陸續上班去了,整幢樓顯得空蕩蕩的。他到信箱裏拿信,發現一封沒有署收信人的信。地址卻是他的地址,他掏出信瓤仔細看,是一封求助信。信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表哥:
你好,聽說你到城裏打工,情況不錯。要不是真有困難,我不會開這個口,你知道我是個臉皮薄的人。我真是沒法活下去了。你侄子出車禍躺在醫院裏,我前年從工地上栽下來,至今沒得到任何補償,家裏沒一個勞力,看在我們是兄弟的份上,你可憐可憐我,先借我1000元錢,應應急。盼!!!
結尾處的幾個歎號讓範通心悸不已。可自己沒有這樣的表弟啊。正當自己胡思亂想之時,從樓梯上下來一人,急衝衝地來到範通麵前,把臉上的汗珠一抹拉,問:大哥,你收到一封信沒有?是從子有縣寄來的。範通把信翻過來一看,哦,這信是他的。範通遞給麵前的人,這人剛看兩眼,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範通上前去勸,卻無濟於事。這時,從樓梯上傳來一個聲音:哥,啥事?範通放眼看去,隻見一人從樓梯上爬了下來。腿上綁滿了塑料袋,渾身髒兮兮的。麵前的人對範通說:大哥,信上說的表哥就是他,你看,他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呀!範通心裏一陣酸楚。這人又說:我們剛在樓上租了房住,租金還沒著落呢。範通想了想,歎口氣:誰讓我趕上了呢,這樣吧,我先借給我錢,先應急再說。並且一再強調說,自己是個作家,碰上這事了不會無動於衷的。麵前的人好一陣感謝,並說自己今生沒齒難忘。
幫助了一個窮人,又把自己的名聲散播開來,範通心裏感到一陣陣暢快,助人乃快樂之本嘛。第二天,他打開信箱,又見一封沒署名的信,打開來一看,一張稿紙上隻寫了這麼幾句話:大哥,你太有“財”了,聽人說你神經有問題,還真是!對不起了哥們!範通就覺得事情不妙,他趕快上了樓,挨個兒樓層打聽,沒人知道有那麼兩個人,還有人問他是誰。這讓範通哭笑不得,也讓他明白了,自己上了當。好在,那1000塊錢是他的稿費,連媳婦都不知道,否則又得鬧翻天不可。
幾天後,範通在電視上看到播放的一段錄像,是人用DV偷偷拍下的。說是有兩個人合夥坑蒙拐騙,裝作殘廢,賺路人的眼淚來“掏”行人的錢包。DV上清楚地顯示了這兩個人,範通一下就認了出來,正是那晚騙走他1000元錢的兩個人。節目接近尾聲時,主持人說:現在征集被拐騙超過一百元錢的人員名單,請有類似經曆的人馬上前來報到。還說要辦一期節目,來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
範通看到這兒,馬上轉怒為喜,自己盼望已久的願望就要實現了,或許明天一覺醒來,自己就變成網上有名兒電視上有影兒的大名人啦!
張毛驢發財記
?
張毛驢好吃懶做,也想趕“時髦”,從鄉下來城裏找工作。他效妨村裏的金旺他們在腰間別了一把瓦刀,就開始在城裏的人才市場瞎逛。有幾次,還真被一些工地相中,人家拉他走的時候,張毛驢又猶豫了,真的去蓋高樓大廈,他犯怵,自己純粹是來濫竽充數的。人家問他咋又不去了,他結結巴巴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終於,有人又要招聘他了。那天,張毛驢把身上僅剩的三元錢,賣了一碗豆腐腦和兩根油條,填飽肚子來到人才市場。一到這兒,就有人相中他,直接進行了麵試。
? 那人問:你從鄉下來?
? 是的。張毛驢說話瞌瞌巴巴,還有些緊張。
? 那人笑了,說,我注意你很久了,跟我走吧。
? 蓋高樓嗎?張毛驢怯生生地問。
? 不是。那人很爽快,又補充說,不用出力氣,管吃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