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許會說,時間管理隻是一種形式而已,再怎麼管理,不就是那24小時嗎?其實,這是對時間管理的一種誤解。時間管理主要是製定科學的工作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率。當你的時間利用率提高了,你每天能做的事情多了,不就多出幾個小時了嗎?
某部門主管因患心髒病,遵照醫生囑咐每天隻上班三四個小時。他很驚奇地發現,這三四個小時所做的事在質和量方麵與以往每天花費八九個鍾頭所做的事幾乎沒有兩樣。他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釋便是:他的工作時間既然被迫縮短,他隻好作出最合理有效的時間安排。這或許是他得以持護工作效能與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做好時間管理,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價值的重要方法。
所以,時間管理學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實用價值的,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愜意美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分出輕重緩急,然後全力以赴地行動,這樣才能成功。
職場箴言:一個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夠圓滿完成任務,讓老板滿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在同樣的時間內比別人做更多的事。
控製自己,情緒調節有妙招
身在職場,無論是穿梭於高樓大廈的白領,還是剛剛開始創業的菜鳥,無一不需要麵對辦公室簡單而又複雜的競爭環境,情緒問題的困擾更是不可避免。因此,我們要學會控製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常言說:事從容者有餘味,人從容者有餘壽。但低落的情緒有時候是一個連鎖反應,生氣猶如毒藥一樣可以傳染到四麵八方。處於情緒低潮當中的人們,容易遷怒周遭所有的人、事、物,這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孔子才會稱讚顏亮:“不遷怒,不貳過。”
一位經理一大早起床,發現快要來不及上班了,便急急忙忙開著車往公司奔。
一路上,為了趕時間,這位經理連闖了幾個紅燈,最後在一個路口被警察攔了下來,給他開了罰單。這樣一來,他上班遲到了。到了辦公室之後,這位經理有如吃了火藥一般,看到桌上放著幾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書寄出的信件,經理更是生氣,把秘書叫了進來,劈頭就是一陣痛罵。秘書被罵得有些莫名其妙,拿著未寄出的信件,走到總機小姐的座位旁,照樣一陣狠批,責怪總機小姐昨天沒有提醒她寄信。總機小姐被罵得心情惡劣之至,便找來公司內職位最低的清潔工,借題發揮,對清潔工的工作,沒頭沒腦地又是一連串聲色俱厲的指責。清潔工沒有人可以再罵下去,她隻得憋著一肚子悶氣。下班回到家,清潔工見到讀小學的兒子趴在地上看電視,衣服、書包、零食丟得滿地都是,當下逮住機會,便把兒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頓。兒子電視也看不成了,憤憤地回到自己的臥室,見到家裏那隻大懶貓正盤踞在房門口,兒子一時怒由心中起,惡向膽邊生,狠狠地踢了一腳,把貓給踢得遠遠的。無故遭殃的貓呢?隻能用疑惑和恐懼麵對主人沒有來由的怒火。
情緒的控製,有待智慧的提升。其實人隻要肯換個想法,調整一下態度,或者移轉一下視角,就能讓自己擁有新的心境。隻要我們肯稍作改變,就能拋開壞心情,迎接新的環境。不應把壞情緒肆意發泄,不僅破壞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影響了與他人的關係。
控製自己的憤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心中永遠存在著理智與感情的鬥爭。如同所有的習慣一樣,控製衝動也是一種經過訓練而得到的能力。要具備這種能力,有兩個基本方法:第一,你必須不斷地分析你的行動可能帶來的長期後果。第二,你必須不屈不撓地按照符合你的最大利益的決定行動。我們不能讓自己的情緒隻停留在問題的表麵,我們必須學習“轉念”、“少點怨,多點包容”、“多灑香水、少吐苦水”,讓負麵的思緒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