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確定之後,王豔通過朋友、網絡等方式,開始時刻注意這方麵的消息。功夫不負有心人,臨近碩士畢業的時候,正好有一家公司的跨國事業部招人,王豔非常輕鬆地通過了麵試。在日本,技術人員畢業後辦理就業簽證比較容易,所以畢業後王豔順利留在日本工作了兩年。兩年後,公司正好準備擴大在中國的投資,於是總部派她到上海負責統籌工作。王豔每一步的成長,完全在她的計劃之中。
“機會永遠青睞有準備的頭腦”,這是眾人再熟悉不過的話,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卻不是很多。精準的專業定位,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踏實的工作,使王豔成為海歸成功就業的典範,也使她借助海外的高學曆更快地走向了職業生涯的另一個階段。
由此看來,成功的事業人生是需要正確規劃的。追求自我實現、事業成功是許多人一生的奮鬥目標,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差別就在於能不能做好你的職業規劃。你今天站在哪裏並不重要,你下一步邁向哪裏卻很重要。你不僅要知道應該做什麼,你還要知道不該做什麼。對於那些能夠在人生道路上設計好自己的人生策略,不放鬆學習,時刻保持一顆進取之心,同時不斷總結經驗的人,成功不是一件難事。
職場箴言:規劃能幫助個人確定職業發展目標,製訂行動計劃,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管理時間,經濟效益最大化
金錢可以儲蓄,知識可以積累,時間卻是轉瞬即逝,不可保留的。工作要有高效率,就要有時間管理的意識。隻有善於掌控時間,才能擺脫忙碌緊張的狀態,使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在最短的時間裏創造出最好的業績。
有效管理時間,首先要明確工作的主次。沒有工作計劃是浪費時間的首要原因。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被人們稱為時間管理大師的哈林·史密斯曾經提出過“神奇三小時”的概念。他鼓勵人們自覺地早睡早起,每天早上5點起床,這樣可以比別人更早開始新的一天,在時間上就能跑到別人的前麵。利用每天早上5~8點的“神奇三小時”,你可不受任何人和事的幹擾,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早起3小時就是在與時間競爭,養成早起的習慣,會受益無窮。
美國一家權威機構曾對2000名職業經理人作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凡是成績優異的經理都是非常合理地利用時間,讓時間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美國著名保險推銷員弗蘭克·貝格特自創了“一分鍾守則”,他要求客戶給予自己一分鍾的時間介紹自己的工作服務項目。一分鍾一到,他自動停止自己的話題,謝謝對方給予他一分鍾的時間。信守一分鍾,既保住了自己的尊嚴,也沒有減少別人對自己的興趣,而且還讓對方珍惜他這一分鍾的服務。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為了提高開會的效率,買了一個鬧鍾,開會時每個人隻準發言8分鍾。這個措施不但使開會頗有效率,也讓員工分外珍惜開會的時間,把握發言時間。
生活中,有效利用財富的人很少,更遺憾的是,有效利用時間的人更少。善於利用時間要比善於利用財富更重要,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常識。
時間管理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工作技能,是一個人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一個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夠圓滿完成任務,讓老板滿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在同樣的時間內比別人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