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掖帝忙一副虔誠之色道:“幸好母後來到,兒臣愚鈍,實不知如何處理這等大事。狄大人忠心為國以天下蒼生為念,力求寬大免除戰禍。而母後以維護國家綱常著想,綱常法度廢弛則國不成國,萬民無法治理。……兒臣委實愚鈍,求母後指點一二。”說罷再拜了一下。
太後麵帶不屑之色說道:“身為一國之君,如此畏首畏尾的,如何像個君王。”再也懶得看宣掖一副窩囊的樣子。轉首看向狄龍。
“狄大人,你說那堅持剿滅建議,逞匹夫之勇的,正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想來狄大人定是有什麼好的建議,既然如此狄大人何不全權負責此事。讓我這禍國的罪人也見識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忠臣良將。”
帶著譏諷的笑意,太後舉起華貴素手正要頒旨。宰輔狄龍忙跪拜垂泣道:“微臣惶恐,微臣乃一介文官,沒有領軍打仗的能力,青雲山叛逆緣由錯綜複雜也不是一夕能解決的。微臣所說前言是怕皇上和太後聽信一些佞臣所言,匆忙調動軍隊禍國害民。太後一向睿智,維護國家法度更是讓微臣敬服。但是國事也定當三思而後行才對。微臣死不足惜,望太後三思。”
那太後靜默了片刻,找不出一絲反駁的痕跡。轉眼看著始終靜默著的安逸王陵辛。知道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占多少上風了。瞬間轉換笑顏說:“狄大人何必如此。一國宰輔大殿上哭泣成何體統了。唉,自從先皇駕崩四年來,國家日益不穩定,方寸頓亂。今日之事就到這裏吧,先派右翼驃驥副將帶軍隊維持青雲山邊境的穩定。到情況明了後再議不遲。眾卿認為如何?”
大臣都舒了一口氣道:“緊隨太後懿旨。太後萬歲,萬萬歲。”
“安逸王有無非議,如果沒有,那就退朝吧。”
“微臣認為之派驃驥副將一人無法維持目前局勢。我建議派尚書大人裴一飛大人一同前往更可靠些。”陵辛頓首道。
太後斜視安逸王須臾而後道:“安逸王所說也是。不愧是睿智萬千,心細如絲的‘九轉乾坤’。就如安逸王所議,派尚書裴一飛做監察特使,輔佐驃驥副將一同前往青雲山。”語音異樣似帶譏誚。
殿上中官高喊一聲“退朝——————”
宣掖帝獨坐龍椅,神色卻不知遊離何方。太後又見他顯出癡呆之色,也不管他,自從後殿階梯退下。
臣子們也再拜離開大廳。離去時安逸王以手碰觸狄龍下,而後快步離開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