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文中說過,留心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機會總是暗藏在那些角落裏。如果你有一雙慧眼,你就會發現機會無處不在,但如果你粗心大意,那麼你隻能看到生活平靜如水的表麵。隻是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隻能感覺到日複一日的工作和生活的無聊、枯燥,卻很難去發現蘊藏在工作和生活之中的機會。
發現或把握不了機會,機會就會轉瞬即逝。下麵這個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樣的道理。
有一個年輕人非常想娶農場主漂亮的女兒為妻。於是,他來到農場主家裏求婚。農場主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說道:“我們到牧場去。我會連續放出3頭公牛,如果你能抓住任何一頭公牛的尾巴,你就可以贏取我的女兒了。”
他們來到了牧場,年輕人站在那裏,焦急地等待著農場主放出的第一頭公牛。不大一會,牛欄的門被打開了,一頭公牛向年輕人直衝了過來,這是他所見的最大而且是最醜陋的一頭牛了。他想,下一頭應該比這一頭好吧。於是,他跑到一邊,讓這頭牛穿過牧場,跑向牛欄的後門。
第二頭公牛衝了出來。然而,這頭公牛不但體形龐大,而且異常凶猛。它站在那裏,蹄子刨著地,嗓子裏發出“咕嚕咕嚕”的怒吼聲。“哦,這真是太可怕了。無論下一頭公牛是什麼樣的,總會比這頭好吧。”年輕人心裏想。
很快,牛欄的門第三次打開了。當年輕人看到這頭公牛的時候,臉上綻開了微笑。這頭公牛不但形體矮小,而且非常瘦弱,這正是他想要抓的那頭公牛!當這頭牛向他跑過來的時候,他看準時機,猛地一躍,正要抓住牛尾巴,但是—這頭牛竟然沒有尾巴!
諷刺也好,嘲弄也罷,現實中有許多人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對已經來到麵前的機會沒把握好,因為存在一定的困難就猶豫不決,可是轉眼間就已經把機會給錯過了。
在人的一生中,果斷堅定,存有野心,不怕困難,把握機會,就可能品嚐成功的快樂;而猶猶豫豫,思前顧後,就有可能錯過很多機會,甚至留下永遠的遺憾。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聽到有人如此感慨:“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係在一個等來的機會上,這種人自然難以成功。
職場中,機會不是永遠存在或永遠不變的。沒有機敏的眼光是發現不了機遇的,猶如“睫在眼前常不見”一樣。善於發現機遇,善於抓住機遇,你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半。
這裏還是引用一下我們在前文中看過的一個事例:
在美國的淘金熱潮期間,淘金生活異常艱苦,最痛苦的則是沒有水喝。人們一麵尋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一塊金幣。”“誰讓我痛飲一頓,龜孫子才不給他兩塊金幣!”
在這種抱怨聲中,亞默爾發現了機遇:如果賣水給這些人喝,比挖金礦更能賺到錢。於是他毅然放棄淘金,用挖金礦的鐵鏟去挖水渠,將水運到山穀,一壺一壺賣給找金礦的人。一起淘金的夥伴們都紛紛嘲笑他“不挖金子發大財,去幹這種蠅頭小利的買賣。”後來,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饑挨餓、流落異鄉,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
亞默爾發財的機遇並不是上帝賜給他一個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沒水喝的痛苦,人人都聽到了那一片抱怨聲,可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是機遇,甚至還嘲笑亞默爾的做法。
實際工作或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從表麵上探尋成大事的原因——歸之於條件,歸之於機遇,而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質。亞默爾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沒有的敏銳的洞察機遇的素質,就決定了他能夠發現、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遇。
所以說,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職場人如果能擁有一些野心,即使麵臨困難,當機遇來臨的那一天,我們也能隨時抓住它,堅決地克服困難後去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