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組織需要有“野心”的人(2 / 3)

2.平庸者最缺乏的是野心

平庸者最缺少的是野心。野心是永恒的動力,野心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有些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他們缺乏野心。

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些揣著野心的人們做成的。”也就是說,在現實工作中,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野心,我們就有追求成功的強烈欲望,也就越有可能取得成功。

即使你暫時沒有成功,沒有地位財富,也無關緊要,隻要你有野心,有把野心貫徹到底的智慧和毅力,那麼站在金字塔的塔頂就指日可待。

達克爾·戴爾出生在美國休斯敦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庭,父母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名醫生,但他天生對醫學就沒有一點興趣,而商業卻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他。12歲時,他通過郵購目錄銷售郵票,向他人推銷《休斯敦郵報》,使平淡無奇的賣報工作成了賺錢的好差事。後來,他利用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買了一部寶馬車。看著這個用自己掙來的現金購買車子的少年,車行老板不禁目瞪口呆。

1983年,戴爾高中畢業後,進了奧斯汀的得克薩斯大學學習生物。但他仍醉心於計算機。當時,他感到電腦的大量需求並未得到充分滿足。而零售商店的個人電腦售價過高,且銷售售貨員對電腦不是一竅不通,就是一知半解。

針對這種狀況,他想出了一條賺錢的好路子:通過電話訂購向客戶直接出售按客戶要求組裝的電腦。於是,他說服一些零售商將剩餘的電腦配件存貨以成本價賣給他。接著,他在電腦雜誌上刊登廣告,以低於零售價15%的價格出售個人電腦。此後,訂單如潮。他在他的大學宿舍裏開始組裝電腦。

1984年春,他離開校園,用自己的積蓄辦了一家電腦公司。第一年,公司銷售收益600萬美元,此後,他的公司一直是全美發展最快的公司之一。戴爾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神奇小子”。1993年,戴爾公司銷售額突破20億美元,公司股票成了華爾街投資者最搶手的高科技股之一。

這就是財富欲望的力量!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都明白財富的重要性與意義,因而對此產生“野心”。正是這種對財富有著強烈的欲望,許多人將會創造出令人無法相信的財富。

再來看看一個財富巨人的故事:

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很小的時候,他告訴父親說:“我不想留在農場裏當一輩子農民,我要當發明家。”29歲那一年,他終於成功了,在試車大會上,有記者來問:“你成功秘訣是什麼?”福特想了一下說:“因為我有野心,所以才成功。”

平庸者最缺乏的就是野心,而野心也成就了偉大的成功者。工作中如果有了野心勃勃的願望,就會精力充沛,充滿激情,激發自身巨大的潛能,迸發出巨大的工作動力。沒有野心,就沒有卓越的成就。

有人說:如果目標是箭,那麼野心就是弓。有弓無箭,就是徒有蠻勁,不懂計劃部署,無的放矢,一生多做而少成;有箭無弓,就是徒具理想,沒有摧枯拉朽的精神,做白日夢,一生多言而少成。隻有有弓有箭,才會將不可能的夢想實現。

我們借拿破侖的一句名言共勉吧:“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沒有野心的職場人,就不會實現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3.有野心就能透過困難看機會

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坦言:“機會從來不會缺乏,但是以前的機會不會再重複。機會可以降臨在每一個人頭上,但隻有那些有準備的人才能發現機遇、抓住機遇並利用機遇去成就自己。”

實踐中,能不能很好地把握機遇關鍵是兩個字:眼光。一個有雄才偉略並渴望成功的人,須有長遠的眼光和發現機遇的本領。而一個已經成功的人,超凡的眼光沒準能使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洛克菲勒是美國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它曾送給聯合國一塊地以供辦公。當時,沒有一個人說這是明智的舉措。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洛克菲勒家族在買下這一塊地的同時也買下了周圍的土地。當聯合國總部的大樓落成後,周圍土地的價格立即一路飆升。洛克菲勒家族就因為當初準確、長遠的眼光做成了一筆“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