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性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和一個色覺正常的男性結婚,在他們的後代中,兒子一半正常,一半為紅綠色盲;女兒都不是色盲,但有一半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在這種情況下,兒子的色盲症是從母親那裏遺傳來的。
如果一個女性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和一個男性紅綠色盲患者結婚,在他們的後代中,兒子有1/2正常,1/2為紅綠色盲;女兒有1/2為紅綠色盲,1/2是色盲基因的攜帶者。
如果一個女性紅綠色盲患者和一個色覺正常的男性結婚,在他們的後代中,兒子都是紅綠色盲;女兒雖表現正常,但由於從母親那裏得到了一個紅綠色盲基因,因此都是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
通過對以上四種婚配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紅綠色盲基因隻能從母親那裏傳來,以後隻能傳給女兒,這種遺傳特點,在遺傳學上叫作交叉遺傳。
色盲發生率在中國男性為5%~8%、女性0.5~1%;中國先天性色盲的發生率,男性約5.14%,女性約為0.73%。
10.1.5色盲症者不為人知的優勢
色盲者亦不無優勢,他們在光線較弱時視力較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色盲者被盟軍大量征入伍,因為色盲者對色彩的明暗度的分辨能力非常強,色盲者可以看到敵人穿的保護色與周圍環境的色彩明暗度的差別,從而可以將敵人所在位置指出,這就是為什麼色盲的人可以分辨交通紅綠燈的道理。另外,色盲者比正常色覺的人更加細心,能看出事物的細微差別。
色盲眼中的色彩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下麵我們看一下一個色盲症患者的真實描述。首先,色盲患者眼中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他們不但能欣賞美妙的風景,還能很細致地指出圖畫中各種顏色的區別,挑選五彩繽紛的服裝。一般人如果沒有體驗過,是不知道有辨色方麵的問題的,因為他們在生活中不會有什麼不便之處。讀高中時我們的生物老師曾誇張地說:農民如果患有紅綠色盲,他不能分辨青綠的辣椒(未熟)與紅辣椒(成熟),所以常會鬧出笑話來。高中生物課本上也明確寫著:紅綠色盲者不能分辨紅色與綠色,常看成灰色。這簡直是彌天大謊。我有紅綠色盲的問題,我真切地知道紅辣椒與青綠辣椒的分別,也絕不會把紅、綠兩種顏色看成是灰色!我不知道寫書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寫,他沒有沒有真正問過色盲患者?這麼分明的色彩,怎麼不能分辨呢?還有,現在交通法規的製定者自始至終對“色盲”缺乏科學的、客觀的評估分析,錯誤地認定色盲者是無法正確辨認紅綠交通燈,色盲者必須終生禁駛,嚴重剝奪了色盲者駕駛機動車的權利。可見,不論是一般的民眾,甚至於專業的人士,都隻是片麵地認為紅綠色盲患者(色盲中占絕大多數)是不能區分紅綠色的,政策製訂者根本不去花點時間問問色盲患者的真實體會。
據《參考消息》上一篇外國人寫的文章講,色盲患者對一些顏色的分辨能力,甚至比色覺正常者還要敏銳。有人專門做了一張圖片,色盲患者可以看到當中美麗的彩虹,可是色覺正常者卻隻能看到一片紅色。從本質上來講,在色盲者與色覺正常者眼中,本沒有對與錯之分,就像左與右本質上沒有誰對誰錯一樣,隻不過色盲患者人數上處於劣勢,所以人們便認定是錯的一方一樣——這差不多人們一早就認定了左是對的,那麼右就是錯的。
10.2神秘的月亮兒女——白化病
在浩瀚無際的大西洋裏,有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島——林索伊斯島。島上的300多位居民都有這樣的怪癖,喜歡月亮,害怕陽光。居民們皮膚雪白,頭發白色或淡黃色,眼睛虹膜粉紅色,怕陽光,視力也差,所以被稱為“月亮兒女”。直到18世紀70年代初經科學考察和研究才知道,原來島上居民幾乎都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10.2.1白化病的病因
中國曆史上關於白化症的記載頗多,這種白化動物幾乎皆被視為祥物。《國語·周語上》:“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史記·卷四·周本紀》亦載:“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
明代人胡宗憲於舟山捕獲白鹿,由徐渭撰《進白鹿表》《再進白鹿表》《再進白鹿賜一品俸謝表》等並獻於朝中,迎合了喜好神仙的明世宗,視為祥物。
1954年夏,神農架田家山藥材種植場的藥農李孝滿,偶然捉到一隻小白熊,後由武漢中山公園飼養。1977年,神農架九衝鄉的東溝村又發現一條白蛇,1987年4月、1992年6月,神農架多次發現白蛇。至於其他白色動物還有白金絲猴、白鬆鼠、白蜘蛛、白烏鴉、白龜、白鹿等,被譽為“大自然的博物館”。
早期的研究者對於白化症的成因有許多不同的推論,不過都不太正確。直到20世紀初葉,科學家才真正地肯定白化症是由於控製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導致的,一種黑色素生成過程有缺陷的先天性代謝異常,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為單基因遺傳疾病(酪氨酸酶能將酪氨酸轉化為黑色素)。白化症患者所缺少的黑色素(melanin),是在色素細胞(melanocytes)中製造出來的。而人類的色素細胞主要存在於皮膚、毛囊及眼睛,其功能的正常與否又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活性有密切的關聯,這是因為酪胺酸是形成黑色素的原料,需要酪氨酸酶作為催化連串生化反應步驟的火車頭;由於黑色素的生成過程頗為複雜,往往會牽連其他器官係統的病變,例如視神經纖維走向的異常、出血傾向、免疫異常及蠟樣脂質堆積(某種罕見的脂肪病變)等現象;不過除了視神經病變之外,其他都相當少見。這體現了基因通過控製酶的合成來控製代謝過程,進而控製生物體的性狀。
10.2.2遺傳方式
白化病一般表現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多由於近親結婚所引起。就是說患者的雙親都攜帶了白化病基因,本身不發病。如果夫婦雙方同時將所攜帶的致病基因傳給子女,就會患病,而且子女中男女患病機會均等,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是1/4。有一種以眼睛損害為主的白化病類型,被稱為眼白化病,表現為X連鎖隱性遺傳,是由母親所攜帶的白化病基因傳給兒子時才患病,傳給女兒一般不患病,這種傳遞的概率是1/2。這種類型在所有白化病類型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少。
大約70個表現型正常的人中有一個白化基因的雜合子。
10.2.3對人體影響
皮膚白化病對患者的影響以眼損害最為明顯。多數患者視力嚴重低下,大部分患者接近或達到法定“盲”的範圍,可有近視、遠視、散光、眼球震顫等表現,且難以由配戴眼鏡等有效矯正,嚴重者可能失明。這使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非常不方便,也不能適應多種工作和職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