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匈奴14(3 / 3)

4

暴烈日光烤焦了大地植被,人馬喧鬧。冒頓單於坐在豪華大殿,數個女奴用巨大的鷹羽扇子為他搖風祛暑。沙乎拉和達利加躬身拜見。沙乎拉率先道:“單於,臣下有要事彙報。”冒頓盯著沙乎拉道:“講”。沙乎拉說:“今天上午,臣下與巫師到集市上去,著人找了幾個從中原來的商人,盤問了一些情況。”冒頓頓時來了興趣。

沙乎拉繼續道:“中原劉邦項羽四年爭戰,以劉邦勝利告終,項羽烏江自刎。然漢接續秦朝之敝,民失作業,連年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冒頓說:“此正為敵疲之際,利我,宜早用兵將逐。”巫師達利加說:“臣聞劉邦將韓王信派遣代郡,此人貪婪好色,極膽小,我大汗天國神兵天威,如盡早發兵,必可輕攻而下。隻要打開代郡之缺,平晉諸城,探囊可取。”

沙乎拉道:“我大汗天國,國富民強,及早對漢用兵,一則可剪除威脅,二則,可掠奪大量財富及有用之人,為我長治久安,千秋萬代大有裨益。”冒頓道:“兩位真乃梁柱也,與本單於不謀而合。”

達利加道:“左賢王拉祜共所部距離代郡不過數百裏,且有十萬重兵,輜重甲帳,糧秣豐盛,良馬半日可馳至漢疆。”

沙乎拉道:“左賢王拉祜共雖兵精馬壯,勇武過人,但也屆天命之年,然其子嘉裏路年少勇猛,多次帶兵擄掠漢之雁門、代郡及漁陽,熟知地形,通曉戰法,將兵十萬,臣敢說,兩日之內,必奪代郡。”冒頓道:“本單於也有此意。令嘉裏路為統帥,巫師達利加即刻前往左賢王所部,傳達旨意,並隨行督軍。”

沙乎拉也道:“臣願隨巫師隨軍出征,盡綿薄之力。”冒頓看了看沙乎拉道:“骨都侯之壯誌忠心,本單於心中明了,然右輔弼骨都侯都布拉齊病入膏肓,不能理政,左輔弼骨都侯隨軍參戰,本單於可就孤單了。”說到這裏,冒頓看著沙乎拉,兀自嗬嗬笑了起來。

巫師達利加一臉恭謹對冒頓單於道:“臣下連日到骨都侯都布拉齊帳中探望,見其脈搏若無,臉色蠟黃,已然不久於人世,如此,不如及早封賞其子繼承。”冒頓嚴肅道:“萬萬不可,臣未死而另立,令人寒心。”沙乎拉隨聲附和道:“單於仁慈寬厚,心係臣子,令人感動。”達利加臉色微紅,躬身向冒頓單於低聲說道:“微臣魯莽了。”

冒頓道:“事不宜遲,巫師盡速去往左賢王所部,周密計劃,快速出兵,務必攻克漢之代郡,將兵直入,重重打擊漢邦,揚我聲威。”

達利加道:“臣下這就啟程,請單於放心!”

冒頓道:“即刻傳我之令,令屯田部名王呼衍貝其籌集兵器糧秣,隨時支援左賢王嘉裏路所部。著令右賢王曼頓及渾邪王烏鱧木,加派巡邏兵眾,組織精幹人馬,日夜巡視邊境,深入漢之腹地,打探軍情,不得有誤!”

左賢王拉祜共接到冒頓單於命令,即派長子嘉裏路和巫師達利加將十萬精兵分成三路。一路騎著白色匈奴馬,由善射騎兵組成,星夜出發,直搗代郡;二路騎乘青驄馬,由善持橫槊的武士構成,緊隨其後;三路由自己親自率領,一律騎乘雜色的月氏馬及丁零馬,士兵多是手握長刀,背插羽箭,行動迅速的神箭手和敢死隊,用以補充和救援。

匈奴先鋒部隊到達代郡城外,天色還沒有放亮。領軍主將茨胡邁勒住馬頭,大喝一聲,騎手們一字排開,從背上抽出長弓,在代郡城下,輪番向城上射箭。箭矢呼嘯而上。代郡守將堅守不出,任憑匈奴如何叫罵,也忍氣吞聲,不做抵抗。

匈奴休屠王烏鱧木及右賢王曼頓等先後多次派兵,深入秦州以南,漁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及雁門(今山西右玉縣)以內,擄掠秋糧及屯田男壯青年,還稍帶了不少打製鐵器的工匠。雁門守將趙進虢多次向洛陽告急,劉邦聞聽,覺得匈奴實在到了不打不能穩固邊疆,甚至危及江山社稷之時,決定親帥三十萬大軍,以曲逆侯陳平為軍師,即刻兵發鹹陽,不日進擊匈奴。

冒頓心想,倘隻是劉邦派遣的將軍,倒無所畏懼,一國之君,禦駕親征,士氣必定高漲,將士效死命,百姓拚死助戰。勝負難以預料。

輔弼骨都侯沙乎拉道:“人言劉邦性情奸詐,屬下多能臣謀士,若來攻我,必定先行探聽虛實。臣以為,可以老幼及羸弱牲畜,赤地牛羊見之,令其以為我弱,大膽將兵而來。爾後,我大軍四麵包圍,一舉而勝也。”

冒頓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道:“以計謀誘之,爾後傾四十萬之兵,合圍劉邦!”沙乎拉道:“單於親征,我國將士必奮勇迎敵,一鼓作氣,殺敗劉邦,直搗中原!”冒頓道:“即刻著令休屠王、渾邪王、左、右賢王及漢名王韓王信,將兵十萬,各自待命,隻待號令,迅速集結。”冒頓回身取下牆上的長刀,用手指撫摸了一下刀刃,隻聽得錚錚作響,紫黑的臉上,驀然升起一團猩紅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