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匈奴8(2 / 3)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便有了“扶蘇自殺之後,大軍哀鳴,”“風乍起,沙塵漫天。將軍蒙恬及太子扶蘇屍首杳無蹤影”之虛構。一方麵,表達個人對一代名將的崇尚與惋惜,另一方麵,是對蒙恬俯首就擒“吞藥自殺”之曆史記載的懷疑。

2

深夜,單於庭周圍,風吹草動,牛羊夢囈和人鼾聲混雜。齊齊拉木毫無睡意,坐在鬆油燈下若有所思。忽然,一個黑影掀開門簾,鬼魅一樣走進來。齊齊拉木急忙起身,對著來人俯身拜倒,說:“小臣齊齊拉木恭迎太子殿下。”來人嗯了一聲,徑直坐在齊齊拉木原來的位置。齊齊拉木起身,堵嚴縫隙,到太子麵前說道:“太子深夜駕臨,不知有何吩咐?”

那人說道:“巫師之為,真可謂天衣無縫。”齊齊拉木道:“太子之言,小臣懵懂,還請明示。”那人又道:“我冒頓自出生以來,便不討單於喜歡,今番欲將我使與大月氏為人質,實為借刀殺人。”齊齊拉木道:“太子何出此言?”聽到這裏,冒頓呼地站起身來,走到齊齊拉木營帳中央空地上,低聲笑道:“巫師難道不知?”

齊齊拉木長出一口氣,笑道:“太子殿下應當心知肚明。小臣從無一事相瞞。”冒頓道:“巫師乃是為汗國千年大計,冒頓冒犯了!”齊齊拉木道:“殿下,以小臣之見,太子當自行前往單於宮殿,當麵要求頭曼遣己西入月氏為質。”冒頓看著齊齊拉木道:“那是為何?”

齊齊拉木說:“單於猜疑呼衍家族弄權作勢,幹涉國政甚多,故而,不願太子履任左賢王,又欲遣太子入月氏為質。以小臣淺見,單於並非對太子有偏見,隻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罷了。倘若太子記恨於單於,臣下以為偏頗。”冒頓道:“巫師所言,本太子心知肚明,然我淪落到四麵求和、歲貢稱臣的悲慘地步,皆是頭曼一手所為!”

冒頓重重歎息一聲。齊齊拉木又說:“太子不必憂慮,在此多事之秋,倘若太子親自向單於請求,自願入月氏為人質,一則可使單於心感寬慰,二則可緩解呼衍家族與單於宮之間的矛盾,三則,太子入月氏後,可摸清月氏虛實,日後,對月氏用兵,必然是輕車熟路,直取可下。”

冒頓說:“巫師剛才所言,極有道理,然我入月氏,恐性命難保,何談日後?”齊齊拉木笑道:“太子此去,必然安然無恙。”冒頓見齊齊拉木說得如此輕鬆,道:“大月氏東西數千裏,刀兵之多,比東胡尤甚,我一人為質,其必然嚴加看管,想要脫逃,類於登天,巫師何敢有此把握?”齊齊拉木道:“小臣之所以敢如此建議,便有十分把握,焉敢以我太子性命做兒戲?”

說完,齊齊拉木快步走到帳篷外,四處張望一圈——正是淩晨,一片黧黑之色,四野無人。齊齊拉木回到營帳,低聲說:“太子且隨我來。”說完,徑直掀開門簾,朝外走去。

所謂的黑夜,是由無數灰色顆粒組成的,像密密艾艾的灰燼。齊齊拉木穿梭其中,冒頓跟在後麵,靈巧的身體帶著風聲,攪亂了陰山內外的黎明。

穿過大片樺樹林,上到山嶺。兩人弓著腰,在茂密灌木叢中叢中狼一樣匍匐前進。過了崗哨,轉頭向西,爬上一麵長滿苔蘚的岩石,迎麵又是一片樺樹林,雖不大,但異常茂密。遠看像是平地隆起的一片鐵墨——進入樺樹林,兩人腳步攪擾了野兔的睡眠。因為速度快,走了一身熱汗。原來崎嶇山坡忽然平坦。冒頓心想,自己在這裏多年,卻從不知陰山上,還有這麼個隱秘的地方。

走到石壁前,齊齊拉木撿起一塊石頭,敲了幾下,茅草披拂的石壁忽然打開,齊齊拉木弓腰低頭走進,冒頓也低了腦袋,緊跟而入。走了大約五十多步,眼前豁然開朗。儼然一個洞穴,四麵石壁光滑可鑒,數盞鬆油燈嵌於石縫中,地上鋪著厚厚一層鬆針,鬆針上麵是一塊不算很大的塊狀羊皮氈子。

洞窟正麵,有一條彎道,洞穴曲折幽深,懸掛的鬆油燈像是一種遙遠的引領——齊齊拉木,走在最前麵,腳步回聲經久跌宕。冒頓忍不住問:“這是什麼地方?”齊齊拉木說:“太子莫急,一會便知。”

冒頓下意識地按住了腰間的刀柄。走了大約一頓飯功夫,石壁再次開朗,隻見一個圓形石洞中,坐著一個須發潔白的老人,老人身邊,放著一口金子做成的棺槨。

老人張開眼睛,冒頓一看,隻覺得心頭發顫,忍不住轉頭躲避。齊齊拉木走到老人麵前,躬身道:“匈奴巫師齊齊拉木見過蒙恬將軍。”聞聽齊齊拉木稱老人為蒙恬將軍,心中一凜,身不由己地向老人施禮作拜。

3

有秦之名將蒙恬和匈奴巫師齊齊拉木出謀劃策,不滿二十歲的太子冒頓在隨後實施的一係列弑父篡權行動就有了可靠的政治資源和智慧保證——但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即冒頓日後如何從月氏逃脫——僅月氏內亂這一個理由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偶然或必然會給予冒頓協助的人。這個故事發生在多年前一個夏天,休屠王屬下右穀蠡王素不拉泰突襲月氏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境內)營地,擄回一些胭脂花粉和婦女,挑選其中最美一個,送給頭曼單於。——焉支山上胭脂花是最好的天然化妝品,月氏以及先前的烏孫婦女常派人采擷了來,塗紅指甲,染紅嘴唇和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