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被逼到無路可退之時,那就隻有橫下一條心,背水一戰了。因為背水一戰有可能生還,否則就隻能坐以待斃。
社會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盡快做出決斷,決斷就是拿主意、作決定。決斷之前有若幹選擇,決斷之後就隻剩下了一種選擇。決斷之前有若幹可能,決斷之後就隻剩下一種可能。
敢於決斷需要魄力,善於決斷需要智慧。魄力多來自眼力。看清了才敢拿主意;智慧多來自心計,想透了才善作決定。
沒看清就匆匆決斷,那叫魯莽;沒想透就作決斷,那叫輕率。一般來說,苦果都是在魯莽和輕率時播下的。
未作決斷之前思維應力求多變,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麵分析、權衡和判斷;作出決斷之後,思維應力求專一,那就是,堅決而毫不動搖地依照決斷幹下去,即使付出沉重的代價,也在所不辭。
想到就做,就不會不舒服了!而未及時去做,恰好就給事故的發生提供了機會。
許多事情都敗在想到而不做上。懊悔常常是這樣產生的。花錢買了一個教訓,也買了一個經驗,這就是想到便要及時做,不要再隻說說而已!古人雲:“三思而後行。”但對於簡單明了的事情,一思即行往往會更好些。
過了40歲,對時間的感覺就有點異樣了。不知不覺之間,一天過去了,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總之,日子是呈加速度地一晃而過去了。這時才明白人生可供揮霍的時間已經不多。才明白手頭還有那麼多的事情沒有做完,甚至根本來不及做。才明白小時候想的是趕快長,而40歲想的是趕快做!
有緊迫感,總比無緊迫感好。
趕快做,總比悠著想強。趕快做,就是要把趕快做的事情按輕重緩急排隊,自覺地,下意識地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趕快做,否則,白了頭時,是要空悲切的。
趕快做有時就要有某種衝動,保持某種衝動則保持了生命的活力。要有衝動,但不能事事衝動。
衝動意味著平靜被打破。一顆石頭落進池塘,池塘頓生一圈一圈漣漪,這漣漪就是衝動。一隻小鳥躍向天空,枝葉發生一聲一聲的顫響,這顫響就是衝動。冷眼旁觀,觀著觀著就忍不住捋起袖子想試試幹,這試幹就是衝動。全無衝動的生命是活著的木乃伊。
當生命被逼到無路可退之時那就隻有橫下一心,背水一戰了!因為背水一戰有可能生還,否則就隻能坐以待斃,就像引子故事中的兩個人,他們的生命就被逼到了無路可退的境地,而這時應該背水一戰像跳下去的那個人一樣勇敢地跳下去。背水一戰屬於在特殊情況下的主動選擇。而主動選擇對生命來說,太重要太重要了。主動選擇體現了生命意誌的不可摧折,體現了人在各種挑戰麵前的求勝欲望與必勝信心。
一旦決定背水一戰,情況往往出現轉機。
一旦打響背水一戰,結果往往產生奇跡。
看來已無希望之事出現了希望,看來無法實現之事卻偏偏實現,看來隻能犧牲之路卻終於出現坦途……看來看去看出了一條結論:關鍵或危險時刻,背水一戰是最好的選擇!
什麼都不顧了,反能顧全許多;什麼都不想了,反能得到許多;什麼都可以舍棄,反而多有保留。
經曆過背水一戰,回顧往事,就會情不自禁地留戀,那真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