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幾近絕境,於是他決定鋌而走險,故伎重演,把別人拋出的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統統吃進。他很快就被淹沒在拋售股票的洪流之中——每股進一步跌到12美元。杜蘭特發覺資金耗盡,於是更加孤注一擲:著手用自己名下的通用汽車公司股票抵押貸款。這是一個愚蠢的做法,並且是致命的。

當市場在11月18日收盤的時候,杜蘭特感到在第二天早晨開盤之前急需94萬美元,沒有這筆錢,他就不能滿足債主提出的另加副保的要求,這樣他就會破產。因此他走了最後一著棋:打電話給J·P·摩根公司,要求他按每股12美元的價格,購買他持有的110萬股通用汽車公司股票。然後他通知了皮埃爾和拉斯科布。

皮埃爾知道杜蘭特就要垮台了,他同摩根公司合夥人碰頭,然後他們一起和杜蘭特會麵,皮埃爾心裏知道,整個證券市場的局勢發展可危,如果杜蘭特突然違約,不肯償還經紀人貸款,他們就可能被迫關門,以致引起一場金融總崩潰,所以他立即擬訂一份計劃,隻要杜蘭特出讓他的控製權並辭去總經理的職務,他會得到幫助而擺脫困境。然後,他們向杜蘭特下了最後通碟:他們將按每股9.5美元這個遠遠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他的價值2700萬美元的股票。杜蘭特除了屈服別無選擇,因為他已經破產了。

兩星期後,1920年12月1日,皮埃爾·杜邦就任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一身兼有最高行政職務和董事長職務,當時他隻說了一句雙關妙語:他充當了“我們自己的破產案產業管理人”。通用汽車公司就這樣被杜邦集團兼並了。

似乎命運格外照顧杜邦家族,而且他們的每次成功都似乎有著某種必然性。然而事實上拿杜邦家的話來說,“一蹴而就的那種機會是很少的。大多數情況下,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而一旦把握住了機遇的最佳時刻和決策的最佳點,成功便朝你走來了。”事實也正是如此,如果杜邦沒有瞄準最佳時機就去購買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也許能因為其財力雄厚而無損或獲利,但那樣就不可能將整個通用汽車公司掌握到手中。

至於對通用汽車公司的兼並,杜邦家自有他們的說法,“商業上弱肉強食的競爭是難免的,也是十分激烈的。正如杜蘭特吞並了奧克蘭汽車公司一樣,我們如法炮製地將通用汽車公司納入杜邦的旗下。一個真正有遠見或抱負的企業家,是不能在競爭中用感情來處理問題的。我們除了毫不猶豫地將競爭對手打翻在地外,沒有比這更好的決定了,因為若不這樣的話,很快你就會後悔,因為競爭對手的拳頭已經砸到你的臉上。”正是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中毫不手軟的表現,才有了杜邦競技商場上的輝煌曆程。

5.建立杜邦全球企業

1949年,美國政府介入了經濟協調,決定在大企業財團中保持一些平衡,同時防止國內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完全被杜邦家族所壟斷。在這種形勢下,司法部長湯姆·克拉克代表政府向芝加哥地區法院提出反托拉斯訴訟案,以分散“美國惟一最大的集權。”被告共100多名,其中包括杜邦家族的克裏斯蒂安那證券公司在通用汽車公司的5.6億美元的投資。政府指控公司一手操縱通用汽車公司中高級職員、董事以及政策的選擇權,把持了分發紅利的委員會等等,作為違反謝爾曼——克萊頓反托拉斯法的證據。訴訟要求取消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之間的一切合同,出售杜邦公司在美國橡膠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和動力化學品公司所擁有的全部股票。

起訴人長克拉克原來是杜邦公司院外活動集團成員,現任司法部長。他的做法使杜邦公司懷疑是受到了摩根財團的指使,同時也不排除杜魯門總統想在大企業界找個替罪羊以討好勞工的安排。後來,因朝鮮戰爭和氫彈合同,政府的進攻告一段落,但並沒有結束。1952年,政府對186名杜邦家族成員提出集體起訴:“本案記錄證據表明,老一輩杜邦家族成員和他們的被告代表一貫奉行的政策是,在生前把一大部分股權分配給家族中的未成年人,一般是通過設立股份信托公司的辦法。”1953年2月,原杜邦公司第六任總裁、83歲的皮埃爾·S·杜邦出庭作證,盡管有大量不利於他的證據,皮埃爾還是堅決否認了政府對他的指控。他說潛在市場“我與個人對購買通用汽車公司股份的意見,或者我所投的讚成票都毫不相幹”。他把政府指控他非法建立50億美元的大工業帝國說成是“無中生有”。

與此同時,杜邦公司總裁格林沃爾特將反攻的重任交給了兩名高級職員,即哈羅德·布雷曼及其助手格倫·佩裏,這兩個人都是新聞界出身的宣傳、公關好手。他們利用報社為公司服務,抓住對杜邦公司感興趣和有利害關係的人做宣傳對象,大造輿論,強調資本和資源的高度集中比複舊派主張的自由放任的分散經濟優越。布雷曼的宣傳功勢的確收到了預計的效果。

還有一方麵的反攻是暗中進行的。杜邦公司拿出巨款上下打點,買通了很多法官和政府要員。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100萬美元足夠買到法官們的信任了。這種雙管齊下的努力使杜邦家族終於打贏了反托拉斯一案的官司。第一步,政府放棄了對整個杜邦家族的攻擊,隻把指控局限在7個人身上。第二步,1954年12月,法官沃爾特·拉比伊作出裁決,認為政府並沒有充分證實當初家族買進通用汽車公司股份時懷有壟斷的企圖,那隻不過是曆史上的意外事件而已。聽到這個裁決,杜邦公司總裁格林沃爾特隻講了一句話——“我們相信結果會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