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如果一個人從內心裏麵根本不在乎吃肉和吃素到底有什麼分別,那麼他也就絕對不可能產生對肉或者對素的執著,不是嗎?
有執著就會有痛苦,執著越強越痛苦!
繼續說這位愛吃肉的人。他越是把肉食和素食之間的區別看得越大,自然也就越愛吃油膩,因為產生了過度的執著,故而他就忽略了人的身體對脂肪的承受程度,久而久之,因為過度攝入脂肪造成了體重增加,進而又得了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
我們不能對人要求過高,必須強迫每一個人都得徹底放下執著,都得做到徹底沒有分別心,像佛家描述的佛菩薩一樣,看什麼都一樣,發自內心的認為“眾生平等”,但是我們可以要求也有義務要求一些身邊的人要適當降低原本已經過於強烈的“執著”心——不妨少吃點肉,多吃點蔬菜。
所以醫生告訴你的,養生專家告訴你的,減肥專家告訴你的那些個做法,無非都是讓你降低對肉的執著。
再看汽車的例子。
你每次接孩子時,看到人家都開著寶馬路虎之類的車,又酷又瀟灑,低頭看看自己的國產夏利,你就覺得心裏特別不是個滋味,於是乎,你暗自砥礪自己,從此以後,一定要把拉完的粑粑塗抹在自己家客廳的牆上,也就是要“發憤圖強”,還給自己定下目標,幾年之內一定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等等。
你每天除了上班之外,還主動出去兼職,周六日也絕不在家陪老婆孩子,每天早出晚歸,晚上10點洗完腳之後勸老婆孩子早睡覺,自己還要再學2個小時的第二外語,晚上12點以後還要再泡一杯咖啡硬撐大眼睛看一段相生金水的《辦公室實用暴力美學》,否則實在無法安心睡覺,為此你的老婆每天“別有用心”地哄孩子睡著之後像甄嬛一樣等著你翻牌子而你卻不搭理她,第二天早晨5點就被鬧鍾叫醒,狂看2個小時比爾蓋茨、李嘉誠、喬布斯的傳記,上班的路上汽車裏循環播放的是“我是最好的!”這類歇斯底裏呐喊式的傳銷人士必念過一萬次以上的口號。
結果,半年以後,你沒有如期實現夏利變成法拉利的夢想,相反,你因過度透支你的身體而住院了,此時夫妻感情也日漸冷漠,孩子對你也不再親近。
這就是“分別心”導致了你的過度“執著”。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因為對是否有房子有“分別心”,所以就會對必須要買房子而執著,所以也就會釀成因房子而拆散無數鴛鴦的悲劇。
因為對房子的大小有“分別心”,所以就會產生對大房子的執著,所以就會因為過度承擔房貸而降低了生活的樂趣和質量。
因為對人的長相有“分別心”,所以也就會產生對漂亮外表的執著,所以就會有無數整容手術後遺症的痛苦伴隨人們而來。
因為……
縱觀身邊,可以繼續“因為”下去的東西太多太多。
又會有讀者站出來說:可是人和人本來就有分別啊!例如,從小受到的教育就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兩片絕對相同的葉子。
再例如,剛接觸哲學的時候老師就一而再地在我們耳根子旁邊念叨:一個賤人即使再矯情,她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我現在就來好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筆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自然有他本來的麵目,而人作為有靈性的動物,往往因為看待事物的視角不同進而就會產生分別心,也就產生一些虛幻的執著。
就說人和人的分別吧!如果你非要從有錢沒錢的角度來看,你自然也就因為沒錢而自卑,同樣你也可能因為暴富而迷失自我。
如果你非要從美醜、是否有錢等角度來看待自己和他人,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分別心,進而產生讓你試圖去彌補這種分別的執著,如果執著的過深,痛苦就會產生。
筆者有個哥們兒,有一天同我坐而論道,大談對美女的執著。他說:“我見到美女就有上去留電話號碼的衝動,這就是執著。也正是受益於這種執著,才會讓我采花無數盡享豔福……”
我當時就說:“你這不叫見到美女就執著,你這叫見到美女就直著!”
我舉此哥們的例子就是要說明,現在男人選擇女朋友和妻子幾乎都把執著點放在外貌上,這就有點走偏,如果女人外貌是對你的唯一吸引點,當容顏老去時她對你的唯一吸引點也就沒有了,婚姻就會亮紅燈,而如果你在她的外貌之外還有別的在意的地方,那麼對於你們婚姻的穩定就會多一根支柱。所以,筆者不反對男人貪戀女色,這都是上帝賜給大家的些許本能,但是筆者反對什麼都不好而唯獨隻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