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告誡大家“眾生平等”,意思就是要讓我們對人和人之間不要用分別心來看待,雖然我等俗人目前做不到佛所說的那種境界,但我們試著去降低和減少這種分別心還是可以的,如果讀者你真的有意識去從減少分別心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思維,你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會不再讓你那麼痛苦、那麼不可釋懷。
就說人。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管什麼人種,從分子一級別的角度來講,都是一樣的,大家都逃不掉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那些元素的構成,所以不管你有錢沒錢,不管你帥不帥,不管你高矮胖瘦,大家微觀上都是一樣的。從這一科學角度,眾生不就是平等的嗎?
你開法拉利、瑪莎拉蒂的也得吃飯拉屎,我跑步上班的也得吃飯拉屎,年入幾個億的有可能過得提心吊膽,農村種地的老頭老太太吃完飯看著夕陽抽一袋旱煙、摸一摸身邊的大黃狗,倒也自得其樂。
所以,筆者在前麵的文章中講過,做人的快樂有的時候要向外求,有的時候要向內求,當時提到過一個詞叫“反求諸己”,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當向外求總是不能實現時,不妨反轉方向向內求,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
再談談“妄想”。
“妄想”很好理解。因為你執著,所以你就會生出對你要執著的東西的貪戀,進而就會產生對你沒有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東西的念想,而這些念想畢竟是你自己幻想出來的,是不真實的。
但是,“妄想”對執著有加強的作用!
還是舉上麵吃肉的例子。
那個愛吃肉的哥們兒,哪天饞蟲被勾起來了,又想吃肉,但是醫生說,為了降低他的“三高”,建議一段時間先吃素,於是乎他又強忍了。
正在這時,電視上正在演某洋快餐的廣告,兩片麵包之間晃動著一塊炸雞腿,廣告上的模特還對著電視機前的這位哥們兒做了個慢動作特寫的吃相,隻見那小妞粉嫩粉嫩的嘴唇在掠過炸雞腿之後迅速因為油脂的浸染而變得閃亮起來,關鍵還有個畫外音說什麼隻要12元,加量不加價。
注意,廣告加重了這位嗜肉者對肉的“妄想”,最後他終於繃不住了,拿起電話就撥了電視廣告右下方的電話叫了一份外賣……
妄想因執著而起,妄想又能強化執著。
講完“執著”、“妄想”、“分別”之後,我們再講四個關於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動,這四個概念都是需要大家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自省和消除的,它們是“執著”、“妄想”、“分別”在我們這些世俗人身上的不良表現,它們分別是:貪、嗔、癡、慢。
貪,就是貪婪;癡,就是愚癡,愚昧的癡迷;嗔,就是抱怨和憤怒;慢,就是傲慢,拿自己太當回事兒。
大家拿這四個字來反省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的痛苦離不開這四個字。
下麵分別舉例說明。
貪:因貪腐而下馬的貪官,基本就是因為貪婪所致,這一點無需詳細解釋。
癡:年輕人的網癮,最後在虛擬的世界裏不能自拔,就屬於愚昧的癡迷。
嗔:稍有不順心就抱怨和生氣,不能做到“視怒為敵”,就是嗔。
慢:覺得自己了不起,太拿自己當回事兒,對“自己”的存在過於執著,於是人們都不願意跟你接觸,你自己也覺得和社會無法融入到一起,就是慢。
我們一切的苦惱都離不開這四個字。所以大家要經常停下在社會中打拚的腳步,對照這四個字來重新審視自己,及時給自己的靈魂排排毒,或許你會在職場和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讀到這裏大家也發現了,講了半天佛家的東西,隻字沒有提什麼神仙保佑、佛保佑之類的怪力亂神,可見,不要以為你給佛上香磕頭,接受了你的行賄之後的佛就會施展神通保佑你。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歸根結底用咱們非出家人都能明白的話講,無非一句話:改變你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就會改變你的心態和行為,進而就會改變你的命運。
這就是筆者所理解的佛的本質,其實是很有正能量的、很有智慧的、很唯物的一套思想體係。
衷心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把本篇反複多讀幾遍,對你真的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