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 藥物治療與化學藥物的興起(1 / 3)

東西方醫學誕生在地理位置優越、人文積澱深厚的文明古國,豐富的動物、植物和礦物資源為各自藥物學研究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資源,活躍開放的思維與善於鑽研的態度為藥物學研究的進步提供了無盡的智力支持。無論是古希臘人在身心享受的礦泉浴中獲得的防治疾病的經驗,還是古希臘人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治療疾病的嚐試,還是東西方藥物學發展曆程中以人試藥的勇敢實踐,都體現了在漫長的曆史演進過程中人們對天然藥物的熾熱情感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研究。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人們不再滿足於過去手段單一的藥物研究方法,在科學理念的指導下,應用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在探索化學合成藥物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化學藥物的興起,在促進疾病治療水平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危害。

8.1古希臘人眼中神奇的礦泉浴

地處歐洲腹地、地中海沿岸的希臘,境內多山,且三麵環海,地中海氣候使那裏的夏季尤為漫長,強烈的陽光,炎熱的天氣,加上時常斷流的河水,讓人們備受幹燥高溫的困擾。古希臘人為了保持清潔衛生和身體健康,經常進行沐浴。城市建有引水設施,人們利用這些設施建成淋浴室,使得百姓在使用盆浴、池浴的同時,還能享受淋浴的快樂。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古希臘城市就已經建立公共浴室供居民使用。

古希臘人發現,沐浴不光能使人們洗去身體表麵的汙垢,通過調節水溫,還能起到夏天降低體溫、冬天溫暖身體的作用。身體在溫和的水裏浸泡一段時間,疲勞的肌肉和肢體會感覺到格外輕鬆;身體被淋浴的水柱衝擊後,酸痛的肌肉猶如被按摩師精心按摩過一樣舒暢。尤其是蒸汽浴的產生,更是掀起了古希臘人沐浴的新時尚。蒸汽房通常是一間密封較好的圓頂小屋,屋頂鑿有圓孔方便陽光進入,用以照明和透氣,屋內地板上放有導熱性較好的石頭,人們在燒熱的石頭上頻繁澆水,產生大量水蒸氣,人們在滿含熱量及彌漫水蒸氣的浴室中熏蒸沐浴,使皮膚毛孔充分張開以進行徹底呼吸,然後把浴膏和炭灰塗抹在身體表麵,再用浮堿和細沙擦拭,然後用金屬浴刷刷去,最後選擇合適溫度的水衝洗幹淨。即使身體表麵的汙垢得以最大限度的清理,又加速了體內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沐浴結束,再在身上塗抹香膏或橄欖油,既防止皮膚因失水而過於幹燥,又使身體散發清香,精神舒爽。

在經曆長期的沐浴體驗後,古希臘人悟出了沐浴對預防疾病乃至治療疾病的重要價值。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在治療患者時,也經常囑咐他們通過沐浴來配合治療,不同的疾病要使用不同溫度的水。如患有肺炎和背部疼痛的患者適宜洗熱水浴,而患有身體腫脹和關節疼痛的患者則適宜洗冷水浴等。古希臘人不光注重沐浴方式的選擇、水溫的調節,還認識到水質的不同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希臘境內多山,而且有不少活火山,很多山上都流淌著富含礦物質的泉水,這些泉水溫度比河水要高,適合各個季節洗浴。公元前500年古希臘人就發現,經常在含有硫黃的泉水裏洗浴,一些患有皮膚病的人病情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人們逐漸意識到,礦泉水中含有的某些成分發揮了重要的治療效果。人們紛紛前往山上尋找礦泉,發現了很多具有治療效果的礦泉水,使得古希臘人防病治病的方法更加豐富。這種用礦泉水沐浴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對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人們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3世紀的古羅馬時代,人們對礦泉水的開發和利用已初具規模,羅馬城內興建了大量的礦泉浴場,鼎盛時期浴場多達860餘個。較為著名的浴場當推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216年,當時卡拉卡拉統治羅馬帝國,因此該浴場就以統治者之名命名。浴場占地16萬平方米,除3萬平方米的浴場外,還有圖書館、競技場、散步道、健身房等各種設施,可謂當時的大型休閑中心。浴場內分為冷水、溫水、熱水浴室和蒸汽室及更衣室,設施豪華,功能齊全。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統治者思想日趨保守,礦泉浴也因政府禁止水浴的政策而近於滅絕。但當時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羅馬浴池卻並沒有完全被曆史所淘汰,它們經受住了曆史的滄桑,留存在現在歐洲一些國家,供遊人欣賞觀光,回味古羅馬礦泉浴的美妙感覺。

古羅馬帝國的衰落並沒有阻礙歐洲溫泉浴研究的進展,15世紀之後,以意大利為代表的溫泉研究逐漸深入。18世紀以後,人們更是將礦泉水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究。1742年,在總結前人研究礦泉水成果的基礎上,德國醫師霍夫曼首次對礦泉水的某些成分進行了確定,這為礦泉研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之後歐洲的多位學者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完善,他們采用了化學分析的先進方法,在對礦泉的化學分析研究方麵達到了一定的學術高度。20世紀以後,礦泉研究在經曆了漫長時間的積累之後,開始向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階段邁進,專門從事礦泉研究的機構在一些發達國家紛紛成立,通過舉辦培訓班培養研究人才,在臨床醫生中開展礦泉療養教育,把礦泉浴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他們通過舉辦學術活動、發表學術論著來交流礦泉研究的新趨勢和新動向。受這一趨勢的影響,亞洲的日本在1935年成立了溫泉氣候物理醫學學會,美國也建立了一些礦泉研究所。泡溫泉逐漸成了歐洲人享受生活、保障健康不可缺少的生活習慣,也促進人們將礦泉水沐浴作為一門科學進行深入研究。時至今日,人們對礦泉浴的功效認識越來越豐富,除了用於醫學治療領域,還被引入到美容護膚領域,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它帶來的恩惠。

8.2古希臘人以毒攻毒的新發現

古希臘藥物是吸收了外來醫藥文化,在宗教迷信束縛較少的情況下,在經驗醫學的基礎上,接受自然哲學影響,以其獨特的精神發展起來的。在古希臘藥物學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是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他的著作中提到的藥物有數百種。他主張將醫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他認為醫學是一門技藝,必須擺脫哲學家虛妄的思辨,突出實用目的——治愈患者;他同時又宣布要將醫藥學從廟堂醫學、祭司手中解放出來,他的著作中從未提及巫術。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經驗、“四體液學說”、醫德思想在西方影響很大,他被西方稱為“醫學之父”。他強調用藥的目的完全是幫助患者恢複適應自然的能力。他雖然比較注重患者的自然愈合力,但也不忽視有效藥物的使用。希波克拉底常用的治療法是“以毒攻毒”,如誘發咳嗽的藥可用以治愈咳嗽;藜蘆會引起嘔吐和腹瀉,他卻用此藥治愈上吐下瀉的患者。

阿司匹林的發現,就是受到希波克拉底這一思想影響的生動體現。1758年,英國醫學家愛德華·斯通在為研究治療發熱的特效藥物而感覺異常煩惱時,他忽然想起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就曾發現柳樹在潮濕的地方長得非常茂盛。而當時的人們認為,潮濕是導致發熱症狀加重的重要因素,在希波克拉底以毒攻毒思想的指導下,他嚐試對柳樹皮進行研究,試圖從柳樹皮中尋求治療發熱的有效成分。起初他試著品嚐了普通的白柳樹皮,樹皮的苦味使他想起金雞納樹的樹皮,後人曾經在金雞納樹樹皮裏提取出了用於治療瘧疾的奎寧,後來又被用作止痛劑。這促使斯通決定通過藥物試驗來驗證他的這一設想,用柳樹皮的浸泡液對大約50名患者進行了治療。他發現這種汁液對治療發熱非常有效,就將他的試驗結果報告給英國皇家學會。後來歐洲醫學家們在他的這一發現基礎上,曆經100餘年的努力,最終合成了阿司匹林,並通過藥物試驗驗證了它的有效性。雖然斯通並不知道也沒有研究出柳樹皮中發揮治療作用的成分是什麼,但卻為人們進一步研究並最終發現阿司匹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藥物學史上的重大進步,恰恰是希波克拉底以毒攻毒思想的生動體現。

希波克拉底的這一發現,使得人們在藥物學研究領域步入更深的層次。1790年,德國猶太人哈尼曼醫生在希波克拉底思想的啟發下,將使用可以誘發某種疾病的藥物來治療該病的方法提升為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順勢療法,即以毒攻毒。它的理論根據是一定劑量的某些藥物可以誘發疾病,但小劑量使用該藥則可治療該病。

順勢療法在形成後的200多年裏西方醫學界掀起了巨大浪潮,對很多傳統療法治療效果不佳的疾病發揮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彌補了傳統西醫療法的不足。1813年,哈尼曼醫生運用順勢療法為士兵們治愈了傷寒和霍亂。1827年,順勢療法被引入英國,並受到英國醫生的普遍歡迎,很多醫生開始自願學習這種療法,多年後泰肯特編著的《順勢療法總錄》反映了順勢療法在英國發展的勢頭,這些為後來國際順勢療法學院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830年,順勢療法被引入法國,40年後以運用順勢療法為主的聖亞克醫院在巴黎創建,以研究順勢療法為主的醫學院也相繼成立,並且為培養的學生頒發了順勢療法研究學位,這些措施促進了順勢療法在法國的有序發展。1948年,法國首次正式規定順勢療法藥物的生產步驟,以法律形式確保了順勢療法實施的秩序性。1965年,法國藥物總彙將順勢療法藥物名稱正式納入,從而有力地保證了順勢療法臨床應用的科學性。順勢療法在歐洲大陸大行其道,尤其是在1832年順勢療法有效地應對流行性霍亂襲擊之後,這股風潮很快出現席卷世界的趨勢。1833年,順勢療法被引入美國,隨後順勢療法研究所和順勢療法醫學會也陸續創立,多家醫學院校將順勢療法作為講授內容在學生中推廣。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鑒於順勢療法的諸多優勢,公開呼籲世界各國對其開展研究,以彌補現代醫學在治療方法上的不足,減少西藥對人體的毒副作用。20世紀90年代,隨著回歸自然思潮的興起及基因、微納米技術和量子醫學的發展,順勢療法獲得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機遇,大有風靡世界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