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楊廣雁門險些喪命 李世民獻策救皇上(3 / 3)

那是一份抄印的皇上詔旨,雲定興逐句讀完,知道不是虛傳,而且雁門的情勢已十分緊急,皇上有險了!

他立即吩咐說:“傳本將軍令,留守汾陽宮的所有士卒迅速集結,隨本將軍趕赴雁門救駕!”

“遵命!”校尉答應著,但沒有動身,遲疑地問,“將軍,突厥兵有幾十萬之眾,我們隻有兩千人馬。還有,咱們走了,這汾陽……”

雲定興說:“皇上詔令寫得明白,要四方守令招募兵勇。我們一路上邊走邊招就是。再說,前往救援的絕不是我們這一軍。至於汾陽麼,”他頓了頓,果斷地說,“顧不得那麼多了。天下宮殿萬千,皇上卻隻有一位,還是救駕要緊!”

雲定興率部趕到雁門的時候,他的兵馬已從兩千擴充到了兩萬。但是,當他從山林中遙望雁門城池的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到,靠這點兵力救援解圍確實差得太遠。突厥兵營遍布荒野,其他援軍還未見蹤影,若孤軍硬拚,無疑是拿雞蛋碰石頭。看來,要想救駕,隻有計取。

兩萬多人悄悄在山林中安營紮寨,靜靜地等了三天,隻聽突厥人攻城的殺聲遠遠傳來,卻不見有一兵一卒援軍趕到,雲定興更是無計可施,一愁莫展。無奈之中,雲定興獨坐營帳,喝開了悶酒。

正喝著,忽有侍衛來報:“帳外有一位少年求見將軍,說有解圍之計獻上。”

雲定興一愣,急忙說:“快請他進來!”

這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夥子,精神抖擻,透著一股英俊勇武之氣。進帳後即向雲定興施禮:“軍丁李世民拜見將軍!”

單看他的舉止,雲定興就覺得氣質不凡,就問:“你是本將軍的士卒嗎?”

李世民回答:“剛剛應招到將軍麾下。”

“哦,你多大了?”

“十六歲。”

雲定興疑惑地問:“這麼小的年紀就應招入伍,是覺得打仗新奇,瞞著父母偷跑出來的吧?”

李世民平靜地答道:“將軍猜錯了。家父李淵,被皇上命為撫慰大使,正率部在河東剿匪。李世民也有大誌,學父親為國效力!”

雲定興猛地從桌後站起來,奔到李世民麵前,拉著他的手,又驚又喜地說:“原來是李淵的兒子!真是將門出虎子啊。來,跟你世伯同坐!”

一老一少在桌邊坐下,雲定興要給李世民拿酒,被他謝絕了。雲定興又將李世民打量一番,說:“世兄為國應招作戰,忠心可嘉。不過依你弱冠之年,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李世民說:“將軍,甘羅十二歲拜相,世民已十六歲,應當為國效力。用兵打仗,臨陣殺賊,不盡在氣力強弱,還要有智有謀。有了好謀略,即使氣力不強,兵卒也能以一當十!”

這番話出自一個十六歲孩子之口,雲定興不得不對眼前這個娃娃刮目相看,他連連點頭說:“好,說得好!不愧是李淵將軍的令郎!世民,眼下要解雁門之圍,卻正是一個敵強我弱的形勢。你是不是有什麼好計策?”

“好計策不敢當。世民隻是有個主意,想說給將軍聽聽。”

雲定興急切地說:“快講!”

“將軍可曾想過,始畢可汗為什麼敢率兵追擊皇上,圍攻雁門?那就是他以為,雁門地處邊塞荒漠,距關西、關中以至中原極為遙遠,朝廷的援兵不會很快趕到,因而突厥才如此猖狂。如果始畢可汗一旦發現大隋援軍從背後包抄而來,他一定陣腳大亂,倉惶撤兵。”

雲定興哈哈大笑,說:“那是當然了。可眼下的局麵是,咱們的救援大軍遲遲未到呀!”

“可是,我們不是已經到了嗎?”李世民微笑著說,語氣十分輕鬆。

“我們?我們隻有兩萬人啊。”

“將軍說得對,我們的人馬的確是少了些,而且多是現在招募的士兵,沒有經過戰陣。不過,如果能讓突厥兵將我們的兩萬兵馬信為二十萬呢?那可就大不一樣了!”

“嗯?這卻有些道理。你說,怎樣才能讓始畢可汗相信我們大軍已到?”

李世民侃侃而談:“將軍,若把兩萬人馬分為數十隊,拉開二十裏,白天各隊搖動旌旗,看似綿延不絕。到夜晚鉦鼓齊鳴,喧聲四達。突厥兵不知虛實,就會望風遁逃。”

雲定興擊掌稱讚說:“真是英雄出少年。世民,比起你來,我愧為將軍了!”遂命李世民留在將軍營中,協助自己調度兵馬。

始畢可汗久攻雁門不破,讓他大傷腦筋。忽見身後旌旗漫卷,夜間又是鉦鼓之聲不絕於耳,不免心悸。派小隊分頭去探,那些士兵恐遭不測,根本未到近前,便返回來報:隋朝大隊援兵到了!恰在這時候,義成公主又派人送來急報:北方的幾個部族乘虛而入,侵襲突厥,可汗大營告急!當然,這也是義成公主接到楊廣的密信後,想出的一個解圍之策。

始畢可汗果然慌了手腳。雁門久攻不克,身後又來了大隊援軍,已有了夾擊之勢,若再讓那幾個刁蠻部族從北麵斷了退路,那就不堪設想了。權衡再三,最後當機立斷:撤!

這天深夜,突厥兵靜悄悄從雁門城下撤走,急急忙忙奪路北上,趕回自己的塞外老巢去了。

雁門關險些成了鬼門關,如今危急已經解除,城門洞開,雲定興率部將進城拜見皇上。

經曆了生死危難的楊廣,見到雲定興入城晉見,有恍如隔世之感,悲喜交集,不禁又潸然淚下。

雲定興率部下跪地叩頭,說:“臣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楊廣一邊擦拭著淚水,一邊說:“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朕日盼夜想,今天與眾卿相見,真的如在夢中啊!”

忽然,有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陛下,有李世民在,保陛下不再流淚!”

這話顯然有些莽撞了,而楊廣盯著這位口出狂言的少年,卻是一臉的欣喜與得意。他問雲定興:

“這個孩子是誰呀?”

“回奏陛下,他叫李世民,是慰撫大使李淵的兒子。此次解雁門之圍,臣就是用了李世民的計策!”

“了不起,了不起呀!”楊廣讚不絕口,“真不愧是李淵的兒子,智勇雙全,真是一個文武全才。李世民,這樣看來,朕還是你的表叔呢!”

皇上的這一句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到這時,雁門危急的緊張氣氛,才算是真正得到了緩解。

皇上的車駕,浩浩蕩蕩踏上歸程。楊廣回過頭看了看,雁門關城已經遠遠地落在後麵,模糊在自己的視線中。他長長的呼了一口氣。今天是九月十五日,被該殺的突厥小賊圍困在邊塞小城,已經整整三十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