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隻聽“嗖”的一聲,楊廣覺得額前掠過一縷陰風,他不自覺地抬手去擋,手臂在頭頂上方觸到一根硬梆梆的東西,仰頭一看,不由自主地“啊呀”一聲,驚得身邊禁衛手腳發抖。原來是城下射來的一支箭,穿透皇上的禦蓋,釘在上麵顫悠悠地晃動著。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這支箭低下二寸來,就會正中楊廣咽喉。
楊廣麵如黃蠟,再也顧不得看突厥人攻城,被禁衛攙扶著,哆哆嗦嗦走下了城牆,乘鑾駕飛也似地竄回禦營。踉踉蹌蹌地進門,一下跌坐在椅子上,就抱頭失聲大哭起來。
此時此刻,大業皇帝真的大驚大懼了,從晉王到天子,這是他有生以來從未經受過的驚懼。當年塞外出巡,親駕啟民可汗牙帳的傲氣霸氣蕩然無存,甚至連真龍天子的莊嚴儀容也全然不見了。
由號啕而嗚咽,由嗚咽而抽泣,皇上的哀痛驚動得隨駕近臣紛紛趕來,宇文述、蘇威、虞世基、樊子蓋,一個個束手侍立,麵麵相覷,默默無語,不知道該勸、該哄,還是該由皇上哭天抹淚地傷心下去好。
這樣持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皇上漸漸止住了哭泣。大臣們借機行事,見縫插針地異口同聲叫道:
“陛下!”
楊廣抬起頭,擦幹淚水,紅紅的眼看著幾位屬臣,哀哀地問:“怎麼辦?”
大臣們呆呆地站著,屋裏一片沉寂。城外突厥人攻城的呼嘯聲隱約傳來。
“說呀,到底該怎麼辦?難道就在此坐以待斃不成!”楊廣怒吼起來。
見龍顏大怒,幾位大臣撲通、撲通跪在了地上。
宇文述說:“陛下,臣願率五千鐵騎,殺開一條血路,護駕衝出重圍!”
楊廣雙眸一亮,問:“這辦法,能行?”
“臣以為不可!”納言蘇威接過來說,“陛下,就眼下情勢看,隻有固城防守,我們尚有優勢可言。而躍馬縱騎原本就是突厥人的長處。陛下即使衝出雁門,必然會被突厥騎兵圍追於曠野之上,凶吉難料。上國天子,絕不可冒險輕動!”
民部尚書樊子蓋也說:“陛下絕不可僥幸突圍,一旦發生不測將後悔莫及。眼下隻有堅守雁門,盡力挫敗突厥人攻城銳氣。再者,突厥用的是突襲之策,想必他糧秣不會太多,之所以攻勢凶猛,就是想速戰速決。鑒於此,我們更不應主動出擊,要以靜製動,與他相持,等待援兵。”
“援兵?援兵從哪裏來?”楊廣反問。
蘇威說:“陛下,援兵有兩路,一路即謂內援。陛下應選派一名幹練機敏之人,帶陛下詔書潛出雁門,敕令各地方守招募兵勇,馳援雁門。另一路或可稱外援。陛下,按突厥習俗,可賀敦可以參與軍機大事。義成公主是始畢可汗的可賀敦,雖遠嫁外夷,但畢竟是我大隋宗女,從她派使者急送突厥偷襲密報來看,她還是心係朝廷的。現在那位送信的使者還在城中,陛下可書信一封,讓他星夜奔馳,趕回去送給義成公主,陳說利害,讓義成公主設法叫始畢可汗撤兵。”
楊廣靜靜地聽著,時而頷首,時而支頤若有所思,麵容上漸漸地有了一些自信。
這時,虞世基也插言奏道:“陛下,戰之能勝,全靠軍中士氣。常言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陛下當再登城慰撫,立下勳格重賞有功將士,以此鼓舞士氣,振奮軍心,必然人人奮力殺敵,雁門之險何愁不可以解脫?”
要在往日,如有大臣這樣喋喋不休地勸諫,楊廣早就會大光其火了。他不止一次宣稱“朕從來就不喜歡聽人勸諫”,而文武百無一不知皇上的脾氣。但是今天絕非以往了,危難之際,皇上慌亂得沒有了主意和威風,隻有求計於臣卿,幾位屬臣也趁機大膽進言了。
楊廣決意固守城池,不去冒險突圍。他在幾位近臣的陪伴下又一次登臨城頭,慰撫將士。他又站到了突厥箭鏃射穿禦蓋的地方,這就為皇上的慰撫之舉平添了幾分無所畏懼,視死如歸的味道,守城將士群情激奮,楊廣振臂高呼:
“諸位將士,突厥小賊貌似強悍,不過是外強中幹,隻能逞凶於一時。你們要堅守城池,全力抗賊。朕決意同大家一道誓與雁門共存亡!如果得以保全,朕絕不埋沒諸位將士之勳勞。守城有功者,無皆直接授以六品,賜帛百段,有者都將依次升遷!”
守城將士山呼萬歲,士氣陡漲,紛紛表示奮力殺敵,決一死戰!
這天深夜,兩個人影沿繩索悄悄溜下城牆,然後一南一北,分頭鑽進了深深的夜幕之中。往北的,是去給義成公主送禦書的突厥使者;向南的,是一名禁軍校尉,懷揣皇上的詔令,召集援兵去了。
汾陽門外,坡勢平緩處有一座綠樹濃蔭遮掩著的院落,雖然不很大,建造得卻極為別致精巧,與汾陽宮相輔,成為這座離的裝飾和點綴。這就是守護汾陽的屯衛將軍雲定興的館舍。
雲定興的出身並不十分顯耀,他平生的黜陟榮辱,幾乎都與他的女兒有關。開皇二十年,被文帝廢黜的皇太子楊勇的寵妾雲昭訓,就是雲定興的女兒。不過並非嫡出,而是野合私生。楊勇為太子時,雲定興春風得意,進出東如自己家院,還時常拿一些奇巧精致的器玩送給楊勇,以博取賞識歡欣。不料風雲突變,楊勇失寵而被文帝廢黜,雲定興與東宮的頻繁交往亦成為太子“學壞”的主要根由之一,因此被文帝下令羈押。所幸他未參與太子“叛逆”陰謀,經過一番嚴密查審之後,不久便被釋放了。
雲定興跟宇文述私交甚密,楊廣立為太子後,宇文述成為東左衛率,是楊廣的膀臂心腹。雲定興與宇文述之間走動得更加親密,當然也花費了不少金銀錢財,換取了宇文述在楊廣麵前對他的美言。及至文帝駕崩仁壽宮,楊廣繼位大業,雖說將楊勇賜死,也使雲昭訓相隨著氣絕而去,但並非楊廣本意,他不想追究雲氏父女什麼。宇文述又乘機向皇上進言,說雲定興心靈手巧,尤善營造,為國忠心耿耿。於是雲定興又得起用。大業六年,楊廣二遊揚州之前,為準備征討高麗,進行了一次甲仗兵械巡查。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器械鎧甲,龍顏大悅,宇文述趁機說:“全是雲定興之功。”楊廣高興,任雲定興為少府丞,二征高麗時又擢為屯衛將軍。
這次皇上避暑汾陽,雲定興奉旨同行。皇上北出塞外,臨行時命他領兩千兵卒留守,分別駐紮汾陽內外和管涔山下護衛離,等禦駕歸來。
突然,院外大門處傳來一聲急促的叫喊:“將軍,不好了!”接著是一陣慌亂的腳步急奔上房而來。
跑進來的是一位駐紮山下的校尉,見了雲定興,他躬身抱拳,氣喘籲籲地稟報:“皇上被突厥賊兵圍困在雁門關,詔令四方守令招募兵馬,火速馳援救駕!”
雲定興驚疑地問:“這是哪裏傳來的消息?”
校尉掏出一張紙遞過來,說:“將軍請看,驛卒將皇上詔旨分發沿途郡縣,剛剛送到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