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來到汾陽富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這段時間裏,四處的員絡繹而至,該見的見了,該獻的獻了,唯獨沒有聽到始畢可汗的消息,他遠在塞外,還需要多一些耐心等待著,給他多留一些時間。
一陣陣朝見貢獻,迎來送往的熱鬧過後,汾陽沉寂下來。楊廣從早到晚閑著沒事,隻有讀讀書,賦賦詩。管涔山景色冷峻別致,能時常引發皇上的詩興。讀書寫詩乏了,就讓一班宮女奏樂歌舞,與她們狎昵調笑,再不然就帶一隊禁衛出,到樹林裏射殺幾隻飛禽,讓禦廚做一頓野味美餐。日子過得倒也清心快活,隻是平淡了些。
驛卒送來急奏,河東一帶又新起了幾撥盜賊。王須拔在上郡聚眾為寇,自稱漫天王,立國號為燕;李子通在淮南郡舉起楚王大旗,自立國號為吳……這些賊人也跟其他草寇一樣,占山為王,劫掠燒殺,抗糧抗租,無惡不為。地方員紛紛奏請皇上,火速派兵剿殺。
真是屋漏偏遭連陰雨,船破又遇頂頭風。自二征高麗以後,盜寇蜂起,禍患不斷。東西南北四方無處不有匪亂。朝廷頻頻出兵,勇武將帥也都紛紛領旨奔赴匪亂各處,率兵圍剿,卻沒有一處徹底平息。舊病未除,又生新患,朝中將帥匱乏,眼下的難題就是,派誰去河東領兵滅匪?
楊廣召幾位近臣議了半晌,最終還是納言蘇威提了一個人選:
“陛下,弘化太守李淵可以擔當此任。”
楊廣沉吟片刻,轉向宇文述問道:
“宇文卿,你說呢?”
宇文述眨眨眼,回味著皇上的語氣,不那麼嚴厲,不像斷然反駁,便大著膽子回答:“臣以為,李淵可以。”
楊廣問宇文述,自然有一番用意。安伽陀說的讖語,隻有他和宇文述知道。誅殺李敏一族,也是宇文述的主意。盡管楊廣知道李敏等人罪不該死,但是讖語既出,就總得找到應讖之人。既然姓李,小名又是洪兒,遭殺便是天意了。應讖者已除,又幫著宇文述翦滅了仇家,這事就當過去。至於李淵,楊廣原也將他劃歸應讖之列,但隻是懷疑而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監視,並未發覺異常。李淵告病在家,一天到晚除了喝酒無所事事,也就放心了。再說,總歸是姨表兄弟,不至於無中生有要他的命。不過這事總得借個梯子下樓,現在蘇威推薦了李淵,宇文述也表示同意,也正合了楊廣的心思。還有一層,宇文述既然不反對起用李淵,那他就不會、也不敢把讖語牽涉李淵的事抖落出去。
於是,楊廣說道:“既然眾卿都以為李淵可以,朕也沒有什麼說的了。”他指指虞世基,接著說,“虞卿即刻擬詔,命李淵為河東撫慰使,率兵馬五萬出河東掃蕩賊寇,不得延誤!”
不知不覺到了八月,楊廣在汾陽宮已經住了三個月。越住下去,他的心緒越是煩亂。本想著始畢可汗定會來跪拜朝見,可是三個月了,不怛沒見到始畢可汗的影子,連一封表示忠心的信也沒有送來。對上國天子的莫大藐視,讓楊廣龍顏大怒,更堅定了他即刻出塞北巡的決心,一定要殺一殺突厥這個刁蠻小族的銳氣。
偏巧在這時候,邊城樓煩太守派人送來急報,說始畢可汗糾集部眾為寇,大有奔襲汾陽宮之勢,請皇上速速駕返並州,以防不測。
楊廣聽虞世基讀完奏報,雖然氣得臉色鐵青,卻還是哈哈大笑,說:
“朕為大隋天子,馳騁沙場,身經百戰,豈能被一個小小的突厥嚇倒。若沒見此報,朕倒可以起駕返回。如今有了這份奏報,朕非出塞外不可了!傳朕旨意,各部將士迅速備好糧草,兩天後由此起程,隨駕北上!”
虞世基翻了翻曆書,兩天後正是八月初五。
八月初八,也就是楊廣車駕浩浩蕩蕩從汾陽宮出發的三天之後,隊伍正在行進當中,忽有一名突厥士卒騎著快馬迎麵直闖過來,說有緊急軍情麵奏大隋皇帝。
前衛軍士將他帶到楊廣駕前,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過頂送給皇上。楊廣接過來看,是義成公主寫來的密信。當他把信讀完,臉麵已成了灰黃的土色。原來義成公主在信中說,始畢可汗招募調集了三十多萬騎兵,拉開一個弧形大陣,正迎麵朝大隋皇上的隊伍襲來!
到底是義成公主啊?雖然已做了突厥人妻,但畢竟是隋室宗女,血脈同緣。這封密書送得太及時了!這消息非同小可。楊廣這才恍悟,自己太小看始畢可汗了。他沒料到小小突厥竟能糾集幾十萬兵馬,而此時自己身邊的將士不足十萬。他深知突厥人的驍勇剽悍,力量懸殊,一旦交鋒,必然敗多勝少。
舉目四望,現時立足的地方已屬塞外,大漠茫茫,無險可據,楊廣心中陡地一陣顫傈。
這時,宇文述湊上前來,低聲說:“陛下,突厥人自幼在馬背上長大,個個善騎,何況敵眾我寡,不能跟他在這荒漠上交手。臣以為,應當即刻調頭回撤,據守雁門關,然後再作打算。”
“嗯。”楊廣很不情願地答應著,“即便是權宜之計,也隻能這樣了。”
雁門城是雁門郡的郡治所在,雁門郡轄四十一城。因雁門城是並州向北出塞的最後一座關防,又是郡治,地理位置舉足重輕,故稱雁門關。
楊廣及隨駕出巡的十萬人馬剛剛湧入雁門,關鎖城防,突厥騎兵便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將雁門圍得水泄不通。
雁門城池不大,雖然是邊塞關城,卻因承平日久,疏於修築,城防也不很牢固。城中儲糧有限,隋軍進駐之後,連城中宮民共有十五萬人,存糧隻夠食用二十天左右。如今突厥大兵壓境,形勢已經非常險惡。突厥人來勢凶猛,雁門郡四十一城,已被突厥攻陷三十九座城池,僅剩雁門、崞縣兩座。崞縣在雁門以南不足百裏,守軍極弱,自守尚且不保,更沒有力量北援雁門。而且,如果雁門一開,崞縣將不攻自破。
始畢可汗雖是突厥首領,但也通曉兵貴神速、速戰速決的用兵韜略。圍城第二天,便率眾從四麵急攻雁門。雁門城牆原本還算得上高峻,但因年久失修,在突厥人的猛烈攻勢麵前就顯得有點脆弱了。一天當中,城垣曾有多處頻頻告急,幸虧守城將士奮力抵禦才轉危為安。
楊廣下令士卒拆除城中民宅,將大批磚瓦木料運上城頭加固防禦。隨後,他在眾多禁衛軍士的護衛下登上城牆,巡查戰況。
遙望城外,楊廣大吃一驚。滿山遍野全是突厥軍隊的營帳,一眼望不到盡頭。城池近處,突厥人攻城的聲勢撼天動地,一浪高過一浪。無數騎兵像黑壓壓的螞蟻,張弓搭箭嗷嗷地嚎叫著撲向城下,箭矢如驟雨似地射向城頭,不時有躲避不及的隋軍士兵中箭倒下,發出聲聲慘叫。士兵們有的忙著搬運磚石加固城頭,有的則或背或抬,將傷亡的弟兄弄到城下,亂糟糟的一團,說隻有招架之功絕不為過。身處此情此境,楊廣的心頓時涼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