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高瞻遠矚(2 / 3)

58同城最初是模仿Craigslist(美國的一個網上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而來,但是公司成立一年後發現中國的市場環境跟美國相距甚遠。Craigslist主要依靠用戶付費來獲取財富,但是在中國,用戶都喜歡免費,要想讓用戶付費很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58同城投錢創辦了一本DM雜誌——《生活圈》,希望依靠線上的資源在線下賺錢。但沒想到的是,僅一年後《生活圈》就停刊了。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發現他們並不適合做線下業務,於是才又重新回到線上主業中來。

為此,58同城的業務從C2C(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調整到了C2C和B2C(商業零售)並存,依靠C2C來獲得信息和廣告,依靠B2C來獲得企業用戶的付費。正是因為業務模式的轉變讓58同城終於有了大幅度的收入增長,並在2009年實現了盈利。

隨著第二輪、第三輪和第四輪投資的進入,2010年和2011年,58同城進入快速擴張的階段,除了繼續夯實分類信息業務之外,還開創了電子商務業務,其中的團購業務做得有聲有色。這期間,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從幾十人發展到幾百人,進而達到現在的數千人,在幾十個城市擁有分公司。

從58同城的發展經曆來看,58同城剛創立時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在創始人姚勁波的帶領下,整個公司秉持積極向上的精神披荊斬棘,最終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互聯網時代,一切都在飛速更新換代,對於企業來說,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初創企業極有可能由於敏銳的洞察力而感知到行業的走向,成為行業的巨無霸,行業巨頭企業也可能因為管理層的失誤而走向衰退。不論是機遇還是挑戰,企業都不可缺少史泰龍思維。

初創企業必須堅持,才能守得雲開見日出;而行業巨頭也必須堅持,才能免遭淘汰的厄運。

史泰龍思維就是要懂得堅持,互聯網時代,任何企業或者個人都必須深諳其道。創業需要堅持,成才需要堅持,做大企業更需要史泰龍思維!

48.跨界思維——跨出去才能變得更強大

定義:跨界就是不拘泥於固有的行業,而是積極投身其他行業。就好比小米一直做的是手機行業,但後來跨界進入電視機行業。

思維模式:開放式地投身其他行業。

分析:“跨界”這個詞在近幾年非常火,跨界思維也是現在互聯網上談論得最多的思維方法之一。跨界就是不拘泥於固有的行業,積極投身其他行業。就好比小米一直做的是手機行業,但後來跨界進入電視機行業一樣。

蘋果跨界進入手機行業起了一個帶頭的作用,在全球刮起了跨界之風。奇虎360跨界進入瀏覽器,360安全瀏覽器依靠360本身強大的用戶基數,迅速成為業界備受關注的瀏覽器。2014年,騰訊公司入駐丁香園,跨界進入醫療行業;支付寶也開始進入醫療行業……

“跨界”已經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商業巨頭的紛紛跨界,讓人們在領略跨界思維的巨大革命力量的同時不禁沉思:跨界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一家企業從弱做到強、從小做到大時,已經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這樣的企業往往在某個領域擁有其他企業無法匹敵的專業技能。譬如,奇虎360在網絡安全平台這一領域的實力是國內其他企業無法匹敵的。行業巨頭做大了之後,它就會開始跨界,這似乎是一種趨勢。

小米是做手機出身的,它的長處也在這方麵,但是它開始涉足電視行業,推出了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等產品。可以預測的是,小米將會在未來跨向更多行業,打造其他領域的小米品牌。

奇虎360是做殺毒軟件出身的,當它的殺毒軟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後,它就開始想著跨界了。因為它已具備跨界的實力,包括充足的資金和人才鏈。為此,360開始跨入互聯網瀏覽器平台行業,憑借瀏覽器平台的支持,開始做起了360搜索引擎、問答、視頻……

2014年8月6日,樂視網與海康威視“跨界”合作,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樂視網是著名的視頻播放網站,這次與海康威視“跨界”合作,其實是一次跨界共贏思維的實踐。

樂視網擁有強大的內容資源和硬件的研發優勢,而海康威視旗下的螢石具備智能視頻軟件的多項核心技術,在互聯網視頻監控領域布局多年。樂視和螢石都有各自強大的資源優勢,這一次的跨界合作完全是一次優勢資源的互補。

這對於雙方而言都是共贏的。因此,這次跨界合作便能順利進行下去。

跨界合作的真正意義在於:合作方可以分別拿出自己最擅長的一部分,將它們融合在一起創造驚人的效果。

很多企業做大做強了,都會選擇跨界,大多數企業跨界的原則是以原行業作為核心基本點,以其他跨界行業作為輔助,多方向而行,打造龐大的生態圈。就好比一棵樹長大後,靠粗壯龐大的樹幹作為支柱向四麵八方長出樹枝。

作為電商巨頭,騰訊這幾年一直在走著跨界之路,在諸多領域都留下了足跡。

2014年,海航集團與騰訊攜手,展開了一係列的合作。騰訊將為海航提供互聯網營銷資源,包括App推廣、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與騰訊QQ會員權益的打通等。也就是說,騰訊將全權負責海航集團在移動互聯網平台的運營。

作為互聯網大佬,騰訊擁有深厚的互聯網資源,長時間的經驗累積足以讓它傲視群雄。海航集團看重的就是這一點。二者的合作無疑是走向共贏的前提。

2014年9月2日,丁香園正式宣布獲得騰訊7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這是國內目前在醫療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這也標誌著,互聯網大佬騰訊開始跨界進入醫療行業。

作為傳統行業的支柱,醫療健康領域一直呈現著進而不退的趨勢。“健康”這個主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療健康領域將更具投資魅力。為此,騰訊投資丁香園正式布局醫療健康領域。

2014年5月底,支付寶宣布推出“未來醫院”計劃。所謂“未來醫院”,是按照支付寶的規劃來改變傳統醫院的掛號、繳費、獲取檢查報告等模式。

這是支付寶正式跨界進入醫療領域的開端。

看病難、掛號難等諸多難題,是近年來患者們普遍麵對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患者都有進大醫院、名醫院看病的想法,但正是因為大醫院、名醫院的人流量太大,看病難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支付寶抓住了患者的這個痛點,打造了支付寶醫療錢包。

患者看病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掛號、繳費,這從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

2014年6月3日,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由蘋果和海爾跨界打造的智能家居管理應用HomeKit。這標誌著傳統製造商海爾與科技巨頭蘋果跨界合作。

蘋果之所以選擇與海爾合作,是想讓手機連上家電,打通二者之間的通道;而海爾選擇與蘋果合作,則意味著傳統企業的轉型。

業界人士認為,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之間的跨界合作將是未來的發展潮流。

的確,傳統企業往往比較保守,對於時代的發展方向把握不精準。但是科技企業,尤其是科技巨頭則是時代的風向標,蘋果則是手機行業的引領者。如果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進行跨界合作,勢必可以達到跨品牌、跨傳統與現實這麼一個效果。

其實,“跨界”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龍頭企業跨界投資其他行業。譬如,原本是一家設計公司,等它做大做強了,它就會開始涉足其他領域,投資餐飲業、旅遊業、家具業等。這是業內的現狀。

僅僅滿足於自身的基礎行業是很難有大的突破的,如果具備一定的資金和實力是完全可以跨界進入其他領域。

互聯網時代,跨界思維常常被談論,騰訊正在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它從弱變強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跨界,從遊戲、視頻到網購、安全管家等,騰訊無疑踏入了各行各業。

阿裏巴巴也在不斷跨界,跨界領域從報紙、雜誌、手機甚至電視等不同的媒介領域,還牽手了便利店。

不論是騰訊還是阿裏巴巴的跨界,目的都在於打造一個超級的商業圈。

一個龐大的企業應該是跨界思維的踐行者,就像大型商場一樣,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人們隻要走進去,不論需要什麼,都可以得到滿足。也就是說,商業巨頭不斷跨界,目的在於加強自身的競爭力,這無疑也會讓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百度、騰訊、阿裏巴巴等都在打造自己的超級帝國,他們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簡單的產品上的競爭上,已經發展成為跨界競爭。麵對發展勢頭好的企業,他們無疑都有想收購的想法。

49.整合思維——整合並購比自己做更快

定義:整合思維的意思,是要求企業家有獨到的眼光,在麵對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善於選擇和發現多種要素進行組合並購成一個優質的係統。

思維模式:整合並購。

分析:整合思維的意思是要求企業家有獨到的眼光,在麵對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善於選擇和發現多種要素進行組合並購成一個優質的係統。

一家企業即使沒有核心的技術,如果善於整合資源,也一樣可以在競爭中處於不敗的地位。

整合思維的目的在於尋找事物的相同點,反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將事物的相同點抽離出來進行整合並購,以求達到利益最大化。互聯網時代,整個互聯網行業隨時都可能麵臨洗牌,“整合並購”成了互聯網行業的趨勢。

兼並曆來是整合並購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這一招也被互聯網企業廣泛使用。2000年,搜狐將國內最大的網絡遊戲網站17173和焦點房產網納於門下。2004年,新浪將CrillionCorp收購,在互聯網服務領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2013年,百度對91無線、糯米網、PPS等的投資並購,讓股價攀升至171美元。

2013年5月7日,百度以3.7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PPS視頻業務,將其與愛奇藝合並,使得愛奇藝一躍成為視頻圈的老二,僅次於剛剛完成整合並購的“優酷土豆”。

調整之後,愛奇藝主要定位於影視內容,PPS則定位於提供豐富內容的視頻娛樂平台。

2011年9月27日,人人網以8000萬美元收購了中國視頻分享網站56網。通過此次收購,56網將成為人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當時,人人網手中握有大量現金,視頻行業正處在低穀時期。人人網的此次收購之舉,正好借助56網來補充在原創視頻這一領域的缺失,占據視頻的高地。

視頻平台的相繼整合並購成了一種趨勢。國內大型視頻平台的資源重組不僅集中了優勢資源,以便更大程度地發揮視頻平台的便民功效,也將國內視頻平台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12年5月,國內第三大3C電子商務網站易迅網宣布將在年底完成和騰訊電商的整合,直接成為騰訊的一個自營單元。而2013年,QQ網購放棄自身的品牌並入易迅。

其實在2011年年底,騰訊就推出了B2C(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平台——QQ網購,希望依托QQ網購平台搏擊各路電商。盡管騰訊費盡心機培養QQ網購這個品牌,然而QQ網購似乎並不給力。

為此,騰訊瞄準了極具發展勢頭的易迅網,並將其並購。對於騰訊的這次整合並購,業界人士認為,這是騰訊進軍B2C市場的一個開端。對於騰訊而言,它財大氣粗,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實力重新做一個電商網站,隻是這種方法不但耗費時間長而且不易成功。因此,對於騰訊而言,還不如瞄準一個有發展勢頭的電商網站,將其並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