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動態和靜態結合的原則
初中地理效果評價中的靜態評價是學生學習目標達到度的評價,有利於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動態評價是對學生地理學習發展狀態的評價,考慮到學生過去的學習狀況和發展潛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隻有將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結合起來,才能相互補充,正確發揮評價的功能。動態與靜態結合的原則決定了初中地理學習效果評價是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評價。根據不同的適用範圍和評價目的,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作用。
(三)可行性原則
初中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評價指標和方案要依據一定的目的設置,評價指標既不要過於繁瑣,也不要過於簡化,評價方案切實可行,保證評價有效地開展。
四、地理學習效果評價中的主要問題
舊有的考試指導思想和方法嚴重阻礙課堂教學的改革,使地理教學目標中有利於學生發展的一些重要內容無法落實。由此,當前迫切需要對考試進行改革,引入新的評價觀。目前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觀念陳舊
對大多數學校來說,仍以考試觀代替評價觀,考試的功能主要是鑒定作用,而忽視了學習效果評價中的其他功能。
(二)考察內容不全麵
一些地理考試仍側重於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基礎知識的考查主要在“識記”層次上,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放在讀圖、填圖上,對於學生認識能力的考查在試卷中的比重過少,筆試部分對於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態度價值觀的考察幾乎未涉及。也就是說,對於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認識能力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態度價值觀的考查遠遠沒有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三)方法單一
長斯以來地理考試為終結性的閉卷筆試,考查方式單一。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偏重於地理知識的死記硬背,不能真正發揮中學地理教學的教育功能。
五、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主要方式
長期以來,地理學習效果的評價方法單一,主要是通過閉卷考試來進行的。從教育評價的角度上來說,單純的筆試不能夠全麵發揮學習效果評價多方麵的作用。多樣的評價方式,有利於實現對地理學習有效結果和作用進行價值判斷,有利於教學沿著素質教育的方向進行,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多方麵的發展,養成正確的態度價值觀,同時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以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部分能力為主的評價
主要考查學生的記憶、分析等認知能力和讀圖、填圖、繪圖的基本技能(主要為“初步學會”層次)。表現為閉卷考試或測驗。這種評價主要為定量的評價,為他人評價,在操作中可以將形成性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的思想滲入到這一考試類型中。如初中每學期進行一次統一的閉卷考試,將這一考試作為整個初中或高中階段學習效果評價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改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力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以考查學生基本技能和認識能力為主的評價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用圖、填圖、繪圖的基本技能(主要為“學會”層次),以及觀察、想象能力,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表現為開卷考試或測驗。這種評價主要為定量評價,為他人評價,在操作中可以將形成性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相對評價的思想滲人其中,使教學向著加強培養學生能力的方向發展,引導和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以考查學生基本技能、各種能力及態度價值觀為主的評價
主要考查學生的操作技能,解決問題、形成成果、與人合作的實踐交往能力,創新意識和能力,地理觀念、學習態度,對重大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念、行為等等。主要表現為實踐活動評價。這一評價主要為形成性評價,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結合的評價。實踐活動的方式與開卷考試的不同在於:第一,開卷考試限定較短的時間完成,而實踐活動可以在規定的一段時間內進行;第二,開卷考試強調學生的個體活動,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而實踐活動主要要求學生合作完成;第三,在實現教學目標上,側重點不同。
(四)以考查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參與程度為主的評價主要表現為對課堂表現的評價,包括課堂發言、討論參與程度、課堂活動的成果等等。
六、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主要模式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主要方式有開卷考試(或測驗)、閉卷考試(或測驗)、實踐活動、課堂表現等等。其組合起來主要有“開卷十閉卷十實踐活動”、“閉卷^實踐活^動”、“開卷十實踐活動”、“閉卷十課堂表現”等評價模式。這些模式是否有優劣之分?在實際的評價中應該如何操作?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說多種評價參與,並不是說在某一次評價中評價類型越全評價效果越好,“開卷——閉卷——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考查的比較全麵,但是“閉卷―實踐活動”、“開卷十實踐活動"、“閉卷十課堂表現十實踐活動”等評價模式也同樣可以達到好的評價效果。關鍵的問題,一是教師要對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目的、各種評價方式的作用和適用範圍做到心中有數,在選擇時充分考慮到學校的教學環境條件和學生的狀況;二要認識到地理學習效果評價是一種動態評價,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種評價的作用,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及時調整;三是評價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及方法,將其指導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相結合。如要充分開展個體內差異評價,將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比較,對於在地理學習某方麵比較吃力的學生,隻要學生盡了自己的努力,就應該充分肯定,且將其他優勢方麵加以表揚,提出希望;對於某些學習較好的學生,要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幫他們找到自身的不足,使他們更加全麵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