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
一、什麼是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
顧名思義,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是根據中學地理課的價值觀和教育目標,運用科學可行的方法、技術手段,對中學地理課的“教”和“學”進行價值判斷,從而為改進和完善中學地理課的“教”和“學”提供依據的過程。
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主體部分。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學校課堂教學的,我們這裏研究的主要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說它是對課堂教學係統的整體評價,涉及到的教育評價類型是比較複雜的。以絕對評價為主,但也有相對評價的成分,既是結果的評價,也是過程的評價,既有自我評價,也有他人評價,既有定量評價,也有定性評價。如果要全麵、客觀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評價應該是多方麵、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主體要涉及到教師、學生、教研員等。
全麵而客觀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師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二是教師同行和教學專家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三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學生家長、教育專家及社會人士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評價的對象是整個課堂教學係統。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在第一、二部分。
過去在評價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時我們往往重視第二部分的評價,而對於教師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缺乏足夠的重視、科學的方法和引導。第二部分的評價一般是由學校某一學科同組教師、區縣教研員或教師、市級教研員來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對某一節課的評價,有一定的主觀性和片麵性。第三部分的評價主要是區、市督導部門對學校涉及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的整體評價,地理教學評價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
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主要是:導向功能、激勵功能、改進功能、鑒定功能。
導向功能:通過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係和內容等方麵的引導,使地理教學沿著素質教育的方向進行,使教與學的雙方不斷努力接近理想的地理教學目標,發揮地理教育的最大效能。
激勵和改進功能: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使教師、學生和教研員不斷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增強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時調整、改進教與學,使其不斷得到完善。
鑒定功能: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可以對教與學雙方的工作進行價值判斷,通過對他們(主要是教師)工作的比較、區分和評定等級,判斷他們是否達到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並肯定長處,找出不足,篩選優劣,為教學管理服務。
三、中學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體係的建立
(一)教師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這部分評價的對象是教師和學生,其目的是增強師生對教學的參與感和自我體驗,弘揚師生的主動精神,使師生形成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習慣和能力,並促進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具體由教師自我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四部分組成,主要表現為教師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而“他人”限於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和學生。
教師和學生為評價主體的課堂教學評價,表現為定性和定量結合的終結性或形成性評價,同時也涉及到了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其中自我評價部分可以以提要的形式完成,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設置評價表,有量化的指標內容。
下麵列舉的是教師自我評價提要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表,是由北京市在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體係時設計的。教師自我評價的主體和對象均是教師,這個自我評價提要主要涉及了課堂教學的六大要素:教學的準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氣氛、師生及生生關係。該提要可以說是教師努力的方向,促使自已不斷反思,不斷自我發展。提要中所描述的行為有些是比較外顯的,但有的是他人不易察覺的。進行教師的自我評價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動性,找到自身的不足,以利於改進教學。
第二節對學生地理學習效果的評價
一、什麼是地理學習效果評價
教育評價的過程,是依照一定的價值標準,係統地收集資料,對教育領域內的評價對象(人或事)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地理學習效果的評價,是對學生地理課學習的有效結果和作用所進行的價值判斷。地理學習效果評價要涉及到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原則、功能、目標、評價對象和主體、評價方式和方法等等。
二、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
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是中學地理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課堂教學起到反饋、導向、改進等作用,對學生起到激勵、促進作用,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多方展示才華。
過去,評價學習效果簡單歸結為統一的終結性的定量考試,形成性評價、學生自評、互評、定性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等評價方式很少使用,沒有發揮地理學習效果評價應有的作用。
三、地理學習效果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原則
地理學習效果評價要有利於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有利於激勵學生的進步,促進學生的發展,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使他們成為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全麵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