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鉛鋅礦山上(3 / 3)

她倆都不過二十多歲,可是,都已有了大誌向。今天,她們在柴達木研究氧化帶,誰能夠說,明天,她們不會對開發鉛鋅礦提出極其有益的貢獻呢?當她們眨動眼睛記錄著氧化帶資料的時候,難道這不也在記錄著她們的青春和理想嗎?

我們聊了一陣,走了。可是,走出幾步,就聽見兩個姑娘在和什麼人吵嘴。轉回去一看,在氧化帶的拐角處,工人們正在挖一個坑道,坑有三四十米深了,沿坑一條粗繩甩著一隻大筐,兩個人在坑底鏟土,五六個人在坑上麵拉土。坑邊,兩個姑娘笑著,要求下坑看看地層情況;一個技術員鼓著嘴,很嚴肅,不叫下去。

“得領導批準才行!下去,誰對你們負責呀?”

“我們自己負責自己還不行嗎?”

“自己負責自己?哼,不行,這是紀律!”

兩個姑娘不吭聲了。接著,又進攻說:“那你是經過誰批準的?”

“地質科。”

兩個姑娘把牛技術員掃了一眼說:“那地勘組長就在這裏,他批準我們下去呀?”

站在我身邊的地勘組長,聽她們一說,隻是笑,不吭聲,趕緊揪了我一下,轉身走了。牛技術員不會答應她倆下去,那不如趁早走開,吵嘴就叫她們吵去好了。

我們轉身上山,走進一座鑽塔裏了。

鑽機停了。鑽工們正在整理鑽杆,準備繼續鑽進。他們的臉麵、雙手、衣褲,滿是油膩,好像從油桶裏鑽出來似的。他們正在為探明鉛鋅山的地層和儲量,勤苦地工作著。

昨晚和我們一塊聊天的蔡技術員,正在鑽台旁邊檢查著井底取出來的岩心。他把一塊塊岩心,翻來翻去,看了又看,然後,又圪蹴在地上,埋起頭,做記錄。

這一陣,我一麵看蔡技術員做記錄,一麵不由得尋思起來。這位技術員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呢?他沒有進過專門學院,讀過初中二年以後,就一直在藥房當店員,一九五三年五月,才參加地質隊做練習生。但是隻一年,就被提升為助理技術員了。一個藥房店員怎麼一躍而成為地質技術員了呢?這裏除了下過苦工夫以外,還能找出別的道理嗎?現在,他已是共產黨員,正在進一步地向科學進軍哩。我又不由得想起他啃西瓜皮的遭遇來了。

去年夏天,測量隊在二十裏以外的泉集河,發現一種礦化現象。自然,這對研究鉛鋅分布範圍是一個喜訊。馬上,四個技術員乘小吉普車去了。天熱,他們還帶著兩個西瓜。可是,他們爬上山,轉來轉去,研究了礦化現象以後迷路了。山形複雜,回路難找,從黃昏到半夜,他們找了八個鍾頭,仍然沒有出路,既找不到放吉普車的地方,也找不到吃西瓜的地方。沒法子,隻得燃起篝火,在灘上窩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爬起來,跑到十二點,還是找不到路。大家又饑,又累,又急,有什麼辦法好想呢?蔡技術員和大家一商量,叫身體差些的人原地憩著,他一個人先去尋路。其實,他也累得夠嗆了。

他咬著牙,走嗬,走嗬。沒想到,竟然找到了吃西瓜的地方。這就大有希望,他高興極了。這時候,他瞅著扔在灘地上的西瓜皮,馬上又覺得饑餓非常,不管三七二十一,撿起西瓜皮,就大啃特啃起來。啃過西瓜皮,身上挺舒服,又向前趕路。可是,等找到路,又餓得走不動了。他想:“那我就躺在當路上,有車過來,就得救了。”果然,他在昏迷中被人喚醒了。原來,昨天晚上,他們出去,一夜不歸,山上的隊長、書記和同誌們,早已等得心焦,連夜派了大車小車,把車燈開亮,在戈壁灘裏尋找。直到今天黃昏,才在當路發現了小蔡。他連忙爬起來,帶大家去找迷路的夥伴。等找到的時候,夥伴們也饑餓如火,正在灘上啃著他已啃過的西瓜皮哩……

看起來,勘探者的生活是有苦有樂嗬!

這時候,我和牛技術員順著盤山小路,爬上了鉛鋅山中心地帶,坐在一個高坡上。從這裏望出去,礦山十分醒目。左邊山上有鑽塔,有坑道,山下是土屋、帳房,是勘探者的大本營;右邊山上也有鑽塔,有坑道,有鑽工們住的氈房,那兩個姑娘和工人們還站在氧化帶的拐角處。朋友,這時候,你能和我一起坐在鉛鋅山上該有多好哩。抬起頭來,群山重疊,好似波浪洶湧,向天邊滾滾而去。你視線所能觸及的地方,淨是綠岩、紅岩,鉛鋅礦耀眼奪目,真是一座燦爛山、寶貝山嗬!你再想我們坐的位置,這正是前麵鑽過的那條銀光閃閃的礦峒上麵。瞬間,我覺得仿佛是坐在一隻矯健的雄鷹脊背上,兩山是雄鷹的翅膀,它不正在扇動著翅膀準備起飛嗎?

牛技術員滿懷欣喜地對我說:“你看,那淺綠色和綠色岩石是誌留紀地層,紫紅色是泥盆紀地層。沿著柴達木盆地邊緣,有綠岩係,有斷裂帶,造成了鉛鋅成礦條件。和石油不一樣,這裏構造斷裂,背斜破碎,有大理岩、綠岩,說明是一座富礦。找鉛鋅礦,構造是越破爛越好呀!”

他笑了,咧開大嘴笑了。這個平時不肯多笑的青年,這一陣怎麼笑得這麼爽朗呢?從這個最初就在鉛鋅山上從事勘探活動的技術員身上,你會感覺到一種多麼得意和自信的感情嗬!

勘探者的這種感情是特別動人的。我們已經看到,他們為了探明鉛鋅山,在空氣稀薄的高寒地帶,住土屋,吃苦水,出入陰冷的黑峒,攀登陡峭的險路,忍受著多少煎熬!他們又為了盡快地探明鉛鋅山,從手鏟到機械,采用了測量、地質、化探、物探、鑽探、挖峒和山地坑道等方法,為國家尋找著開發資料!勘探者的作為,隻就目前成果看,已經證明這是我國一座最大的鉛鋅礦山,她的儲量之大可以和世界上一些大型礦藏媲美!

朋友,當你曉得了這一切,心裏作何感想呢?你不是會對勘探鉛鋅山的人們懷著一種感激的心情嗎?昨天,鉛鋅山,隻是被幾個地質人員了解;今天,她已被柴達木和青海人民知曉;明天,她就要成為全國人民的美談了。

這天晚上,我們又在山上的土屋聊天。人們談著今天,更談到將來。將來,不久的將來,這裏就要出現一個鉛鋅冶煉基地。

那時候,柴達木盆地的鉛鋅,將要大規模地運往全國,加入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洪流。我還認識這裏一個司機,他非常熱情,凡是接送來往山上的客人,總要對你說:“你再來吧!再來,我們山裏就有城市了,一座最美的鉛鋅城市!”

我懷裏裝著一塊鉛鋅礦石。當我揣摸著它的時候,覺得這位司機的話,是一句非常現實的預言。不久的將來,柴達木盆地就要出現一座燦爛而又獨特的鉛鋅城市了……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二日,大柴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