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車駛出了格爾木,昆侖山漸漸地遠去了。
可是,我心裏仍然惦念著昆侖山下的築路工人們。不正是這些英雄,在高寒地帶,跨越天險,修通了千難萬險的青藏公路!不正是這些好漢子,在築路的同時,又創建了一座戈壁之城――格爾木麼!
太陽當空,和風吹拂。我們又在他們修築的格(爾木)敦(煌)路上駛行了。
大戈壁灘籠罩著灰黃色的霧氣。雖然,搭眼看去,幾乎沒有引人注意的東西,荒蕪嗬,蕭條嗬,多麼淒涼的風沙地帶!可是,當你曉得,英雄們曾經在這裏走過,他們還正在這裏創建著江山,那麼,你不會覺得眼前的一切又是充滿生氣和動人的麼?
而且,低下頭來,沿路望去,可以發現許多小小的野麻,遍地叢生,迎風搖曳;雖然不顯眼,沾著一身塵土,卻顯得強勁,蔥綠。一棵棵白刺,從礫石中挺起腰身,舒展著枝葉,猶如戈壁之蓮;即使在暴烈的風沙裏,它們仍然密結著豐碩的果實。還有那紅幹紅枝的沙柳,披著一縷縷青絲,遇人低頭密語,你不由得會驚歎它的鮮麗和婀娜的風姿;而且,它也是從幹渴的沙灘上生長出來的。
車裏,青藏公路管理局長慕生忠將軍,一直抬著頭,望著窗外。他雖已年邁,兩鬢花白,可是,對戈壁灘卻懷抱著雄心大誌。他不時地指著灘地,說:“這地方,什麼寶貝都有!你看,野麻,據說可以織出上等衣料!如果我們給它追肥,不就會長大,長高,還可以繁殖嗎?這營生,可以幹!”
他眨著眼,沉思地一笑。在柴達木生活的人,看見盆地的任何東西,都是珍貴的。野麻,可以織出上等衣料;那密結著紅色或黑色小果的白刺,據說,順手可以摘下來吃,是一種稀有的枸杞類藥材。沙柳,勘探者很喜歡它,在和大自然的鬥爭中,利用它的枝條,可以蓋起又別致又避風的土屋。在柴達木,高山、峽穀和灘地,你隨時都能遇見這種土屋。
可是,我們駛過一片戈壁灘以後,眼前的景象完全變了。這裏沒有一枝野麻、一根小草,這裏是一片遼闊的、濕漉漉的田地,土壤肥沃,呈黑紅色,好像幾百台拖拉機,剛剛在這裏翻新過似的。而且,它是無比地浩大,寬廣,你怎麼也找不到它的邊際。真是氣勢磅礴,驚心動魄!
慕將軍說:“我們進入察爾汗鹽湖了!”
原來,這就是察爾汗鹽湖嗬!早已聽說過這個名字,早已向往這個地方了,可是,走到了它的麵前,卻認不出來。我舉目四望,發現在濕漉漉的大地上,閃爍著無數星星點點的光,仿佛這裏又剛剛播種下銀色的種子。多麼綺麗的鹽湖!現在,我們已在鹽湖上麵駛行,腳下就是取之不盡的鹽的寶藏了。
可是,人們說,湖上有一座鹽橋,它在哪裏呢?
吉普車飛跑著。突然,湖上閃出一個白點,駛到跟前一看,原來豎著一個木牌。
“鹽橋!”將軍掉過頭說,而且帶著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時候,吉普車發威了。它一閃過木牌,聲音輕了,走得快了。瞬間,你好像覺得它離開橋麵騰空飛行似的;但是,你不會覺得顛簸,隻感到輕鬆、平穩,舒坦極了。俯視橋麵,黑亮黑亮,似柏油路,又平又直,又寬又硬,仿佛一條筆挺的長河,一直飛向遠去。雖然,這裏沒有平地架起的橋梁、橋墩,也沒有雕刻的石橋頭、石欄杆。這裏隻有一條修築在鹽湖上的橋麵,一條看起來動人走起來暢快的橋麵。這是一座怎樣的橋?它會喚起人們多少快樂和幻想!
有史以來,誰可曾看見過或聽說過什麼鹽橋嗎?現在柴達木竟然出現了鹽橋,我們竟然就在鹽橋上行走著。這真是人生一大見識呢!
這是出現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奇跡。它就是曾經修通了青藏公路、駐紮在昆侖山下的築路工人們創造的。和我同行的慕生忠將軍,也是修築這座鹽橋的指揮者。這一陣,將軍泰然自若,望著鹽橋,乘著吉普車飛行。可是,當年,為了修築鹽橋,他和工人們傷透了腦筋哩。
一九五四年三月,為了修建格敦路,一批探路工人,吆著五百頭駱駝,從敦煌出發了。那時候,柴達木荒無人煙,探路是艱難的。用將軍的話說,工人們是拿著指南針“硬探”的。當他們翻山越嶺,“硬探”到察爾汗鹽湖的時候,麵臨著一望無際的鹽湖,隻有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怎麼辦呢?
工人們傷起腦筋來了。想一想,線路繞過鹽湖行嗎?湖大無邊,繞到哪裏去,又怎麼個繞法呢?不行,繞道費工費時,繞不起這個圈子。那麼,格敦路非要從鹽湖上通過不可了。可是,在鹽湖上修路行嗎,曆史上有過這個先例嗎?這是開發柴達木的一條必經之路,工人們研究了鹽湖,想了些法子,可以說是異想天開,打破先例,毅然決定在鹽湖上修路了。
築路工人們行動起來了。一切,就地取材,就鹽取鹽。從表麵看,鹽湖濕漉漉的,很鬆軟似的,可是你用手扳,堅硬如鐵,動彈不得;如果你鼓足全身力氣,非要扳起一塊不可,也許可以扳下雞蛋大小一塊,可是手指得疼上幾天,而且往往會刺出血來。或者,這也正是在鹽湖上可以築橋的一個條件哩。然而,鹽層再怎麼堅硬,也經不起鋼鑽和手榴彈炸吧。於是,工人們就日以繼夜地鑽探、爆破、開挖。同時,工人們發現用鹽塊鋪好橋麵以後,再攪拌起鹽水,通通澆上一遍,橋麵不但更加堅硬,而且平滑如鏡。就這樣,築路工人們沒有花幾個錢,沒有用多少工,格敦路修通了,一座鹽橋出現了,一件空前罕有的奇跡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