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藏路上剪影(2 / 3)

一個工程隊長有趣地說:“我們隊規定,每天六時起床上工,可是,時常,工人們半夜兩三點鍾就起來幹了。一次,一位醫生半夜來了,走進住地,黑洞洞,看不見一個人,隻聽見滿山钁頭聲,心裏吃了一驚。他跑進帳房喊我,我也睡迷糊了,起來到各小隊帳房一看,人不見了,工具也不見了。我趕忙黑摸著爬上山,喊住一個小隊長,批評了一頓,命令他們馬上收工。可是,小隊長說:‘我也是工人們叫起來的,你叫別的小隊收工,我們就跟著收工。’我到前麵小隊去,也是一樣的話。原來,他們在互相競賽哩。等我東跑西跑,喊來喊去,天亮了……”

在荒山野穀中,運輸不便,築路員工們的生活很苦。每天,每人除了分到一點鹹菜以外,吃不到新鮮的肉和菜,許多工人兩腿發黑,患了壞血病。以後,從格爾木運來一些小蘿卜,一人分上一兩個吃。當他們修到五道梁的時候,發現了“天然肉庫”――這裏野牛野羊成群,打起來很容易,這才算吃上了新鮮肉,治好了壞血病。但是,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修路,人還不能吃得太飽,不然會有生命危險。築路員工們在高原上摸索出三條生活經驗:第一,吃飯不要吃飽;第二,睡覺頭要枕高;第三,覺得身子不舒服不要躺下,轉悠轉悠就好了……

夜晚,築路員工們,修到哪憩到哪,有時在雪嶺上,有時窩在荒穀裏。昆侖山,狼多,從山上看,狼眼閃著綠光,好似一片燈火。起初,有的人不知道,還以為山上有人家,走上前去,一看,嚇,一群狼呀!為此,慕將軍還寫了一首詩哩:

月夜度昆侖,

風吹雪轉移;

野狼雙眼照,

疑似有人煙。

築路生活是艱苦的。這裏,在築路過程中,幹部和工人一樣,參加勞動,毫不例外。這裏,檢驗一個幹部,不隻是聽你的彙報,而首先是看你的手,起繭了嗎,磨爛了嗎?你是否和工人一起生活了,勞動了?每個幹部也把參加勞動,和工人一起生活,看做是自己的本分,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慕將軍說:“這麼大的築路工程,不依靠群眾怎麼行?依靠群眾,群眾自己也會做工作的。”

慕將軍在築路過程中,經常不帶行李,不帶幹糧,走到哪,就和工人一起睡,一起吃;不是跑前跑後地查看線路,就是和工人們一起幹活。雖然,他年紀大,身體不好,工人們勸他休息,他還是非幹不可。他在修天涯橋工程的時候,一次還背過一百斤石頭。在海拔五千四百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他和工人們一起開山,連續打鋼釺達四十下,雖然和工人們連續打二百下、六百下比較,還相差很遠,可是對一個老年人來說,已經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了。有時候,大家為了照顧他的身體,收工吃飯的時候,特意給他炒一盤雞蛋,或一盤青菜。可是,他吃完飯,走了,菜還原盤擺在桌子上。就在前些天,套套河發了洪水,衝垮了河堤,阻礙了運輸,他還親自跑到現場,跳進雪水河裏,指揮工人搶修。?過雪水河的人,就知道那種刺骨鑽心的冰疼滋味。他站在雪水河裏,泡了六七個鍾頭,等走上來的時候,兩腿已完全麻木了。這兩天,他不得不聽醫生的話,吃藥打針,因為兩腿沒有複原,還一直發涼、發酸,晚上,睡不好覺。

他時常說:“共產黨員嘛,就應該這樣!”

他總是精力充沛的,樂觀愉快的。在開辟青藏公路中,他和工人們還給許多荒無人煙的地方,取了許多饒有風趣的名字。“地圖上沒有的地方,我們走過了就得起個名字呀!”什麼五道梁(山梁多,野牛野羊多,又稱天然肉庫),風火山(山上有大風,有煤礦。將軍有詩:“風火山上高峰,汽車輪兒漫滾;今日钁銑在手,開辟世界屋頂。”),套套河(小河繁多);什麼溫泉(可供沐浴),開水泉(可以煮肉),開心嶺(滿目山海,看上去要翻山,其實走上去平平坦坦。將軍有詩:“找路入深穀,疑似又穿雲;平坦直穿過,取名開心嶺。”)……將軍還特意寫了這樣一首詩:

這不是生活奇跡,

而是中國築路工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補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