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著鑽台上這位鼻眼滿是冰霜的司鑽,又不由得想起“鐵人”――王進喜。這個出生在玉門、長到十幾歲還沒穿過一條褲子的窮漢娃,還當過放羊娃、砂(淘金)娃、煤娃和駱駝娃,但主要是當“油娃”,至今已三十多年。他的生涯,就是一部活的石油工人史。他永遠不知道疲勞,永遠不知道休息,以對黨無限忠誠的行動,和對石油事業勇於獻身的精神,得到大慶人的普遍尊敬,被稱為第一號標兵。但是,當標兵、勞模也好,當鉗工、司鑽也好,當了十幾年隊長、現在又當了鑽井指揮也好,他總是披著那張老羊皮大衣,腳踏實地,始終如一。
工人們說:“鐵人和我們是一條心,走的是一個道!”
而鐵人又怎麼說呢?“我到老也是個工人!工人在哪裏幹活,我就到哪裏去。工人身上流多少汗,我流多少汗。工人身上有多少泥,我身上也有多少泥。”
這裏,我想說的隻是他一小段負傷的情景。這是大慶石油會戰打得最艱苦也最緊張的時期。工人們舉著“學鐵人、趕鐵人”的旗幟,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都在爭取早打井、快打井、打好井,這像大海奔騰似的,一浪高過一浪,誰也不甘落後。石油工人哪一個不想從自己手裏早些拿出大油田呀!當然,王鐵人自己的心情,更是如此了。但是就在這個當口,萬萬沒有料到,有一天,王鐵人在鑽台下麵,和工人們正忙著放井架,準備運到新井位上去;忽然,從鑽台上麵掉下來一根重百十斤的鑽杆,把我們英雄給打倒了。工人們一驚,撲上前去,連忙抬過鑽杆。再回頭看時,鐵人的一隻腳,已被砸傷,早暈過去,不省人事了。這些和鐵人水裏來泥裏去,滾打了十幾年的弟兄們,一齊搶著伸出手去,抱起了他們的老隊長。幾個在鐵人眼下長大的徒弟,一下子抱住這個親如兄長的老隊長的腿,不由得放聲哭了。連指導員看到鐵人的傷勢,也不由得抹著眼淚。
鐵人終歸是鐵人,他是打不倒的,錘不爛的。三十年的井場搏鬥,他負傷多少次,又有多少次臨近死的邊沿,但他卻多少次都活過來了。終於,過了一陣,他醒了。他睜開眼,看了看工人們,又看了看指導員,猛然“咳”了一聲說:“你們這是怎麼啦,打仗哪有不犧牲人的?咱們打井,要拿下大油田,也和打仗一個樣。傷個人,碰破塊皮,就嚇得不敢打井啦?為了黨,為了油田,這條命也舍得出去,何況才傷了點皮!”
其實,哪是才傷點皮,腳脖都給砸爛了。隨即,他手往地下一撐,想站起來,一下又倒了。他猛然用力把衣襟撕下一塊,往腳上一包,說:“還不快卸鑽機,早搬去早打井嘛!”
他無可奈何地被工人們背進了醫院。但是,第二天,工人們卻出奇地發現他們的老隊長像往常一樣,坐在井場的鑽杆上。原來,他是通融了一個司機,從醫院裏偷偷坐車回來的。這時,工人們勸,醫生勸,卻再也把他拉不回醫院了。他固執地說:“國家急需打井,我上不了鑽台,坐在這裏壓陣指揮該辦得到吧!”
於是,他咬著牙,忍受著傷痛,吃在井場,住在井場,親臨指揮。
有一天,他坐在井場,正觀察分析鑽井情況,突然發現有井噴的危險,而且正說著就開始噴了。霎時,他大吼一聲,摔掉拐杖,為了保衛這口井,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顧,一下跳進冷得刺骨的泥漿池裏,用腳和雙手攪拌起來。工人們也隨著跳進池裏攪拌起來。最後,井噴壓住了,保住了這口井。可是,當他被拉上泥漿池的時候,腿卻腫得粗粗的,走了沒兩步,又暈過去了。
鐵人呀,鐵人!你為了祖國的油田建設,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你一心一意想的就是油,油,油,真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石油英雄!怪不得你到了哪裏,哪裏的群眾隻要和你處上幾天,就會稱讚你。怪不得遇到你的同誌,隻要和你參加過幾次戰鬥,就會尊敬你。一個開水泥車的英雄司機,曾經懷著深厚的感情對我說:“我要向鐵人學呢,用他的精神要求自己。人家叫他鐵人,可是世界上哪有鐵人?不是的,他也是父母生的,肉長的,隻有他的意誌才是鐵打的,鋼鑄的!”
在大慶,像王進喜這樣的“鐵人”多得很,可以數出百個千個。你隻要生活在這些“鐵人”式的英雄們中間,就會真正覺得,他們實在值得我們敬佩、讚美。他們都有廣闊的胸懷和遠大的理想。王鐵人用他那老司鑽的眼睛,盯著問他的年輕小夥,暢心地說:“人沒有理想,活著有啥意思呢?我從八歲起,就給地主當放牛娃,很知道牛的脾氣。牛吃草,馬吃料,牛向人要的東西最少,給人的東西最多。我就喜歡牛。為黨為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這就是我的理想!”
鐵人呀,他說出了我們千千萬萬石油工人的心裏話!
我就這樣在冰湖井場上一邊走著,一邊思索著。望著這銀光閃閃的雪原,和天邊紅淩淩的晚霞,我腦海裏縈繞著王鐵人和許多大慶人的形象。當我又回想起他們在荒野大風雪中搏鬥的時候,我覺得他們的形象越來越親近,越可愛,我的心情也隨著豁亮起來,身上暖絲絲的。親愛的同誌,這時候,站在這冰湖井場上,我多麼想放聲宣告:我們石油工人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英雄,第一流的硬漢子!
我還記得,當我那一天從冰湖回到土屋裏的時候,心裏像蛟龍翻江似的,一夜未眠。我總覺得,大慶人的所作所為,對於我們並不是陌生的。我們或見到過,或聽到過,或經曆過,從井岡山,長征,延安,一直到人民戰爭,直到今天的社會主義時代。在革命的曆史長河中,我們的人民不斷地發揚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傳統,始終貫穿著不怕苦、不怕犧牲的精神。大慶人就是這傳統、這精神的繼承者。“為人民的利益吃苦是幸福的!”――這就是大慶人的幸福觀。“六米見方的鑽台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從這裏可以看到天安門,望到全世界!”――這就是大慶人的宇宙觀。
大慶人是苦鬥出來的,是從大風浪中考驗出來的。黨的陽光照耀著大慶人的心靈,使他們成長得勇敢、豪邁而又智慧,使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浪激流,都是所向無敵,戰而勝之,具有“天塌下來頂得住,地陷我們自己填”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氣概。我們人民有了這種革命氣概,什麼奇功偉績創造不出來呢……
一九六五年十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