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24(3 / 3)

容易引起誤解和不快的語言也要注意回避。在議論他人長相時,可把“肥胖”改說成“豐滿”或“福相”,“瘦”則用“苗條”或“清秀”代之。參加婚禮時,應祝新婚夫婦白頭偕老。在探望病人時,應說些寬慰的話,如“你的精神不錯”“你的氣色比前幾天好多了”等等。隨著語言本身的發展,一些詞彙的意義也發生了轉移,譬如“小姐”等,在使用時要針對不同對象謹慎決定。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衝突時,應冷靜處理,不用指責的語言,多用諒解的語言,以免使人難堪。

有些預料中的尷尬是可以及時避免或減輕的。比如,說如果某主管欲將一位不重用的職員降調至A分公司,光是對他說:“我要將你調到某一公司去。”則他的內心必定會有被放逐的感覺,但如果你說“我本想派你到A分公司或B分公司,但我考慮的結果還是認為A分公司較為恰當,因為B分公司對你來說太遠了,可能不太方便,所以還是麻煩你到A分公司去。”〖JP〗

這樣一來對方就不會有丟麵子的感覺,因為他的心裏也隻存有如何作選擇而已。

要想不陷入難堪的局麵,就應該多花些心思,培養一種避開語言危機的意識。

〖ML〗〖BT3〗19.打破冷場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尤其是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如聚會、議事等常會出現冷場現象,彼此都尷尬。冷場,在人際關係中,它無疑是一種“冰塊”。打破冷場的技巧,就是及時融化妨礙交往的“冰塊”。

談話者之間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時,最容易因“話不投機”而出現冷場:彼此不大相識;年齡、職業、身份、地位差異大;心境差異大;興趣、愛好差異大;性格、素質差異大;平時意見不合,感情不和;互相之間有利害衝突;異性相處、尤其單獨相處時;因長期不交往而比較疏遠;均為性格內向者。

會話出現冷場,雙方都會感到尷尬。但隻要會話者掌握住了破“冰”之術,及時根據情境設置話題,冷場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要學會拓展話題的領域——開始第一句話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能了解,人人都能發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對方的興趣和愛好,拓展談話的領域。如果指著一件雕刻說:“真像某某的作品!”或是聽見鳥唱就說:“很有門德爾鬆音樂的風格。”除非知道對方是內行,否則不僅不能討好,而且會在背後挨罵的。

如果不知道對方的職業,就不可胡亂問他。因為社會上免不了有人會失業,問他的職業無異於迫他自認失業,這對自尊心很重的人來說是不太好的。如果你想開拓談話的領域而希望知道他的職業,隻能用試探他的方法:“先生常常去遊泳嗎?”如果他說:“不。”你就可以問他是否很忙,“每天上哪兒消遣最多呢?”接下去探出他是否有固定工作。如果他回答“是”,你便可加上一句問他平時什麼時候去遊泳,從而判斷他有無職業。如果他說是星期天或每天下午五時以後去,那無疑是有固定工作。

確定了別人有工作,才可問他的職業,這樣就可以談他的工作範圍內的事情。如果不知對方有沒有職業,或確知對方為失業者,那麼還是談別的話題為佳。

巧妙析姓辨名——在氣氛不活躍時,可以針對一些人的姓名進行別致的解釋,其效果往往會出人意料,從而活躍氣氛。在這方麵偉大領袖毛澤東同誌就很有造詣。

客人初次見麵,往往要介紹姓名。毛澤東擅長抓住這一機會;運用他淵博的知識,把客人的姓名作有趣的解析,使交談一開始就消除了對方的緊張情緒,顯得親切隨和。普通幹部、群眾與這位中國最高領袖間的鴻溝頃刻填平,交談氣氛就更為活躍。

20世紀70年代,唐由之初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首次見麵時,b情很緊張。誰知毛澤東望著唐,反複念著他的名字:“由之,由之……”並問:“你的名字是出自《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吧?’’又說:“你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做,而是按魯迅的‘由之’去做。”隨即又抑揚頓挫地哼起了魯迅的詩句:“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毛澤東出語成趣,使唐大夫歡笑出聲,開始了融洽的交談。這裏,毛澤東“析姓辨名”的方法與上麵不同,采取了解析名字出處,並隨機發揮的方法,但效果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