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25(1 / 3)

29

風趣接話轉話題——在談話中善於抓住對方的話題,機智巧接答,可以使我們談話變得風趣,從而使談話活躍起來。有一個典型的例子:當我們誇獎對方取得的成績時,總能聽到這樣的回答——“一般情況”。倘若我們不接著話茬說下去,就有點讚同對方的“一般情況”說法的意思,達不到接話說的目的。可以這樣回答:“‘一班’情況尚且如此,那‘二班’情況就可想而知了。”言外之意是說“你一班的情況才如此的話,我二班的情況就更不值得一提了。”這類答茬兒,一般是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接住對方的話茬,作風趣的轉答。

巧妙地接答對方的話茬,可以把原來的話題引向另一個話題,使談話轉變一個角度繼續進行下去。

劉某是公司負責某一地區的銷售業務員。公司為了加強和客戶之間的聯係,特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工商聯誼會”。公司安排劉某在會議期間陪同他的客戶顧某。他們路過一家商場,談起了商場銷售情況。未了,顧某深有感觸地說:“現在,市場競爭夠激烈的。”劉某接過他的話茬兒說:“就是。在你們單位工作的業務員也不少吧?”就這樣劉某既把話題延伸下去,同時又把話題朝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適時地提一些引導性的話題——提出引導性話題,可以給他人留下談話時間和空間,特別是對於那些不善於當眾講話的人。這些話題可以根據對方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職業性質等方麵來設置。比如“近來工作順利吧”,“聽說你最近有件高興的事,是什麼呢”,“前一陣我見到你的孩子,學習怎麼樣”。先用這些聽起來使對方溫暖的話寒喧—下,便於開展談話。對於那些在公司上班的人,可以探問對其公司的日常規則的看法,如:“你們公司,每周都要舉行升旗儀式,之後還要做早操,召開例會,你怎麼看待?”引導性話題應該注重可談性和可公開性。對學文的不宜談深奧的理科的問題,反之亦然。不宜在公開場合觸及個人隱私,或者是背後議論他人等。如果引導性話題過於敏感,或者越出了對方的興趣愛好,或者過於深奧,超出了對方的知識結構等原因,對方也許不願說,也許真的無話可說。提出這類話題,目的是讓對方開口講話,不能讓對方講,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提一些引導性話題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和策略,不要讓對方感到難以回答和附和而已。比如:“你是不是也覺得你們現在的廠長很能幹?”人家要說讚同的話,他自己的確也有保留意見要說不讚同,而你已經認可了,他總不至於在你的麵前進行反對吧,何況是說別人的壞話呢?這樣的話題,處理得不好,會讓自己失去談話的親和力,適得其反。再者也不要問些大而空的問題,讓人不知從何說起,最好具體點。

此外,在打破冷場時說話還應該注意下麵的內容:

如果是由於自己太清高、架子大,使人敬而遠之,而造成雙方的沉默,在交談中應該主動、客氣及隨和一些。

如果是由於自己太自負,盛氣淩人,使對方反感,而造成了沉默,則要注意謙虛,多想想自己的短處,適當褒揚對方的長處。

如果是由於自己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漫無邊際、無休無止,而導致了對方的沉默,則要注意自己講話適可而止,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不要讓人覺得你是在做單方麵的“傳教”。

有時裝作不懂事的樣子,往往可以聽取他人更多的意見,這根源於人們的自炫心理。反之,你表現得太聰明,人家即使要講,也有顧慮,怕比不上你。如果我們用“請教”的語氣說話,引起對方的優越感,就會引出滔滔話語。一般人的心理總是喜歡教人,而不喜歡受教於人。

冷場的出現,往往與“話題”有關。“曲高和寡”會導致冷場;“淡而無味”同樣會引起冷場。不希望出現冷場的交談者,應當事先做些準備,使自己有一點“庫存話題”,以備不時之需。

〖ML〗〖BT3〗20.麵對惡意犯者

在社交場合,有時我們會遇到別人有意無意地搶白、奚落、挖苦、譏諷,這時該怎麼辦?有隨機應變能力的人,能調動自己的智慧,化被動為主動,使尷尬煙消雲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可視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應付辦法。

仿擬話語——仿照對方諷刺性的話語形式,製造出一種新的說法,將對方置於一種反而不利的位置上,從而使對方落入“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自造的陷阱中。

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一生儉樸,常常戴一頂破舊的帽子在街上溜達。——次,一個富翁嘲笑他說:“你腦袋上邊的那個玩意兒是個什麼東西,能算是一頂帽子嗎?”安徒生馬上回敬了一句:“你帽子底下的那玩意兒是個什麼東西,能算是個腦袋嗎?”

對方本想嘲笑安徒生服飾破舊寒酸,不想反被安徒生嘲弄了一番。安徒生仿擬對方的話語形式,改換了幾個字詞,便辛辣地諷刺了對方的愚蠢卑鄙,空長一副腦袋。

歧解語義——它是指故意將對方諷刺性的話做出另一種解釋,而這種解釋又恰巧扭轉了矛頭,指向對方,這等於讓對方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

普希金在這裏就是歧解了語義,把“小孩子”偷換成貴族小姐“已有身孕”,因而才不能和別人跳舞。

以毒攻毒——當對方用惡毒的話攻擊你的時候,不妨順水推舟,借他的話同敬對方。

有一個掌櫃經常喜歡愚弄人,並常常以此自得。一天早上他正在門門吸著水旱煙,看見趕集的大爺騎著毛驢來到門口,於是他就喊道:“喂,抽袋煙再走口凹”大爺忙從驢背上跳下來,說:“多謝掌櫃的,我剛抽過了。”這位掌櫃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呢,我問的是毛驢。”說完,得意地一笑。